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莲花寺初中正在延续的“木箱”师生情

邮箱:3125136050@qq.com


莲中的“木箱”师生情
作者 秦获幸
二十世纪一九六七年,人间最美四月天。春风和煦,草长莺飞,拔节后的小麦地如一片绿色海洋,随着春风,波浪起伏。转瞬就进入五月艳阳天。大自然的和谐却掩盖不住人世间的诡异风云。
陕西省渭南地区华县的两派斗争,日益尖锐,两大派组织的狂热分子正在紧锣密鼓的联合各自外县的同一派别组织,计划在华县进行一次有规模的武装冲突。人们都是喊着同样的口号,捍卫着同一个领袖,互相指责对方是反革命组织,而自己却是响当当的革命派。
座落在华县东部少华山北麓的莲花寺初级中学,这时候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琅琅读书声,没有了有规律的上下课的钟声,没有了歌咏队的歌唱声……没有了声响,沉寂的校园里只有少数同学还坚持到校,沉浸在书香氛围里。只有一年多来墙上残破的标语和大字报,展示着昔日曾经的狂热。
莲花寺初级(八一)中学校门 刘焕民摄
自从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莲中的教师们贴出了揭露学校党支部书记熊天才老师的若干罪状的大字报以后,莲花寺初级中学的校园里就没有平静过。
经过将近一年的风雨动荡,莲中和各地中小学一样,从发展文明倒回愚昧时代。求知者无师可投,为师者难有用武之地,讲台已经不属于他们了。校园已经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教育资源在可怕的浪费着。受教育者无书可读。一种荒诞而又真实的年代,可算是史无前例了。
这时候,莲花寺初级中学六七级一班的班主任张克安老师,正在考虑自己回老家探亲的事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武斗形势,他担心在校园里仅有的一点家当被毁,就把有些东西收拾在一口木箱子里。箱子既然放在学校里不安全,就只有寄放在某个学生家里了。
他一闪念想到本班学生王平均。这是一个诚实质朴的农村娃,虽然不是班干部,但本质上是值得信赖的。前一天王平均到他宿舍里来,谈到无书可读的苦恼。尽管有学校,来到这里只能沉浸在一种校园的环境,实在是舍不得离开……张老师想到这里,就到王平均和少数同学活动的一座教室里,叫来王平均到他的宿舍里。
在房子里张老师说明了情况,并打开箱子让王平均看了一下。这是一口长九十公分,宽六十公分的木板箱子,里面装有几件冬夏衣服,还有张老师老家的特产蚕豆。张老师让他把箱子拿回家以后,把衣物蚕豆都再晾晒一下,然后把蚕豆吃完。王平均连忙推辞说不能吃不能吃。
庄重的托付之后,张老师把箱子包装好,把钥匙交给王平均,再用绳子把箱子捆绑在自己的自行车上让王平均送回渭河岸边毕家公社的老堡子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一九六八年秋季。这一年秋雨连绵,毕家公社秦家村西大坝决口,灭顶之灾使家在秦家村东的老堡子村未能幸免。幸亏老堡子村紧靠大坝,王平均和父母在坝面搭建好临时栖身的菴子。王平均的父亲特地叮咛儿子赶快把张老师的木箱子先搬到大坝上的菴子里。随着水位不断的上涨,父子们紧张的搬出家里仅有的三口袋粮食和半袋面粉,带上张老师的木箱以及部分家当以后,土木结构的木架子房,顷刻间土崩瓦解……随后,王平均的父母带着小儿子,从方山河西岸撤离到柳枝街的伏中小学,继而到县城航校……
经过数天的抢险救援,渭南军分区的拖轮随着大坝以南水位的回落,已经不适应航运。县革委会通过各种方式传达消息——某一天是最后一天,希望滞留在大坝上的灾民,需要撤离的,抓紧时间撤离。此时,王平均正在坝上菴子里呆着,得到这个消息,他就收拾好张老师的木箱子和家里剩余的数十斤面粉,赶上了救援的拖轮……
当拖轮抵达小时村的停靠岸点时,冥冥之中似乎是师生有约,王平均远远就看见张克安老师和吴老师。而张老师正在翘首以待,希望船上有王平均的身影。王平均认准是两位老师,就激动的高喊:“张老师!吴老师!”他恨不得一下子跳下船来。当船停稳以后,他先提着箱子,急步上岸,和张老师相拥而泣。张老师说王平均不该这时候把箱子拿出来,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王平均把面粉都拿上岸以后,三人把两辆自行车进行分工。张老师的车子给王平均骑,让他把面粉带上去杏林小学,先送给家里老小,以解燃眉之急。吴老师的车子载着张老师的木箱子,两人一同回莲中学校。
王平均在杏林见到父母以后,才知道了一些情况。张老师在水灾发生的这两三天里,一直在华县城里打听北刘大队老堡子村王平均一家的下落。根据各大队定向分配,王平均父母落脚在杏林。张老师随即为王平均的父母购买了各种糕点零食……
后来,张老师在知道了拖轮每天都从灾区运送灾民到达小时村靠岸,他就骑着自行车来到这里,希冀能碰到王平均。这一天和同事吴老师来到小时村,偏巧就接到了王平均。
王平均从杏林父母那里又赶回莲中学校,把自行车送还给张老师,深表感激之情。并在这里把张老师在湖北省光化县老家的详细地址记了下来,以备老师离开华县后需要联系时用。王平均这一次这个细微作法,为以后和张老师的联系,打开了特别的方便之门。
在一九六九年冬季征兵时,王平均和同学王安民等几个莲中校友,光荣入伍,正巧就分配在张老师的老家光化县。这样,不用打听,就直接和张老师联系上了。
张老师从华县转回光化县,直到王平均八七年从部队转业前,王平均都和校友战友们常去探望张老师。二零一六年的战友去老部队聚会,他再次探望了张老师,并合影留念。

