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 高频考点18 气旋和反气旋
(2020·甘肃武威一中测试)2019年最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表示台风“利奇马”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2.台风“利奇马”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8月10日17:00~23:30福州市风向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行进方向正确的是( )
2018年第26号台风“玉兔”曾达到超强台风级,进入南海之后,强度大幅减弱,尚未登陆就消失了。下图为“台风'玉兔’移动路径示意图”(10月29日~11月2日,每天北京时间17点的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台风“玉兔”进入南海之后强度大幅减弱,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冷空气
③洋流 ④水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10月31日傍晚,小明拍摄到壮丽的晚霞,晚霞中的云朵多向西南方向飘移。小明所处的地点最有可能为( )
A.马尼拉
B.东沙群岛
C.三亚
D.深圳
5.下图示意台风“玉兔”中心附近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①气压 ②近地面气温 ③中高层气温 ④风速
B.①气压 ②风速 ③近地面气温 ④中高层气温
C.①风速 ②近地面气温 ③中高层气温 ④气压
D.①气压 ②中高层气温 ③近地面气温 ④风速
雷暴天气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地区对流性天气,它的形成条件必须包括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我国最“招雷”的十大省级行政中心年平均雷暴日数(单位:日)。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某地“招雷”的条件可能是( )
①纬度较低 ②降水较多
③地形复杂 ④距海较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雷暴天气最可能出现在一天中的( )
A.7~9时
B.11~13时
C.15~17时
D.19~21时
8.由材料推测,乌鲁木齐雷暴天气较少的原因是( )
A.对流弱
B.水汽少
C.温差大
D.光照强
(2020·甘肃张掖二中月考)下击暴流是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其一般发生在海拔10 km以内。2018年5月1日,印度有“沙漠之邦”之称的拉贾斯坦邦发生了一次雷暴天气,并产生了下击暴流。下图为“下击暴流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下击暴流产生时( )
A.地面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B.中心以晴朗天气为主
C.会影响飞机飞行
D.可能导致城市内涝
10.此次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下击暴流可能引发( )
A.暴风雪
B.绵绵阴雨
C.沙尘暴
D.伏旱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11~12题。
11.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
A.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
C.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高空
12.若该地位于上海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阴雨连绵
D.晴朗干燥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
(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3)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 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4)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
答案精析
1.C2.C[第1题,登陆我国的台风为北半球的洋面气旋(低压中心),呈逆时针辐合。第2题,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北半球台风的北侧大致吹东北风,东侧大致吹东南风,南侧大致吹西南风,西侧大致吹西北风。根据题干,福州的风向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说明台风中心开始位于福州东边,之后转移到北边,故C正确。]
3.C4.D5.A
6.C7.C8.B[第6题,雷暴是因强对流而形成的,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气流上升,易形成雷暴;距海较近的地区,多水汽,形成的云量大,易产生雷暴。选C。第7题,雷暴是因强对流而形成的,午后气温最高,此时段蒸发最旺盛,对流最强,易形成雷暴天气,故选C。第8题,雷暴天气形成需要强对流和水汽充足等条件。乌鲁木齐距海洋远,水汽少,云量少,故不易形成雷暴天气,选B。]
9.D10.C11.B12.D
13.(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
(2)特点: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
(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温度,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
(4)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
解析(1)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海风型雷暴气团源地是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2)海南岛雷暴天气北多南少,判断其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强,形成雷暴天气多。(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白天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温度,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抬升作用,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所以,五指山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4)夏季,海南岛多雷暴天气,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灾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