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GPS,李广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却总能找到匈奴?

公元前135年,年轻的汉武帝决定不再用和亲的方式,来维护与匈奴之间脆弱的和平。

但令汉武帝感到难堪的是,汉帝国的很多将军们显然还不具备攻击一个未知敌人的能力,多次战役中都有汉军迷路,或者找不到敌人的情况发生。

然而,有两个人却是例外。

卫青前后出击匈奴7次,霍去病前后参战4次,竟无一次迷路,每次都能有斩获。

这是什么原因呢?

01

事实上,汉武帝决定攻打匈奴的时候,对蒙古高原知之甚少,而蒙古高原广袤无垠,四周祁连山、阴山、贺兰山、胭脂山等连绵不绝,也并不完全是平原。

因此,汉军在草原中迷路是常事。

公元前123年2月,阴山会战前夕,汉军对匈奴发动春季试探性攻击,苏建这支部队迷路,没有见到匈奴踪迹。

公元前121年,第二次河西之战,公孙敖配合霍去病攻击河西走廊,然而,公孙敖却在祁连山以南迷路,错过了与霍去病军汇合的时间。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与匈奴作战多年的飞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军与卫青兵分两路攻击匈奴王庭,却因迷路没能与大军汇合,导致卫青独对匈奴单于大军。

同样是漠北之战,公孙贺向西远走2000里,到达浮苴井却连匈奴的影子都没见着,只能无功而返。

在公元前129-119年,汉武帝前后进行了大约9次大规模远征匈奴的战役,但迷路和找不到敌人的情况至少有4例,汉军迷路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这事,也不全怪汉军。

从汉朝到明朝,中原帝国不断地与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发生战争,而迷路和扑空的情况时有发生。

最显著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

朱元璋时期,明军曾前后13次大规模北伐,其中大约有7次北伐都是徒劳无功的,根本没找到蒙古人的踪影;

朱棣时期,先后有5次大规模亲征蒙古,有3次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敌人,以致于朱棣本人含恨而终。

甚至于连草原上的部落自己偶尔也会迷路,铁木真早年弱小之时,就因为敌人没找到他而得以重整旗鼓。

所以,在那个没有GPS的时代,中原帝国的军队在草原上迷路是正常现象。

但卫青霍去病数次出击匈奴,却从来不迷路,还总能获得胜利。

02

在汉武帝9次远征匈奴的战役中,卫青参与了7次,霍去病参与了4次。

公元前129年,四将军出击匈奴,三路无功而返,唯有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

这是汉帝国第一次远征,也是卫青第一次率军对匈奴作战,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元朔元年,卫青再次斩获数千;

元朔二年,卫青率军从云中包抄河南地,大败匈奴,俘获3000人,夺取河南地;

元朔五年,卫青率军对右贤王部发动突袭,俘敌15000人;

元朔六年,卫青统军两次远征匈奴,与匈奴主力会战,斩敌万余人;

元狩四年,漠北之战,卫青与匈奴单于主力大战,斩敌19000余人,自身亦损失惨重。

卫青的7次参战记录中,他的直属大军从没有迷路的困扰,而霍去病则更甚。

在互有伤损的阴山会战中,霍去病第一次参战,却率800骑兵远离主力大军数百里斩敌2000。

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先是从陇西打穿河西走廊,再从阴山以北绕行至河西走廊以北,从敦煌贯通陇西。

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单独率军行动,直抵左贤王部,斩敌7万有余,并追击其残部到狼居胥山脚下而回。

其他将军都曾迷路,卫青、霍去病先后多次参加对匈奴的作战,为何他们二人却从不迷路,这是不是巧合?