张老师(前排左一)与王平均(后排右二)等人的合影

至今,王平均还和张老师进行微信联系。张老师年届八十有四,身体欠佳,说话口齿不清,还需要师母进行翻译。尽管如此,华州,光化,秦鄂两地相隔千里,仍阻挡不住师生五十多年的深情厚谊。
王平均经常牵挂张老师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状况,他用真诚、信任和爱心谱写的一曲人生交响乐正在延续!延续!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华州杏林:一个自然村的空心化进程

    南王村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杏林行政村,位于陇海线以北100米处,又处于连霍高速(原西潼高速)以南200米范围内,在两条交通要道的夹缝中,交通非常便利.但是这里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属于闹市中 ...

  • 留下

    我戴着口罩,裹着羽绒服,在冬日的暖阳下疾步行走,风很冽,耳朵和脸有些凉凉的麻意,身上却出了汗,这是属于冬天的不协调,是我冬日的常态.想了一下我还是戴上了帽子,冷意瞬间隔离,只留下口罩里的水珠和微微发汗 ...

  • 民间故事:稚童误食鼠药,4日后却死而复生,原来是老鼠帮了他

    作者/小田 明朝末年,临州一个小村里有一户人家.男主叫王二,女主王氏,夫妻俩成婚已经5年,育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 王二是个木匠,经常外出给人家做工.妻子王氏留在家中,边料理家务,边看着照看着儿子王成 ...

  • 华州杏林镇南王村村史

     吉建军,字劳伍,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南王村新貌  南王村是杏林镇杏林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老村子.之所以有这么多年的历史,并非是史料记载,而是村中的一棵老槐树.这棵老槐 ...

  • CCTV节目官网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CCTV节目官网 >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分类:探索 集数:1集 导演: 简介:箱,这个名称,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箱子的材质和造型,发展到明 ...

  • 农村老物件之实木箱,装衣服装吃的,你家现在还有吗

    以前的农村家里是没有衣柜的,衣服都是叠好了放在实木箱里,这样的实木箱几乎家家都有,有的人家还传了好几代,因为箱子的质量好嘛,实木做的,又上了油漆,用上个一百年都不成问题,箱子外面还会挂锁,如果里面装有 ...

  •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探索 集数:1集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分类:探索 集数:1集 简介:箱,这个名称,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箱子的材质和造型,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了.一些做工精致的箱子,也能体现主人的身份和 ...

  • 1974年,我们家在华县莲花寺石碴厂筛石碴

    <秦 晋 缘> 第九章   母亲有病 作者 高民智 西安看病 1974年春一天,我刚吃过早饭我大带着我妈来到华县,一到家,我大满脸苦楚地对我说:"老二,你妈得的乳腺癌,要到西安动 ...

  •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华县莲花寺的童年生涯!

    邮箱:3125136050@qq.com <秦 晋 缘>第三章   华州谋生 作者 高民智 两个无知的女人 在五一年土改中,我们高家河村里的地主不多,只有一户,把他们土地农具分给了没有地的 ...

  • 华县莲花寺:高家河的“哈蟆滩”与“晓钟”

    邮箱:3125136050@qq.com 高家河的"哈蟆滩"与"晓钟" 作者 高民智 家乡的青蛙 (注:此文发表于1987年)我的家在华县莲花寺高家河村,小小村 ...

  • 仅保留一名铁路警察的华县莲花寺火车站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县莲花寺火车站 图文作者 张 文 1934年,陇海铁路华县段通车运营,在华县境内设立柳枝.华州.赤水等车站.莲花寺当时并未设车站,只是一条岔线,时称&quo ...

  • 华州莲花寺:静静的窑底村

    静静的窑底村 作者 郝庆年 由莲花寺水峪村往东南沿一条临沟小路慢上约一里就到了窑底村.该村不到二十户人家,没有城池,分东西两排裸住在秦岭脚下.东排人家就抵着由潭峪口直扑过来的大片竹林,许多竹子就弯进人 ...

  • 华州莲花寺:大少华刘家陵风水趣谈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大少华刘家陵风水趣谈 作者 时三文 风水学在我国历史久远,有阴宅与阳宅之分,古称:堪舆学.就阴宅而言最终概括为两句话[世人尽言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所谓: ...

  • 华州莲花寺水峪村:杏林人家的悲欢离合

    家在杏林深处 作者 郝庆年 我的家乡在华县莲花寺水峪村,正南面是一大片竹林,其余三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杏林和柿林,若不是鸡鸣狗叫,百十米外你还真难看到一点村影,不会知道这里藏有许多人家. 水峪村牌楼 刘焕 ...

  • 华州莲花寺:我大是木匠,家里却住的旮杈房!

    邮箱:3125136050@qq.com <秦 晋 缘>第一章   先祖轶事 作者 高民智 爷爷创业 我爷爷高奉岐是个木匠,身材高大,说话声高洪亮.为人忠厚老实,做活舍得出力,他的名气很大 ...

  • ​华州莲花寺:小蒜沟友谊水库与“王权梁”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小蒜沟友谊水库与"王权梁" 作者 时三文 在华州民间有句老话叫"十月的小蒜兴死老汉",意思是说一年之中,只有农历十月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