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雪闲聊
原创|小雪闲聊
文/欢爸
时间/2019-11-22 00:08
【引言】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小雪”节气,通常来说,小雪在每年的11月21-23日。小雪后,各地气温会下降,北方气温将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夜冻昼化;南方地区也正式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初冬景象显现。~
【正文】原创|小雪闲聊
前年小雪,同学群里闲聊偶得的小诗,记不得冲哥改了哪句,反正算他一个,又不给稿费,图是灵璧的秀明兄当天拍的,聊的开心,非逼着凑一首。
抛砖引玉总是要的,被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一改,还说得过去,足见他们就是懒,其实个个水平都远比我这整天瞎嘚嘚的人要高很多。
11月7日,哈尔滨初雪,20日,北京初雪。
冬从北降(临),春始南抬(升),一年四季,春盼夏、夏盼秋、秋盼冬、冬盼春,然后重新再下一个轮回。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也轮回。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作物也轮回。
春雨、夏露、秋水、冬雪,水也轮回。
春困、夏盹、秋乏、冬眠,人却好像一直都在犯着迷糊,难得糊涂,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如此解读。
有道是:
春有百花冬有雪,
夏有凉风秋有月。
若无闲事心头挂,
便是人间好时节。
古谚说小雪之后,虹藏不见、闭塞成冬。
冬天开始,空气变得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少了,没有了水气的折射,自然难以见到彩虹了。
所谓闭塞成冬,说的是天地间万物失去生机,说明冬天到了。
“小雪”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前日降温,今日回暖,下周又要降温。古人之言,不虚矣。
通常说到节令必须提到吃啥、喝啥,补这、补那,小雪好像没有指定一种专门的食物必须吃,而是列了一堆:腊肉、晒鱼干、山药、乌鸡、菠菜、黑米、黑芝麻,反正就是吃,有啥吃啥呗,讲那么多道理做啥,呵呵,感觉就是猫冬吃吃吃的节奏了。
吃到肚大腰圆,便品茶、听曲,吟诗、作对,可书法、可绘画,总之,物质满足之后,便是精神需求,普通人活着,好像也就这么点儿事儿。
昨日,碰到宗老师聊起“公民同招”,我预测“公民同招”三四年之后,现在所谓的民办将改为公办,否则生源分片、电脑派位,民办凭啥收费,还是高收费呢?多少民办学校本来就有官办的背景,如果不能收费,入不敷出,自然要变个路数求生。
真正的民办是包玉刚、宋庆龄学校那样,完全高收费,不靠政府投入生存的学校。
又聊及国内的教育体系,课程不实用,毫无乐趣可言,从幼儿园开始鸡血,熬到大学毕业,学了一堆日后基本无用的知识,至22~25岁,踏入社会从零开始,等到摸爬滚打、跟头流星地,搞清楚、整明白,想通、悟透,人也要40岁了,精力、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别说创造力,能自食其力就不错了。
反而学习一般般,工作较早的人,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大浪淘沙之后,会脱颖而出一批,踏实、肯干,能吃苦、有担当,比那些死读书的人,只会做得更好的精英力量。
环顾东西方教育,东亚、美英,皆不可取,或许德国的教育体制,有更多可以借鉴之处。
初中之后,先进中专、技校、职校,挑喜欢的专业,学个一技之长,然后工作,实践之中觉得知识不足,再进职业学院或者大学深造,带着目的去学,效率高、针对性强,也不用学太多用不上的理论知识。
记得自己刚刚工作的时候,经常去老妈工作的资料室翻书,从技校到研究生的书都有,技校、中专的教材最实用,白天遇到问题,晚上翻书,第二天就可以学以致用了,老师傅感觉很惊讶,反倒不再保守,言传身教、倾囊相授,自然受益匪浅,也就是那段时间进步最快,等到自己成了老师傅,就开始吃老本了,这都是后话了。
这一辈子最最幸运的,就是有个在资料室工作的老妈,让我可以坐拥书城、知书达理,阅尽古今天下好文章。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韩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的多、用的少,并不值得炫耀;学的少、悟的多,并且学以致用,才不浪费生命。
至于说什么创造力,那并不要求人人做到,更何况发明、创造来源于实践,干得多,才会有灵感、灵气、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呵呵,不能再说了,说多了,都是创造力、竞争力,那都是秘密。
以上谬论只对芸芸学渣而言,不包含极少数学霸,他们必是要读书读到皓首穷经、生死相许方才罢休,唯有如此,才能救人类出地球,宣道义于宇宙,不负使命。
聊饿了,来碗才女同学下的面,可惜只能看、不能吃,借其旧图而已,越看越饿,睡。
原创丨今日小雪
(阿蔡/2017.11.22/小雪)
牛肉红烧烂,
辣油浇长面。
原汤最滋补,
可御小雪寒。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交流。
【注】小城东篱山庄冬景,借图沈庄主。
原创丨嘉定嗨翻天(淮北人在上海/嘉定/2017.12.31)
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好习惯,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