从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出,这绝非巧合。

经过第一次河西之战,霍去病对河西地理有所熟悉,决定率骑兵长距离迂回,从朔方出发,沿贺兰山北进,绕道居延泽,然后南下,从敦煌对河西走廊上的匈奴发起攻击。

如果霍去病能够不迷路,全靠运气和巧合的话,那么这条路绝对会耗光他所有的运气。

连比他路线简单得多的公孙敖都迷路了,但霍去病却没有。

这足以证明,卫青霍去病不像其他将军那样经常迷路,不是靠运气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诀窍的。

03

卫青霍去病为什么不迷路,有几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1)因为汉帝国战马的丰富,卫青霍去病得以在战役中大量使用骑兵。比起步兵两条腿,四条腿的骑兵显然具有更快的速度,在草原上也就更不容易迷路。

2)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回到长安。汉廷对匈奴和河西有了基础的认知,从此以后对匈奴的战役,至少比以前瞎子摸象要好得多了。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我们查阅相关记录,会发现在卫青、霍去病麾下,长期存在着这样一群人。

河西之战中,霍去病麾下封侯的将领有3人,分别是赵破奴、高不识和仆多;漠北之战中,有4人因军功封侯,分别是路博德、复陆支、伊即靬、卫山。

在这7人之中,高不识、仆多、复陆支、伊即靬4人,都是匈奴降将。

由于某种原因,这些人被隐藏在了历史的记载之中,大家都不熟悉,但有两个人大家是很熟悉的。

一个是赵信,本是匈奴小王,后投汉,参与了3次北伐匈奴的战役,后在阴山会战中被匈奴俘获,再次悖反匈奴。

另一个是堂邑父,匈奴人,张骞出使西域的副使者,后来回到汉朝,也曾多次参与汉军北伐,后来死在长安。

历史学家也曾做过统计,在汉武帝即位的前20年里,因军功封侯的有32人,其中的匈奴投降者占了18人之多,超过半数。

种种数据表明,汉军中存在着大量的匈奴降将。

他们本身就是匈奴人,很多还是匈奴的高层贵族,因此对蒙古高原的地理形势等等非常熟悉。

而正是有了他们做带路党,汉军才能够远距离迂回,发动像河西之战、漠北之战这样的远距离袭击。

那么,为何有如此多的匈奴人愿意背叛自己的民族,为汉军充当带路党呢?

04

在历史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汉奸,一直以来,大家对汉奸都是深恶痛绝的。

这是因为,背叛自己的民族和祖宗,在任何民族都是难以容忍的行为。

然而,事实上,在汉匈对峙时期,我们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汉匈都在不遗余力地招降纳叛,似乎谁都没有以背叛民族为耻。

汉帝国先后投降匈奴的有,汉高祖时期的燕王卢绾家族、韩王信家族;汉文帝时期的中行衍;汉武帝时期的卫律、李陵、李广利。

这些人在匈奴的待遇也很高,李广利、李陵都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据说李陵甚至成为了仅次于匈奴单于而存在的副王。

而汉帝国这边,早在汉文帝时期,贾谊曾提出了著名的三表五饵,晁错也曾系统阐述如何招降匈奴人的办法。

虽然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这些投降的匈奴人大多被雪藏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汉景帝时期有8位匈奴降将封侯,同时期的汉将封侯也不过10人。

汉武帝时期,前面已经说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匈奴太子金日磾后来甚至成为了仅次于霍光的托孤大臣。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当时汉匈皆是如此,虽然作战数十年,不仅没有民族歧视,反而对投降者信任有加。

不仅如此,后来魏晋时期,南匈奴贵族还以汉廷的女婿为荣,以李陵后裔为荣,可见,2000年前的东亚,只是两个国家的争雄,完全没有两个民族的偏见。

究其原因,当时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民族这个概念。

匈奴把所有信奉中原文化的人都叫做汉人或者中原人,而汉帝国也把匈奴统辖的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西域三十六国等统统叫做匈奴人。

不管是汉人、匈奴人,都不是一个民族概念,而是一个地域和文化概念。

投降汉廷的匈奴人便也可以叫做汉人,投降匈奴的汉人便也是匈奴人,他们随着效忠的政权和居住地域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带着这种印记一辈子。

民族的形成,其实是近代的事情。东亚历史上,一直都只是两个或者几个政权的争霸,而没有民族间的鸿沟。

近年来所谓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的说法大行其道,但从这些这里来看,这种说法的根本在于,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问题。

当时民族都没有,怎么能说他们只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不是我国的英雄呢?

他们是他们效忠政权的英雄,而他们效忠的政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你们说,他们是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呢?

文/子彧

参考资料:《匈奴通史》《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