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北伐——开启东晋门阀最畸形时代

第十九章:桓温北伐——开启东晋门阀最畸形时代

(每日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快速看懂那个被称为“华夏之殇”的时代!)


此时是354年的东晋。

继东晋建国之初的祖逖以来,庾亮、庾翼、褚裒、殷浩依次进行了北伐。上述五人北伐的对象,从前赵变成了后赵,从冉魏变成了前秦和姚襄。尽管对手一直在变,然而始终不变的是——

'失败'这两个大字。

倘若仔细分析的话,不难发现以上五人要么就是缺少才能,要么就是缺少深厚的家族背景。

354年,殷浩失败后,桓温彻底把控东晋军事大权,同年领兵四万从江陵出发,开启他人生中第一次北伐。此刻的他,不仅本身就具备相当的军事才能,而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着伐蜀之战所积累的家族势力。遥想当年祖逖兵至黄河,慨然立誓:'祖逖不能复济中原,则有如大江!'而终因中央受制于王敦,自己又没有雄厚的实力,最终淡然星陨。

桓温

这场北伐,是桓温早在十多年前,就和他当时的上司庾翼所期待万分的行动。如今庾翼走了,正如桓温自己所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如今他的北伐,也算是要了全庾翼的夙愿吧。

桓温此次北上还叫上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此人名叫司马勋,本来是前赵将领令狐泥的养子,后来归顺东晋,自称是司马家皇族后裔。最终他靠着这个'特殊的身份'获得了梁州刺史的要职,并在当地自主发展出了很大一支部队。桓温此次北伐的对象正是控制关中三秦地区的前秦,他本部从江陵出发,让司马勋从汉中地区自子午道北上,配合桓温进攻关中。

桓温的北伐大军进展极快,迅速攻破了上洛、青泥等重镇。前秦天王苻健闻讯,立即派自己的儿子苻生和弟弟苻雄出兵迎击,但是在桓温军苦战之下被迫撤退。前秦军连战连败,东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兵临霸上。

霸上?这个地方可不得了。《史记·项羽本纪》中曾记载:鸿门宴前夕,项羽正要找刘邦的茬子的时候,刘邦主动退出咸阳城,驻军于此!由此可见,此刻桓温离收复旧都长安,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而沿途的百姓看到晋军进入了关中,对此十分诧异!老一辈人们沿街欢迎,潸然泪下:'想不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在关中看到晋军!'

事情至此,桓温的北伐就要成功了!?

恐怕也未必。

昔日桓温伐蜀之时,东晋满朝文武都以为桓温孤军逆流而上,必败无疑,唯独刘惔一人叹息:'桓温是个赌徒,他下定决心去做的事一定会成功,我只担心以后桓温的势力壮大后要如何抗衡他。'

'赌徒'这二字,正是对桓温的最好形容,刘惔不愧是桓温的早年知交。

桓温北伐

但是,赌徒赌的,终究是事态的大体方向,终究赌不到事情发展的细枝末节上。桓温此次北伐,自以为关中马上就要到庄稼成熟的季节,所以不怕军队供给问题。结果当桓温兵临霸上之时,前秦天王苻健突然下令采用'坚壁清野'的政策对抗晋军!

所谓'坚壁清野',意思就是坚守,但这个坚守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把周边地区但凡能用且能带走的资源,全部收集带走,一个籽儿都不留给进犯该地区的敌人,由此在资源上折磨对手。但值得注意的是,坚壁清野的战略一般只适用于地形险要之地或者对手的资源运输通道地形险要的情况下,因为在此情况下对手在本地难以甚至完全无法获取资源,自己的供给也无法有效保持,最终只能退军。

很不幸,桓温攻击三秦地区,此地地势险要,他要是不从当地获取资源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军粮问题。但是东晋军方入此地时,桓温并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有预料到苻健会来这一出!

还能怎么办?军粮殆尽,桓温只好退军。

尽管这次北伐没有完全胜利,但国内有识之士早已是欢呼一片——因为桓温的失败并非来自对手的强大实力,而是来自军粮问题——况且桓温能打到长安城数十里外,并驻军长达数月,本身就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算是成功了!

距桓温第一次北伐仅仅2年时间,356年,桓温再度上书北伐,让都护高武驻军鲁阳,戴施屯兵河上,自己率军向许昌、洛阳出发。同时他向东晋中央上书——让朝廷从豫州、徐州出兵,通过淮水、泗水北进,配合自己北伐。

请注意,这次桓温的北伐方向并非长安,而是洛阳!

此时盘踞于许洛一带的,正是此前偷袭导致殷浩北伐失败的羌人领袖姚襄。桓温此行北伐的目标正是——击退姚襄,收复洛阳!

姚襄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桓温此次北伐的进展异常地顺利。东晋军兵驻伊水之南,姚襄军驻伊水之北,两军就此隔河开战。开战之后,桓温也是豁了出去,竟亲自披甲上阵鼓舞士气,这场战斗在桓温身先士卒的指挥之下很快胜利,姚襄败退逃亡三秦地区,次年被杀。

洛阳收复了!

