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加一物,治腹泻,效如桴鼓!
一富家妇年三十三岁,患泄泻,服药无効。询其故,饮食太过不能尅化,此为脾家久受虚湿所致。用艾火灸五穴,其泻渐止,又服和胃白术丸出《摘玄方》。
上脘一穴,中脘一穴,下脘一穴,天枢二穴。
至八月复灸:膏肓二穴,脾腧二穴,大权一穴,三里二穴,遂获全愈。
有一名富贵人家的妇女,三十三岁,患了泄泻,曾服用过不少药物都没有效果。我仔细询问她之后,考虑她的病因是因为饮食太过,脾胃不能运化,这是脾胃久虚又受到湿邪侵袭所引起的。于是我用艾火为她灸了五处穴位,患者的泄泻就渐渐停止了,然后再接着给她服用《摘玄方》中和胃白术丸。我所选择的五处穴位包括上脘穴一处、中脘穴一处、下脘穴一处、天枢穴左右两处。到八月的时候再灸膏肓穴左右两处、脾腧穴左右两处、大权穴一处、足三里穴左右两处,病人就完全痊愈了。
本案病机为脾虚夹湿,饮食太过,不能运化所致泄泻。《黄帝内经》云:“湿盛则濡泄。”患者脾虚而土不制水,湿盛则濡泄。谈氏治法先以艾火灸上脘、中脘、下脘、天枢诸穴,再服和胃白术丸,泄泻渐止。是法为温脾除湿之法。后再灸膏肓、脾腧、大权、足三里等穴,恢复脾胃元气,故获痊愈。
上脘、中脘、下脘为任脉经穴。
上脘在巨阙下一寸,脐上五寸,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属胃而络脾,能主腹中雷鸣,饮食不化,霍乱呕吐下利,腹痛,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等症。
中脘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主饮食不进,反胃,赤白泄痢,腹痛泄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等症。
下脘在中脘下两寸,脐上两寸,古人认为下脘穴当胃下口与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主腹坚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水谷不转化,不嗜食,反胃等症。
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夹脐中两旁各两寸陷下处,主泄泻,赤白痢,水痢不止,饮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久积冷气,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腹胀气喘等症。
以上几处穴位均可调理脾胃,以艾灸之,有温脾之功。
泄泻为临证常见病证。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说:“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可见泄泻与脾虚湿盛之间的密切关系。李中梓还将治疗泄泻的方法概括为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其中,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燥脾温补脾土,“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淡渗、燥脾两法与谈允贤此案治法一致,可与参看。
下面兹举笔者临床治疗泄泻医案一则以互证,供读者参考。
2002年9月,笔者在四川省德昌县热河乡卫生院下乡,9月底到11月时,遇当地小儿秋泻(病毒性肠炎)流行,西医抗病毒、抗炎、促消化、蒙脱石散止泻等治疗无效,大多只能予以补液维持。周边棉花村、田村、联合村、田湾村、青山村,甚至附近乡镇,病儿越来越多,都以腹泻清水或伴腹痛、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
笔者门诊所收治第一例患儿,察其指纹淡,考虑脾虚湿盛泄,处以胃苓汤加味淡渗利湿止泻,但却无效。第二例为联合村松林坪患儿,两岁多,泄泻两天,笔者仍考虑脾虚泄泻,改方七味白术散。患儿服药后,当日白天病情缓了一缓,泄泻减轻,但后半夜家属又来敲门,诉患儿哭闹不止,腹痛泻下数次。笔者无法,只得予西医补液维持。后家属带患儿乡下、县城四处求治,中西医各种方法用遍,甚至用石榴皮煎汤,泄泻近一个月也不见好。
后秋泻患儿又来好几例,用过中医、西医好几种方法治疗皆无效,所处又为乡下,家属不可能有耐心每天带患儿补液。笔者甚为苦恼。所幸当时下乡,随身带有几部便于携带的中医古籍作为参考,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万病回春》《医宗必读》《医灯续焰》《本经逢原》等几部。是晚下门诊之后,于窗前点上台灯挑灯夜读,向古人请教疑难。读至《医宗必读》,一行字忽映入眼帘,“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澈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汤”,一时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翌日,开门迎诊,当天第一位为热河乡集镇附近棉花村患儿,一岁半,患泄泻数日,间断哭闹。笔者问家属,患儿腹泻大便是不是就像鸭子屎,水是水,渣是渣,也没有什么热气(澄澈清冷)呢?家属回答称是。笔者还亲观患儿腹泻物,果如《医宗必读》所言。遂处以附子理中汤加减:制附片(先煎半小时)6g,干姜8g,肉桂4g,红参8g,炒白术8g,茯苓10g,丁香4g,葛根8g,白蔻6g,炙甘草4g。疗效出奇,患儿一剂即愈。后笔者全以此方加减,两个月间治疗近百例秋泻患儿,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本病便符合此段经文旨义。笔者先予胃苓汤、七味白术散,因一重于湿,一重于脾虚,而未顾及于寒,因此未收寸功。当时为深秋渐浓,秋气肃杀,伤及小儿脾胃阳气,而为秋泻,故附子理中汤加味而效。
谈允贤治疗予艾灸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再服和胃白术丸,不啻一剂附子理中汤,后予灸膏肓、脾腧、大权、足三里等穴,亦行温补之法,复脾胃阳气,甚为巧妙。
笔者在四川省德昌县中医院工作时,曾于一次工作之余,寻幽访奇,带几名实习生到县城郊外名胜凤凰嘴道观仓圣宫郊游,与观中道长相谈甚欢,道长曾传余一治疗腹泻的药方,即用米汤煮车前子饮用。此方虽然看似简单,但却紧扣脾虚湿盛病机,方中以米汤养胃滋脾,以车前子渗湿利湿,用于脾虚湿盛的泄泻,当有一定效果,盖道医之法,兹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本文选自《谈允贤<女医杂言>评按译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汪剑主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