王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一:心即理

阳明心学有三大重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尽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但是却是到了明朝中叶,由阳明先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心即理”是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的亲身体证。

1508年,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阳明先生,于半夜呼跃而起,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这段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后来,徒弟徐爱问阳明先生:“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阳明先生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究竟是什么意思?让我们首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一个小小的蜉蝣(水上飞虫),生命周期只有短短一天。蜉蝣和蚂蚱交了朋友,很欢喜地在一起玩了一天。到了晚上,蚂蚱说我要回家了,明天早上见。

蜉蝣不解,问蚂蚱:什么叫明天?什么叫明天早上?蜉蝣的生命只有一个白天,它从未见过明天。

后来蚂蚱跟青蛙做了朋友。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冷,青蛙说:我要回去睡觉了,明年春天见。这次蚂蚱不解,问:什么叫明年?什么叫春天?蚂蚱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这就是它整整的一生。

青蛙开始冬眠,第二年惊蜇时醒来,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不同于蚂蚱、蜉蝣,青蛙见识过春夏秋冬,也明白春夏秋冬的道理。

后来青蛙认识了老虎。在山脚下,它陪老虎玩了一段时间。直到老虎说:我要回到山上了,我是山头的首领,我不能不在。但是,青蛙不知道什么是山头,也不知道什么叫“占山为王”,更不明白作为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应有的担当。

后来老虎又和大雁做了朋友。到了冬天,大雁说:我要到南方过夏天了。老虎同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去南方?冬天的冰天雪地不也很好吗?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山头,我也可以享受我占山为王的一生。

老虎只能在一个山头占山为王,见不到五湖四海的风光;而大雁却能领略不同地方的春华秋实。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从蜉蝣到蚂蚱、到青蛙、老虎、大雁,格局和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整个生命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景象。
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
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决定了格局与境界,因而也就决定了他或她的口中所说的“理”是怎样的。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是在讲“心即理”。由于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
公与婆的格局与境界不同,站在各自的角度上看,都有各自的理。两个人在不同的频道上,阐述自己所认同的“理”,就会陷入争执不休的困局。
因此,人和人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学历的高低,也不在于性格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是心灵品质的不同。
根据心灵品质的高低,可分为五种入流之心,即圣人之心、贤人之心、君子之心、能人之心、士人之心。
五种入流之心,呈现五种相应之道,妙用五种相应的仁爱、智慧、胸怀、能量等多种德,成就五种相应之事。
有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士人之心,则呈现士人之道,就妙用朴实的仁爱、实用的智慧、厚实的胸怀和充实的能量等等士人之德,则成就士人之事。
有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能人之心,则呈现能人之道,就妙用深厚的仁爱、圆融的智慧、豁达的胸怀和强大的能量等等能人之德,则成就能人之事。
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心,则呈现君子之道,就妙用广博的仁爱、深远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巨大的能量等等君子之德,则成就君子之事。
有自利利他、胸怀天下的贤人之心,则呈现贤人之道,就妙用普世的仁爱、通达的智慧、浩荡的胸怀和磅礴的能量等等贤人之德,则成就贤人之事。
有无我利他、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则呈现圣人之道,就妙用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穷的能量等等圣人之德,则成就圣人之事。
何为圣人?阳明先生有言:“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
 
因而,一颗圣人之心,即是纯乎天理之心,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
这是心即理的最高层面!
 
我们学习圣贤思想,就是学习圣人之心,不断地去除心中的不明与私欲,让自己的内心抵达良知,并且启用良知。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灵品质才能不断地提升,从士人之心,提升到能人之心,再到君子之心,乃至朝向圣贤之心。
在心上持之以恒地用功,自己的格局与境界就会得到提升,事业和家庭就会拥有一个崭新的、倍增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最后,让我们从阳明先生“侃去花间草”的一则小故事中再来体证“心即理”: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阳明先生说,天地之间的花草,本无善恶。但我们如果喜欢观花,讨厌杂草,就会认为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必要除草而后快。如果喜欢草,则认为草是善的,非要留着窗前的草。这样去判断善恶,已经掺杂了个人的私意和好恶,所以不够公正。
换个角度来说,假如杂草果真妨碍了正常的行走,当除则除,也无需挂碍。所以,依照天理去做事,没有私心私意的时候,即是善;假若私心作祟,有了个人的好恶,便是恶。
循理为善,从欲为恶。通过我们自己是否动心、动气,就知道我们的判断之中是否掺杂了个人私意。当我们内心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人欲之杂的时候,则是圣贤的境界了。
阳明先生对徐爱说“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意思是,你有了这样一颗良知纯粹的心,就可以践行“孝顺、忠诚、诚信、仁爱”之理了!
圣贤之心,如明镜一般,毫无偏狭,因而能够清清楚楚照见外界事物的善恶,直达事物本质,可以做出清晰公正的判断!
普通人的心,杂有不明和私欲,因而很难透见事物本质、把握世间规律,所以未能“依道而行”,难免会犯下一些决策失误,令自己后悔不已。

因而终其一生,我们需要不断建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如明镜,让自己的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才能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实现真正的成功。

《福慧密码》报名信息

11月08-10日  浙江·杭州

课程费用:980元/人

(0)

相关推荐

  • 本体意识 致得良知——新年快乐!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认真读一本书 致良知 我们看世界,如盲人摸象,众说纷纭, 每个角度都对, 每个角度都不对. 说对,是仅就他所接触的来说, 是对的 ...

  • 回归天理 平心静气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认真读一本书 致良知 善恶是一物, 就像硬币两面, 不可割裂. 正面反面看似不同, 却是硬币两个面相. 善恶是完整的, 不可分裂 ...

  • 中华文化精华,尽在“致良知,行正道”

    厦门    尤德才 中华文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代理学,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是 ...

  • 洞察:战略十年背后的逻辑(上)

    发布时间:2021-08-07 远见者,稳进. 做出决策很简单,但是做出十年的战略决策却不容易.战略的背后是哲学--有什么样的哲学,就能呈现什么样的战略. 今天,借助十个词,为大家分享"战略 ...

  •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一:心即理

    阳明心学有三大重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尽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但是却是到了明朝中叶,由阳明先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心即理&qu ...

  •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观点,分别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致良知"三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阳明先生曾对其子正宪言道:"吾生平讲学,只 ...

  •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三大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公元1509年,龙场悟道的后一年,阳明先生应 ...

  •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远承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之后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社会儒学发展的最后一座高峰. 心学的逻辑结构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心学的理论基础,&q ...

  • 王阳明的心学核心原来是这八个字

    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和孔子齐肩的完人,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之大.在明朝,王阳明不仅学术做的好,当时做官也是做得很高,当过两广总督,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而且王阳明被封了伯爵,相比官职,伯爵是可以世 ...

  •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 王阳明心学|心即理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心?什么又是理

    [明]王守仁 著 传习录 传习录(上) 传习录(中) 传习录(下) 附 录 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那什 ...

  • 王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发布时间: 2021.06-0613:20 朱熹的思想对早年的王阳明影响十分巨大,朱学作为当时朝廷所推崇的官方学术,朱子学被提升到儒家正统的地位,自然王阳明早年接受教育只能是朱熹的理学套路. 后来阳明 ...

  • 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看懂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精髓,就会处变不惊

    2021-10-07 18:25:39 文|顾子鱼 01. 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个落难者,急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 .你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只是个笑话,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