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不倒,三藩不乱的真实原因:不是三藩怕鳌拜,而是鳌拜怕三藩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1月22日,缅甸土司将南明永历皇帝本人及其家眷交给了平西王吴三桂,自此,历经三年的朱由榔追击战结束,清王朝消除了统治中原的最大隐患。
吴三桂在抓住朱由榔后,将其绞杀于云南。这个曾经为崇祯皇帝报仇而从山海关攻进中原的军人,最后却亲手扼杀掉了明王朝,这不得不感叹人心之可怕。
当然,与吴三桂一起分享胜利喜悦的是领侍卫内大臣爱星阿,他于1660年率领军队驰援吴三桂。战争结束之后,爱星阿回到京城,而军队则落到了吴三桂手里。
此事发生在康熙皇帝登位的第二个年头,也是小皇帝改元的第一年。如此大的喜事,自然给新皇帝和辅佐新皇帝的大臣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九岁的康熙自然还弄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但是作为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却能够深刻体会到这场胜利给他们带来的荣耀。
首先说,南明政权覆灭,国家一统,这笔政绩可以画在他们的头上;再者,作为篡改了顺治遗诏的辅政大臣,在这个时候能够取得一场大的胜利,那自然证明了他们的绝对正确,这在官场上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机遇。
要给吴三桂和爱星阿加官进爵,要在清廷的太庙中祭祀,告诉努尔哈赤、皇太极甚至福临,他们完成了先帝们未竟的事业。
此诚天地祖宗之鸿庥,薄海内外之大庆也。
这场战争也让吴三桂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顶点,作为清王朝定鼎中原的功勋级人物,他也在政治的前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吴三桂开始经营自己的封地:云贵等地。
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烟瘴之地,土司与朝廷之间若即若离,在康熙刚刚继位的几年,云贵地区经常会发生土司叛乱,吴三桂平息了这其中的大部分,同时利用改土归流的方法,瓦解着地方土司的势力。
不过,久经沙场的吴三桂自然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对于当地的土司叛乱,吴三桂往往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一刻收手,留着这些人用以作为向朝廷提意见的资本。同时,改土归流的施行也让吴三桂获得了该地区官员任免的权力。
经济方面,吴三桂不但有征税的权力,朝廷每年还要拨付近2000万两白银以供应吴三桂的军队。但是,吴三桂并不满足于此,他在垄断盐业及采矿业等暴利行业的同时,还与西藏商人甚至于荷兰人、东南亚商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如此情况下,吴三桂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而随着国家的统一,三藩从清王朝的宝贝沦为了累赘。
但是,不管是顺治皇帝还是康熙初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似乎都对于三藩尤其是吴三桂持非常大的宽容态度。
尽管对于三藩的用度、政治以及经济问题,朝中有不少人上奏反对,但是四位辅臣却熟视无睹,依然任由三位藩王我行我素。
户部曾明文上奏皇帝:
合计天下正赋止八百七十五万余两,而云南一省需银九百余万,竭天下之正赋不足供一省之用。
尽管已经明文至此,朝中对于吴三桂还是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数月后,四川道御史杨素蕴公开弹劾吴三桂:
奉差部曹亦在其内,臣不胜骇异!夫用人,国家之大权,惟朝廷得主之。
杨素蕴公开呼吁朝廷收回吴三桂任免官员的权力,但是在四位辅政大臣的操作之下,吴三桂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反而是杨素蕴被罢官免职。这似乎是在对吴三桂进行安抚。
需要强调一点,吴三桂要比尚可喜、耿继茂的地位高得多,后者与地方督抚平起平坐,而前者则远高于地方督抚。
尽管四位辅臣极力地维护三藩的地位与权力,但还是在1665年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鳌拜下令遣散了吴三桂麾下的近万人士兵,也算是对朝中舆论的回应。
但一直到鳌拜的政治生涯结束,四位辅臣都不愿意正面与吴三桂发生冲突。
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
首先说,吴三桂作为满清定鼎中原最大的功臣之一,此时对其动手难免有鸟尽弓藏之嫌,如此一来会激起其他的矛盾。
第二,投鼠忌器。吴三桂手里毕竟有一支常备军队,如果真的与吴三桂发生冲突,清王朝没有绝对的胜算,清军入关此时已经二十余年了,战斗力是否还如入关时一般,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从日后三藩之乱的进程来看,清军的战斗力的确是下降得厉害。
最后,吴三桂与四辅臣一样,都是大清的功臣,出于对此的敬畏,他们也不会轻易地对其动手,兔死狐悲,人之常情。
一些网友特别有意思,会问一些有趣的问题,鳌拜和吴三桂两个人到底谁厉害,这两个人的确没有交锋记录,但是如果单打独斗,吴三桂绝对不是鳌拜的对手,但是行军布阵,鳌拜与吴三桂,恐怕是在伯仲之间。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也是四辅臣一位迁就吴三桂的根本原因。
不过,事情在康熙亲政后的第一年便发生了转折,康熙皇帝下令增加军队中外佐领的数量。敏感的吴三桂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因此,吴三桂开始试探朝廷,向皇帝请求致仕,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小皇帝居然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
这也让吴三桂看清楚了康熙皇帝的底牌,于是要求手下人上书康熙反对吴三桂致仕,尽管康熙皇帝表示如果西南地区出现了问题,平西王可以自己处理,但一直到吴三桂反清,康熙也没有让他官复原职。
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不断地拨动吴三桂敏感的神经。1668年,原云南巡抚致仕,吴三桂按照往常的惯例,自己提名云南巡抚的候选人,之后报备吏部,这在之前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这次到了康熙这里,康熙却明确表示:
这话一出,吴三桂反清的想法也就被激起了。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1673年康熙皇帝决定派兵平叛三藩之后,四辅臣曾经对于三藩的纵容态度,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但是,可能皇帝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八年,甚至差点逼得康熙迁都回东北了。
这一切,都在于康熙低估了吴三桂的实力。实际上,对于吴三桂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无非就是出于对吴三桂和清廷之间实力对比的判断。年轻的小皇帝错误地估计了满洲八旗的实力,从而在战争伊始,几乎丢掉了半壁江山,不得已启用汉兵。
也是因为吴三桂的优柔寡断,总想着和清廷划江而治,使其错过了消灭清廷的最佳时机。此消彼长之间,吴三桂被清廷消灭。
这场战争,也让康熙皇帝长了教训,自此之后,皇帝的指令也不像年轻时候那么鲁莽了。说穿了,当时的皇帝还是太年轻,他认为鳌拜和吴三桂属于一个类型,既然可以轻松地用皇帝的威严摆平鳌拜,也一样能制服吴三桂。
但是,有句话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呀。皇帝的威严是与和皇帝的距离成反比的,一味地恫吓且不知道安抚,吴三桂势必会反的。
不过,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加速了康熙对于国家的整合,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