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历史变革时代的中国民生景象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Gamble 1890—1968)是美国的一位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终生致力于中国城镇和乡村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从1908到1932年,甘博先后四次访华。甘博用他的摄影机建立了一部有关中国的图像档案——总共5000幅黑白照片和彩色幻灯片,以及 30盘16毫米电影胶片。这些影像资料再现了处在重大历史变革时代的中国。
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在福州的暴行。
甘博的照片风格融记实、素描、民俗、社会学和艺术于一体。他的照相机抓住了旅居中国期间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其中最具意义的是1918年华北和天津的大洪水、紫禁城的停战和平庆典、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1925年孙中山的礼、1925年“五卅”惨案和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街头演讲 北京 1919年
甘博照片的风格和20世纪写实摄影大师路易斯·汉因(LewisHine)相似,甘博记录了1919年“五四”运动头六个月在北京发生的主要事件:天安门前的学生示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北京主要街头演讲;警察逮捕学生,并将他们关押在临时监狱;以及全城规模的示威游行。
孙中山遗像
甘博详细记录了1925年3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孙中山葬礼。甘博对中国的丧葬礼仪很感兴趣,但他同时意识到孙中山“是民国早期一位著名而又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毫无疑问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孙中山的葬礼对甘博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难得的摄影题材,因此他记录了从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在中央公园结束的整个仪式。
阅兵庆典上坐在香炉上的贵妇 北京故宫 1918年11月28日
《阅兵庆典上坐在香炉上的贵妇》,摄于1918年11月28日的紫禁城,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为庆祝停战日而在昔日的皇城中举行总统阅兵典礼。照片上的贵夫人身着丝绸,显然是为了休息一下站累的小脚,而坐在大铜香炉台上小歇。她嘴上叼着一根长烟嘴,两眼从半架在鼻梁上的无边眼镜上方观看着庆典仪式。站在她旁边的女仆和她形成鲜明对照:女仆身着布衣,为主人拿着一个暖手的炭炉。观众不可避免地立即被甘博画面的成功组合所吸引:照片融新老、穷富、纯朴和狡诘、平民和权贵于一体。
通州鞋匠 北京 1918年
《通州鞋匠》是一幅充满人情的作品。微笑的鞋匠看上去六十多岁,他直视着照相机,手上拿着针线在纳鞋底。鞋匠脸上历经风霜的皱纹,他那双结实的双手,破的不能再破的衣衫,以及简单的补鞋工具,这一切造就的不仅是一个北京通州的普通鞋匠,而是勤劳贫困的中国人民的缩影。即便面对穷苦和艰辛,那微笑的脸庞闪烁着中国人民的友好、勤劳和诚实。他让人想起美国诗人朗法罗《乡村铁匠》的诗句:“他可以问心无愧地面对整个世界,因为他不欠任何人。”
有钱人用纸制汽车为死者陪葬,甚至带有司机。
作为人文和社会学者,甘博精心拍摄了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生命轮回中最有意义的“红白喜事”——婚礼和葬礼。甘博在他的关于中国城镇和乡村生活的著述中不惜笔墨地描述了婚礼和葬礼仪式,他也从不吝惜胶片去拍摄这些场面。
“繁琐复杂的中国葬礼让人大开眼界,”甘博在他的《北平市民的家庭生活》中写道:
灵柩后面跟着两行由男子和男孩们组成的长长的队伍,他们拿着手工做的花圈、纸和布做的幡旗、绣花的丝伞、画符、纸扎的佣人、狮子、鹿、鹤、树枝扎成的房子和死者的画像。葬礼仪式通常使用轿子或老式的北平马车,同时配有纸扎的人力车、马车或汽车。乐队是葬礼的一部分,常常是旧式的吹鼓手和现代乐队同时出现。在大型的葬礼中常能见到道士或喇嘛。男性直系亲属穿着白色孝服走在棺材前面。丈夫走在过世配偶棺木的前方,长子则是主要的带孝者负责打幡。死者的朋友也往往参加送葬,每人佩戴白花。
慈善机构在冬天为穷人开设粥场
《粥场嬉笑的男孩》拍的是北京冬天慈善机构设立粥棚,为无家可归的穷人施粥的景象。两个身穿破棉衣的男孩,在一所小学校临时开设的粥棚排队等待分给他们的一碗热粥。男孩的笑容发自内心,友好、自然、机灵、开心,没有半点困苦的表露。如果也有上学的机会,他们也会像背后墙上成绩单上的学生一样,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