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讲伤寒40:各 论37(122、123)条
田 氏 健 康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各 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122)
这一条是讲虚热证误用灸法而致的动血变证。
后世医家称这一条为四字真言。“微数之脉,慎不可灸”,数主热,“数脉为阳热可知,直将君相火来医”,但是见于微,脉数而无力,这叫微数之脉。这种脉是因为虚热,而且多属于内伤,正气不足。所以“慎不可灸”,这句话提醒医生要谨慎,不可灸微数之脉的患者。为什么?这人本来是正气虚,不是有邪气,有些发烧是自身阴阳不和的问题,并非是有什么外邪。灸是助阳的,能够动阳,已经是有虚热了,正气虚或者是阴虚有热,再给他一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不但不能去病,反而成为一个致病因素了。烦逆,我的意思不要说得很具体,烦是心烦,逆是呕逆,这样讲意思就窄了,我的意思是“因火为邪,则为烦逆”,烦就是热的意思,逆就是火逆的意思。
由于火邪引起来的火逆之证,不要局限于症状上。要理解“追虚逐实”,追虚就是追逐其虚,逐实就是追逐其实。微数之脉本来就虚,本来属于阴虚有热,现在用艾火一灸,就追逐其虚,阴分就更虚了,追逐就有增加的意思。虽然是有热,这个热根本是虚热,不是个实热,现在一灸,追逐其实,虚热就变成实热。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更追逐其虚,一个热更追逐其实,这就叫,“因火为邪”。这样一来,人的正气的损伤也是很严重,是“血散脉中”啊,散就是消散,散失于脉中。上面所说的圊血啊,唾血啊?是血出来了,这个虽然没有出来,在脉管里就已经是消散了,血也受了相当的影响了,血就更伤了。
下面强调“因火为邪”,让人重视这个问题。"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虽然灸火之力很微弱,但是它往内里攻伐人的血液、阴气、津液,还是很有力量的。能达到什么程度?“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这有点儿夸张,骨头都焦了,筋都受了伤了。为什么?“血难复也”,血液难以恢复。筋骨是五体最里层,也是人体运动的最主要的一个结构,火邪伤了血,血消散于脉,当然血液就不足了,血主濡之,现在血散亡了,濡养滋润的血液丢失了,这个火还就要“焦骨伤筋”了。
“焦骨伤筋”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是说这个病很厉害,不是说筋骨都要烧焦了。“血难复也”,血液伤得厉害,很难恢复了。古代文法有四个字一句的,这都是四言一句的,在平脉辨脉里,还有四言一句的。据一些学者考证。认为四个字一句的还真正是张仲景的原话,有的说是王叔和编的,这里有争论。
张仲景是讲究保护阳气的,大家都知道,其实话也不能说得绝对,张仲景还是很重视血液的。看看这一条,对于血液的重视啊,反复叮咛,说它的危害性,“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这话说的多好,所以不要伤阴,用药的时候不要把血给伤了。这个意思要推广,不是说用艾火伤阴这么一个问题,用药也是一样,附子、干姜、川乌,这些燥热之药也有火的意义,也是动血伤血的,只是这个血没有出来。这三条,一个是圊血,一个是唾血,一个是血散脉中。就数这条最厉害,血散脉中,伤血伤的最严重。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123)
这一条论述了火痹证的形成及其临床表现。
脉浮,是病在表。病在表是应该以汗解除表邪,“用火灸之”,是错误的,“邪无从出”,因为灸是助阳的,所以邪气就没法出来了,不但是邪出不来,阳气就更盛了,“因火而盛”,表邪闭郁的阳气。一不出汗,二表阳盛,阳盛就不能下达,为什么不能下达,阳气都是在上,上为阳,下为阴。阳壅盛于上,下边就得不到阳气的温煦,那么“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就是从腰以下,四肢沉重而痹,痹就有麻痹不仁的意思。
这一条要和第116条的“故其汗,从腰已下不得汗”,什么欲失溲,小便不利,足下恶风啊,要联系起来看,意思是相同的。阳气壅于上,而不能下达,就形成了阴阳不能沟通,阴阳上下不能顺接,下面得不到阳气的温通、温煦,所以就“必重而痹”。
上一条说的是血,这一条说的是气,阳属于气的,阳气壅盛于上,不能够下达的病机。不但用火是这样,就是用热药,用助阳之药有时候也出现这个问题。我在临床看一个病人,男性,阳痿,医生总认为阳痿就是阳虚,所以治疗就助阳,什么附子、硫黄啊,大补阳气,越吃越痿,就是补不起来。后来一看,实际上是阳郁,不是阳虚,阳气太盛了,不下达了。用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一疏导,就好了。就像这一条,“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道理是一样的。
大家学过《内经》“痿论”,治痿应该治什么?“诸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治痿要治肺热,“阳明无病不能成”,因为阳明是水谷之海,病在下而求于上。所以痿证,麻痹不仁等下肢的病往往由于上热,营卫气血津液不能下达,出现了下痿。所以不要只看到痿,要看到上边,看看上边是不是阳气壅盛了,是不是肺气不能下达了,是不是营卫津液不能下达了。要从这些理论上进行分析,不要看到下边凉了,就说是虚寒,就赶快用附子、干姜。这一条不要光看成是一个火灸的问题,一个火逆的问题,实际上从病理上讲,这一条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未完待续
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