收复洛阳,这已经是东晋开国以来的最高荣誉了!两年前桓温进军关中,离长安城仅有数十里之遥。如今他总算是完成了东晋历代志士的共同愿望之一——收复二京中的一京。

此刻,入驻洛阳,漫步在金墉城内的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眼看着前线一封封捷报传来,桓温轻轻松松拿下了洛阳,并且拜谒并修复的先帝的陵墓,在建康城中的司马昱心里浑然不是滋味——这是最讽刺不过的事情了,大好的北伐成果只会让东晋朝臣们愈发不安,只有前线的战败才是他们的定心丸。

而事已至此,桓温加封南郡公,朝廷给他的封赏一次比一次高,而四海之内,竟然无一人可以与之抗衡。司马昱的心已经死了,他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管住桓温了。

桓温

很显然,桓温的两次北伐胜利,是东晋史上一次最至关紧要的转折点——原先晋明帝布下的门阀平衡格局,历经陶侃、庾亮、庾翼四位人物,到了桓温这里,已经被彻底打破。如今的东晋王庭,已经变成了桓氏一族的主场,这便是东晋门阀的最畸形时刻。

独揽大权的桓温,又能否继续将北伐进行下去,完成复兴晋室的大业呢?

……

(未完待续)

(点个关注不迷路,每天更新魏晋南北朝相关历史讲解~)

(0)

相关推荐

  • 精读系列第十八篇:两晋南北朝之“南北战争”

    谈起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历史,淝水之战和刘裕北伐都是绕不开大事件.这两场战争之后,后来居上建立的鲜卑王朝北魏和南朝的宋.齐.梁进入长期对峙.直到北方叛将侯景被梁武帝收留,反被其造反破坏了南朝梁的繁荣稳定, ...

  • 桓温北伐,错失一位文治堪比孔明,武略比肩卫青的人才

    前文我们已经聊了祖逖的北伐,虽然成绩斐然,但是其背后毫无进取心又陷入内斗之中的东晋,所以苦苦支撑一年,在祖逖病逝之后,豫州重新为贼所夺. 祖逖死后,东晋又被王敦之乱洗礼了一遍,本就是初生的王朝,随着这 ...

  • 东晋门阀下的内斗与北伐

    西晋在八王之乱与各少数民族崛起中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在北方士族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史称东晋.司马睿出身皇室疏宗,既没有掌握兵权,有无突出的才能,皇权始终受制于士族集团,有名无实.东晋王朝是 ...

  • 「四维中国通史」第四十三讲:东晋权臣桓温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大家好,这里是"四维历史学",我是詹乃德,今天要讲述桓温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东晋建立前后,北方的士族纷纷南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移民潮,给南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南 ...

  • 庾氏北伐——东晋门阀结构大变动

    第十五章:庾氏北伐--东晋门阀结构大变动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看懂那个堪称"华夏之殇"的时代!) 329年,苏峻之乱被平定. 此前4年时间,庾亮凭借其妹妹是皇后 ...

  • 桓温北伐(7)公元369年,夏,中原大旱

    时间到了365这一年,就在扬州牧桓温准备向下游发力的时候,西方发生了一件事打乱了桓温的计划. 365年六月,益州刺史周抚去世,其子犍为太守周楚接替其职. 没多久,镇汉中的梁州刺史司马勋南下了. 司马勋 ...

  • 桓温北伐(6)一辈子不出错的步步为营

    望着这个歌舞升平一团和气的国家,慕容恪在死前使出了最大的努力推荐自己的好弟弟慕容垂. 为啥他推荐慕容垂呢? 因为他这兄弟能打,从13岁就是军中杀神,这辈子和他一样没打过败仗. 眼下能"救&q ...

  • 桓温北伐(5)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九千长篇)

    历史上,一个政权在爆发后通常会有一个比较平缓的向下衰亡曲线. 尤其在出现本朝的巅峰大神后,这个政权通常会再延续几十年. 但中国的历史上,却相当神奇的有这么一个政权,本民族的两个最大IP过世后纷纷不到三 ...

  • 桓温北伐(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苻坚继位后,并州的墙头草张平认为苻坚是软柿子,随后投降东晋了. 张平手下参与结盟的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等地,共三百多座坞堡营垒,夷.汉十万多户人家,夹在前秦前燕中间不仅搞独立,还要发兵 ...

  • 桓温北伐(3)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得位不正者的历史,要辩证的看

    姚襄被桓温打跑后北逃到了山西地界来到了平阳,在此收降了当年叛逃自己老旧部,此时前秦的并州刺史尹赤. 姚襄据襄陵,然后又跟此时并州的土老大,此时名义上归附前秦的张平干了一架,不出意外继续被击败,不过打输 ...

  • 桓温北伐(2)我若不为此,卿辈哪得座谈?

    桓温撤军后,前秦太子苻苌等人开始紧紧追击,因为不久前苻雄在白鹿原战胜并打跑了子午谷的司马勋,桓温自武关撤退的道路因此被封死,一路只能走函谷道徐徐东退,等到抵达潼关时,士卒损失了万余.(秦太子苌等随温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