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感谢“笔”​II刘云辉


感谢“笔”

☆刘云辉

从会用笔涂鸦开始,就时刻与笔在一起。学习用笔,赖以工作和维持生计的依靠笔,就是最大的爱好也是用笔成全。笔在我的成长和经历中,有很多让我无法忘怀的记忆。
最早接触的是铅笔,印象比较深的是小学时期。在我读小学那个时期,人们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孩子们手中的铅笔就显得很珍贵。那时一支普通铅笔三分钱,一头带橡皮的五分钱,类似HB系列的铅笔九分钱。虽然我在使用铅笔过程中没有出现过断档现象,但我却亲眼目睹了一起读书的同学使用铅笔的情况。记得我们班有好几位家境差的同学经常出现没有铅笔的现象,老师就把收集的只有三四厘米长的铅笔头给他们,他们把铅笔芯取出,放进高梁杆内继续使用。
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侯,开始使用钢笔。那时我周围的同学基本没有使用自来水钢笔的,都是用蘸水钢笔。花一毛钱买一个笔尖和木头笔杆,再弄一瓶墨水就可以了。当时一瓶墨水两毛钱,但如果自己买墨水料配制,只要三分钱就可以配制一瓶墨水,我身边的同学都是自己配制墨水。但即使如此便宜的墨水,有的同学也不能完全保证供应,不时出现“借”墨水的情况。其实那时的自来水钢笔一两元一支,但对于当时职工工资只有二三十元的时代,两元钱就显得太昂贵了,而对于农村学生就更不能奢望了。我是五年级的时侯有了第一支自来水钢笔,有一天我对母亲讲,想买只自来水钢笔。这话被来我家的舅舅知道了,舅舅就把他那支很漂亮的自来水钢笔给我了。这支钢笔让同学老羡慕了,几乎所有的班级同学都拿过去欣赏过。
我还检到过一支笔,一支圆珠笔,当时叫作“原子油笔”。那是市场上刚出现彩色塑料圆珠笔的时侯,一次我去野外玩耍,在刚刚播种完的农田里,我发现一只杏黄色的塑料圆珠笔。当时偌大的农田里只有我一个人,捡到那种最新潮的笔激动了好久。但过了没有几天,我就听说家附近的一个青年在野外丢了一支“原子油笔”。为找到笔,在他劳动过的农田里找了两天。我于是就找到那个青年,问他丢的笔是什么样的笔,结果正是我捡到的圆珠笔。我还给了他,他十分感激。那个青年由于家境不好,只上过四年学就回家劳动了,基本也认识不了多少字,他是用春节得到的压岁钱买了圆珠笔。买笔的主要目的是挂在前胸衣兜上给人看的,结果丢失了,不仅经济损失使他难以承受,对他的精神损失更大。
后来高考,通过手中的笔让我改变了生活环境。参加工作后,写文章得到很多奖励,其中奖品最多的是钢笔,到现象还有几只获奖的钢笔没有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妻子谈恋爱时,妻子送给我的东西中,记忆最深的就是笔。当时虽然笔已经不是稀有品,但妻子送给我的笔比较稀有,市面上是看不到的。那是一支日本生产的圆珠笔,不仅造型新颖,最稀奇的是在笔帽上带着电子表。当时在大陆上还很少见到电子表,而带电子表的笔就更珍贵了。那只笔是妻子的小姨从日本给她带回的,她知道我喜欢笔,就悄悄把那珍贵的笔给了我。但我没有使用过那支笔,一直作为礼物珍藏着。
再后来,我的工作一直离不开笔,也是手中的笔使我的工作不断发生变化,每一次都是笔起到决定作用。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更是时刻与笔相伴,通过不断驱动手中的笔,把很多笨拙的文章呈现给读者。
在多年的朋友交往和人情往来中,我送出过好多东西,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送笔那次。有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对我的帮助很多,由于工作调动要去外市工作,于是我准备送件贵重的礼品。这位朋友知道我的想法后说:“我什么也不要,就给我支笔吧,让我也沾沾你的文气”,无奈我割舍了一支自己喜欢的笔。那是我送出的唯一一支笔。
我感谢笔,是可贵的笔,改变了我的生活环境和命运,是笔让我认识世界,认识更多的朋友;更是笔的成全,使我实现理想的愿望。我感谢笔,是笔使我终生受益。

作者简介

刘云辉,机关公务员,曾先后兼任《辽沈晚报》记者、《中国气象报》特约记者,在《辽沈晚报》、《中国气象报》、《辽宁老年报》、《朝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200余篇。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0)

相关推荐

  • 铅笔带给我的美好童年记忆

    相对于钢笔来说,铅笔写在纸上的摩擦声要比钢笔大很多,我们班有些不节省的孩子用到铅笔的三分之一便扔掉了,还有些节省的孩子,他们把铅笔用到手快握不住了还在用! 我经常会在打扫教室时看到粉笔盒底部成堆的铅笔 ...

