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的电影 - 我这一辈子
电影《我这一辈子》,文华影片公司摄制,石挥执导并主演,1950年上映。影片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奉公守法的北京老巡警在旧社会经历的悲惨遭遇。
清朝末年,才二十出头的“我”(石挥 饰)就失业了,多亏邻居巡警赵大爷的帮助,我也当上了一名巡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臭脚巡”。从这绰号您就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干。况且那些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清政府、军阀、洋人、爱国青年、国民党……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个老北京城搅得沸沸扬扬。我曾在秦大人府上当差,官老爷的奢侈腐败算是看了个尽。五四运动时还结识了学生领袖申远,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崛起而不懈努力。我呢,一个社会底层的小老百姓,只求守着老婆孩子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但处在这个倒霉时代下,老百姓哪有什么安生日子可言啊?
在三座门一带大街实拍“我”追着一辆正拉着客人的三轮车讨钱的戏时,石挥穿着向乞丐换来的棉褡子。乘客并不知道是在拍电影,以为真遇上乞丐,连声喝斥。摄影师把这一切都偷拍下来。
在拍摄警察局长拷问“我”,用竹签扎“我”的指心的戏时,因为石挥把角色的痛苦表演太真实,扮演局长的程之见状心生不忍,下不手。石挥便教导程之要沉浸于角色中。在石挥的指点下,程之完成了拍摄。
我这一辈子
剧本创作
该片署名编剧“杨柳青”是石挥的哥哥,但他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主要担任执笔,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的人是石挥,剧本完全体现了石挥的意图和构思。石挥从小就喜欢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的小说仅从前清写到1921年,影片的后半部分是石挥自己加进去的,,在创作时他尽力保持原作的精神。
开拍风波
该片还处于剧本筹备阶段时,于上海解放前夕迁居香港的文华公司老板吴性栽曾动员石挥去香港继续拍电影,但被石挥婉拒。到了该片开拍时,由于吴性栽不再投资,文华公司经营陷入困境,不能维持电影拍摄。后来中央电影局领导出面邀吴性栽去北京面谈,承诺给予政策支持,吴同意调拨资金,文华公司的电影拍摄才得以继续,《我这一辈子》于是就成为文华公司1949年10月重整旗鼓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外景拍摄
石挥率队赴北京拍摄外景,因财力所限,他只带了副导演杨柳青、摄景师葛伟卿和美工王月白三人。为追求环境氛围的真实感,体现北京特有的风韵,凡是影片中出现的北京街头的景象,都采取实景抢拍。摄制组每天一大早就赶往拍摄地,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连导演也帮着扛机器,一直干到很晚才收工。他们在北京工作了12天,完成了50多个镜头。
在拍摄外景的同时,石挥还为服装、道具做准备。为了给主人公准备一套40年前的警服,他跑遍了北京的旧衣铺,又向公安部门求助,均无果。最后,通过文物局查阅了有关资料和老照片,仿做了一套警服。而主人公晚年沦为乞丐时穿的破旧的棉褡子,是石挥用一件旧皮袄和一件棉背心向要饭的老人换来的。
结尾缺憾
石挥原来为电影设计的结尾是,北平解放,主人公在入城的解放军队伍中看到儿子,父子激动地拥抱,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一同前进。但在当时情况下,私营电影公司无法组织拍摄声势浩大的解放军入城式。石挥想向新闻纪录片厂商借入城式纪录片,以穿插于片中,却未能如愿。他只好将结尾改为主人公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石挥不甘心“我”就此死去,回到上海继续拍摄时又到上海郊区寻找外景地,仍找不到合适的空地再现解放军入城式,他还想借用机场,但因蒋军飞机时来轰炸,无法动用。最终,石挥只能让主人公在结尾死去。
石挥有一个哥哥叫石毓浔,笔名杨柳青,曾担任《关连长》和《我这一辈子》的编剧。还有一个弟弟叫石毓澍,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石挥有一个外甥,在话剧领域几乎可以向石挥看齐,就是于是之,上译厂配音演员于鼎是于是之的堂兄弟。
石挥在上影厂曾经成立五花社,他担任社长,成员有白沉、谢晋、沈寂和徐昌霖。
石挥的表演是把角色的灵魂植入自己的身体,导演黄佐临评价石挥的演技是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全都精通,悲剧、喜剧、闹剧和正剧都能演好,他是我国极其稀有的表演艺术家。
石挥曾经的恋人周璇,他们俩曾经是那么的般配,被电影界称之为天造地设的神仙眷侣,甚至还定下了婚约,只是后来由于聚少离多和风言风语,两人渐行渐远。
石挥曾对朋友说,他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最可爱,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孩子。石挥在拍摄影片《母亲》时认识了京剧女演员童葆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爱情。由于石挥比童葆苓年长16岁,起初童家不接受,但在童葆苓的坚持下,两人还是在1954年结婚。婚礼很简单,还邀请了新娘的同事,当时还在唱戏的王晓棠。
只是短短的婚姻只延续了三年多。1957年11月,石挥突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