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在无声中发挥作用

记得前两天听到一位专家说:很多学校的文化阐释十分生动,语言十分凝练,“文化味”特浓,学校各方面物型布置、细节装饰也很“文化”,但学校依然没有文化,是的,可以说,一个应该有“文化”的地方,偏偏没有文化。感触很深,是啊,如何让文化发挥作用,可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让文化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在某种“无声”里。

它应该在校长那里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校长不要喊口号,不要讲概念,校长做出来了,大家也就看出来了;校长作得有效果了,大家也就会跟着模仿了。校长的言行就是文化的载体,校长的文字就是文化的说明,校长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文化的显现,校长的眼光,就是文化的亮光,校长的身影,就是文化的名片。校长是让学校文化发挥作用的首席执行官。

它应该在教学行为中发挥作用。文化最应该在教学行为中发挥作用。不要搞文化是一套说辞,然后教学行为又是另一套。这尤其体现师生关系上,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这些都应该渗透着学校的文化。澳门某学校就是渗透“爱”的文化,我看到,他们对孩子的无限宽容,他们对伤心孩子的安慰,他们对努力孩子的鼓励,他们对刁难孩子的慈爱,让我感到,人的境界原来还可以如此之高。在孩子面前,他们仿佛一点脾气都没有。这些无声的行为方式,其实正是让文化发挥作用的按钮。

它应该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记得那次在澳门参加教研活动,遇到了以前教语文现在教宗教的一位年轻教师,没想到她随后就给我送来了一份伴手礼。这让我参与教研时更加充满了浓浓的情谊,是的,小小的伴手礼,让我感到了一种对我劳动的认可,一种对我过往参加教研活动的尊重和回忆,这就是一种情谊之爱。这使我时常能回味起在澳门的温馨和美好,也使我每次都尽力将自己研究所得与他们充分分享。小小伴手礼,无声,却表达了文化。

它应该在校园内各种便捷的设施了发挥作用。学校处处皆育人,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富有文化特色的便捷,可以使文化更加发挥作用。在走廊上放上有趣的课外书,打开图书馆,让孩子自由借阅,学校多设置几间阅览室,多打造几间体验教室,甚至在花园里、草地上多方几张休息的桌凳,都是对孩子无声又最胜有声的文化熏陶。

文化本来就是“无声”的,说明了的“文化”便不是文化了。当一个人侃侃而谈的时候,你需要注意的却是那些无声的东西,因为那里边才有文化。而当你走进一个学校时,你最需要注意的,也是那些无声的东西,因为文化便是在那里面发挥作用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