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和做好是两回事

为什么很多时候,同样的一件事,两个人在做,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很多人说,因为做的人不一样。说的没错,但是只讲到了一部分,确切地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心程度不一样。

年纪越大,可能越会有感触,这并不是讲人老了,伤感了。而是,发现做事本事也是一个让人琢磨耐人寻味的一件事,包括任何事。

做完一件事,强调的是结果,这件事做完了,更多的是给别人交代。做好一件事,着重的是过程,结果或许因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让人很满意,但也有一个可能,结局并不好,但是这个过程,如果是尽所能去努力付出了,做事的人内心应该是比较踏实和安心的。

转过来说,很多人的思维都是,一件事,或许在你心上,关乎到你的切身利益,你比较在意,比较重视,你就会花光心思去努力,但是,这件事对你来讲也就是走个形式,那么可能你也就是象征性的做一下,大多数时候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也让自己感觉,我反正做了。

人们常常把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名言警句变个花样,时刻警示自己,比如“难得糊涂”,其实是讲做人做事不要太计较,大度一些。并不是很多人自己做事稀里糊涂的,最后安慰自己说,人吗,活着也不容易,难得糊涂。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真的是讲你爱干啥就干啥,然后管别人怎么说吗?其实也是一句坚定信念,恪守初心,让自己努力坚持下去的名言,什么时候成了很多人为自己的无理无德的辩护词了。

同样的做事,不管一件事是不是和自己的利益相关,做完和做好,总是用心和竭尽全力去做事,一年两年看不出来什么。时间长了,整个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言语逻辑都会有很大的变化,甚至生命状态都会改变,做好一件事,不仅仅是去考虑这件事去行动,而是透过行动去找到背后要实现的目标,再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我们曾试想过,每次做一件事时,会考虑别人都在做,你早干啥去了,肯定不行;当新思路出来时,会想,都没人做过,我们这么做,行不行?

人,其实很容易在犹豫的过程中,不断地给退步加码,直到最后完全否定自己。其实,那怕失败,都会有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你知道了哪里不行,而不是空想之后,觉得不行,或者等别人做了,说风凉话,你看我早就说了不行。不论怎样,行动起来,那马遇到一千一万个失败,都比坐在那里不动弹,然后不停地担忧否定各种计划要强百倍。

这一次,因为不得不停在家中,很多人学会了各种各样,平时总是忙没时间,或者压根自己就不那块料的想法,什么样的菜,都出来了。换句话说,不是迫于局限在家中的无奈去做饭,而是因为真的可以停下来在家中,每天慢条斯理的做饭,这本身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生活可以选择,日子都是自己的,晚上熬到三四点再睡,晨起时已是日上三竿,都挺好的,没有了上班的硬性要求,为啥要苦哈哈地逼自己呢?外面的鸡汤看的够够的,说的再好,做起来都觉得难。

但是,人还是要活个精气神,如果有一天,连你自己都厌恶自己这样的状态,恐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说出来都没有了底气。

即便是宅在家里的这样的事,也依然可以做好。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好,至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几件事,比如读书半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是坚持,一个是消化和吸收读到的东西;尝试没有做过的一道菜,可以耐下心慢慢地切菜,把菜尽量切的赏心悦目一些,然后,每一道调料和食材的量和先后顺序把握好。

其实,每件事做完是个结果,但是做的时候,享受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心情,一个是享受自己努力打破自己的瓶颈,去拓宽自己从前因为性格,专业,学识等等的局限造成的狭隘,一个是享受突破自己之后的那份成就感。

人活着,难道不就是要一个精气神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