  • 我的学生时代不觉得写作业是一种压力

    我与写作结缘是在上学的时候,上小学的我经常写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 比如抄写几篇几千字的课文五遍,把语文课本里所有的生字抄写十五遍,我也经常写完一个作业本再换一个新的作业本. 说实话,那样的 ...

  • 我小时候跟笔有关的囧事儿

    或许你觉得我矫情,可是写作本来就是一件矫情的事儿啊,你让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来写作,它写出来的文章便没有了矫情,只剩下冰冷冷的文字了. 我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大家都用的是铅笔,那时候的铅笔一毛钱一根,而且很 ...

  • 【美文选萃】 刘持跃 | 女人似笔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细雨,原名刘持跃,河南省南阳县人氏,退休干部,现居住河南南阳油田,有多篇文章在<石化老年&g ...

  • 承载着书写记忆的钢笔

    那天,在一地摊上看见一本<庞中华钢笔行书字帖>,随手翻阅了一下,其清新俊逸的书法和非常漂亮的字体,让我十分惊叹.惊叹之余,使我想到了那尘封多年的钢笔.回家后,我翻箱倒柜地寻找钢笔,找了好一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家乡II刘学礼(广西)

    家乡 ☆刘学礼(广西) 美丽的蒙山县城 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沿G321国道经荔浦市再往东南,就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蒙山县.到蒙山境内穿过新圩峡,就到了蒙山县城.     蒙山县原名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荷花仙子​II刘学礼(广西)

    荷花仙子 ☆刘学礼(广西)     我小时候,家门前是一大片藕田.我喜欢坐在家门口看荷花.我家门口的荷花有白有红,好看极了.白的白得一尘不染,洁白无瑕.红的红得嫣姹粉艳,娇嫩欲滴.红白相映,阿娜多姿.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鞋​II李先辉(广西)

    鞋 ☆李先辉(广西) 我六岁那年夏天,有一次光着脚板跟父亲上山打柴.我在荆棘丛生的山林里找干柴.找着找着,脚板踩着刺了.我痛得喊了起来.父亲听到我的喊声,他穿着草鞋跑过来准备给我挑刺.我对父亲说,没有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我的奶奶II方长荣(江苏省)

    我的奶奶 ☆方长荣(江苏省) 谁都说我是个不幸的人,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有个高如珠穆朗玛峰的奶奶,人间能有的大爱她都给了我.相反,奶奶才是这个世间最为不幸的人,因为,人间的残酷打击她都受了个遍.奶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起始II郭李鹏(陕西省)

    起始 ☆郭李鹏(陕西省) 庭院的公鸡一声鸣叫,划破了黎明的夜空,太阳崭露头角,这是一天的起始:露珠从叶尖滴下,村民扛着锄头走向田地,这是农民一天的起始:爬出被窝,洗脸.刷牙,这是我一天的起始.然而每天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父亲的脊梁II秦玉河

    父亲的脊梁 ☆秦玉河 每当想起父亲,我便想起父亲的脊梁.我是在父亲脊梁上长大的. 小时候,没有交通工具,上道就用步量,我好跟脚,自己走又嫌累,每次都是父亲背着.我趴在父亲背上,搂着父亲的脖子,父亲反搭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芸芸众生II张思新(安徽省)

    芸芸众生 ☆张思新(安徽省) 你见过 芸芸众生吗? 我见过.    芸芸众生是城市里早上六七点, 因挤地铁挤的满头大汗,腋下夹着公文包,一手拿着早餐,左拥右挤中还要腾出来一只手,在人群中寻找支撑,尽量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相知在急难II胡令君(浙江省)

    相知在急难 ☆胡令君(浙江省) "铛嘀嘀哒",一阵轻音乐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我拿出手机一看,是她,从不联系的她,从远方打来的,我迟疑着按下接听键. "喂,领导好呀,很长时 ...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爱莲II宋育平(陕西省)

    爱莲 ☆宋育平(陕西省)      爱莲,不是因为这次到丹凤棣花.爱莲是在我知莲懂莲之后,就与荷,与莲接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约是在上初中时候,县城北边有一片荷塘,虽不及棣花的荷塘那么大,但依然很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