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一:心即理
阳明心学有三大重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尽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但是却是到了明朝中叶,由阳明先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心即理”是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的亲身体证。
1508年,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阳明先生,于半夜呼跃而起,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这段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后来,徒弟徐爱问阳明先生:“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阳明先生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一个小小的蜉蝣(水上飞虫),生命周期只有短短一天。蜉蝣和蚂蚱交了朋友,很欢喜地在一起玩了一天。到了晚上,蚂蚱说我要回家了,明天早上见。
蜉蝣不解,问蚂蚱:什么叫明天?什么叫明天早上?蜉蝣的生命只有一个白天,它从未见过明天。
后来蚂蚱跟青蛙做了朋友。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冷,青蛙说:我要回去睡觉了,明年春天见。这次蚂蚱不解,问:什么叫明年?什么叫春天?蚂蚱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这就是它整整的一生。
青蛙开始冬眠,第二年惊蜇时醒来,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不同于蚂蚱、蜉蝣,青蛙见识过春夏秋冬,也明白春夏秋冬的道理。
后来青蛙认识了老虎。在山脚下,它陪老虎玩了一段时间。直到老虎说:我要回到山上了,我是山头的首领,我不能不在。但是,青蛙不知道什么是山头,也不知道什么叫“占山为王”,更不明白作为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应有的担当。
后来老虎又和大雁做了朋友。到了冬天,大雁说:我要到南方过夏天了。老虎同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去南方?冬天的冰天雪地不也很好吗?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山头,我也可以享受我占山为王的一生。
老虎只能在一个山头占山为王,见不到五湖四海的风光;而大雁却能领略不同地方的春华秋实。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因而终其一生,我们需要不断建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如明镜,让自己的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才能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实现真正的成功。
《福慧密码》报名信息
11月08-10日 浙江·杭州
课程费用:98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