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沌沌兮,我愚人之心也哉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沌沌兮,我愚人之心也哉!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意思是,众人都富足有余,而我却孑然清贫。我的心真是愚钝啊!
曾仕强先生解读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别人什么都有,但有很多东西是多余的。衣柜一打开来,一百套西装,一次也不过穿一套而已。那你是比较幸福,还是比较痛苦呢?当然是比较痛苦了。因为挑来挑去,花了半个小时,还不知道穿哪一套好。而别人只有一套,一下子穿上就出去了。
“众人皆有余”,大家都追求着很多,但根本就是多余的东西。“而我独若遗”,而我都不追求,好像我把东西都丢掉了。我本来只有那么多,其他的,人家有的我都没有。人生一定要有些遗憾,有所缺失,不要求全,求全就是“众人皆有余”。有一个房间,觉得不够,还要有书房;有了书房,觉得不够,还要有练书法的地方。要这个还要那个,最后才发现很糟糕,都是多余的东西。
我好像不如人家,其实我本来有的就已经够用了。我甚至于连本来有的都要丢掉,因为为道是日损的。损之又损,损到几乎什么都不要,还过得很安然,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现在的人,运动有运动的服装,见客有见客的服装,晚上要参加舞会又换一套。口口声声节省能源、绿色生活,一天却换好几套衣服!
沌沌兮,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就是混混沌沌的。“我愚人之心也哉”,要特别注意是“愚人之心”,而不是“愚人之行”。如果修道人的行为,跟那个笨笨的人一样,还算什么修道之人!“愚人之心”是指,我所表现的不是真的愚蠢,而是有了真知以后,知道不争,知道无为,这才是自然的表现。
愚人之心。现在大家都在争,你却说不争,这不会吃亏吗?其实大家要懂得这一点,自己就有感觉了。你非争不可,就表示你的福气很薄。就好像一个人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如果这一碗饭再抢不到,就饿死了,那么这种人也太凄惨了。我不去争,也没有损失,就表示我的福分很足。这衣服你们看着好就拿去,我不需要,就表示我衣服很多。就算只有一套,我也觉得够用了。衣服等穿破了再买也来得及,着急一下子买那么多干什么?不流行了,被虫咬破了,皱得一塌糊涂,不是给自己增加麻烦吗?所以,我是有了真知,了解了道以后,才表现得好像笨笨的,而不是真笨,这样就叫作愚人之心也哉。
傅佩荣先生解读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都绰绰有余,唯独我好像有所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思啊!混混沌沌啊!
别人都显得绰绰有余,在社会上各有自己的志向,要做这个、做那个,在这一方面成功,那一方面有成就。我好像有所不足,为什么?好像我弄不清楚在世间到底要什么?结果跟别人相比,好像什么都比不上别人。然后就把自己比喻为愚人、笨人的心思啊,是个愚笨的人。
圣人与凡人对照,圣人变成愚笨,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圣人变成极少数了。大家都要的,他不要,那不是很笨吗?结果用混混沌沌比喻自己。
南怀瑾先生解读
第二十章,实际上全部在阐述“和其光,同其尘”的道理。
“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这种风范,做起来还真不易。辛稼轩有两句词说:“须知忘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却大难。”自己要将这个社会遗忘,还算容易,但要社会把你轻易地忘掉,那可不简单。“人怕出名,猪怕肥”,尤其是在社会上有了一点名气的人,更难做到。
到时你想远离这个社会,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这倒好办,因为只要你真看得开,放得下便可。但是,你一躲到深山野地去,有许多人还是会千方百计找你出来,说你有道啊,要你干这干那,决不放过你。这就是“欲世相忘却大难”了。所以老子最后只好骑着那头青牛,悄悄逃出函谷关去了。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装疯卖傻便是有道的。
《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沌沌兮,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