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为什么是“如果”,而不是“如花”?
虚词不虚之1:如果
很多年前,接某报社约稿,写过一篇小文字《美人如花》。大致说,花有多种,美有不同,人亦如此。记得,开篇先是自嘲了这说法的俗气,和蹩脚——其实,我早知道,所有比喻都是蹩脚的。所以,后来的文字里,就少用比喻了。
但是说到美人,通常情况下,第一反应,似乎仍难脱“如花”的俗套。
好在,我现要说的,不是“如花”,而是——“如果”。
我知道,这是“虚词”,表假设。标配格式为:“如果……那么……”逻辑关系是:先假定某种情况,然后推算或推演出某种结果。
“如果天气再暖点,花就会开。”“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如果人人都热爱和平,这世界将没有战争。”这些表达,看似理性,往往,兼有抒情——它所表达的,其实是某种假想,假设、假定,是一种趋于美好、或免于更糟的期望,或者说“可能”;用时尚话说,或许可以叫作“虚拟的现实”。
“假”好,“虚”也罢,这种“可能”,无论美好与否,其实更多趋向于所想象和期望的是一种“不可能”。天再暖点,说明天还不够暖;如果我爱你,说明还没有爱上;人人都爱和平,显然不太可能——类似情况,还多,用上“标配格式”:如果我是校长,那么我要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如果孩子能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那么孩子就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可能吗?几乎不可能。
在这层意思上,我看到最有趣的一句话是:“如果你爱我,那么我就不用在这句话前打上如果了。”而一旦用上“如果”,甚至往往意味着:趋于美好的,已经不太美好,免于更糟的,已经变得够糟。
有时,它也会表达一种“假设的历史”,与之相关的,大多是“过去时态”:如果我昨晚早点睡,今天早上就不会迟到;如果我不那么贪吃贪睡,现在也不会如此肥胖;如果当年好好学习,我现在也不会这样;如果你听了我的意见,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这样的表达,大多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懊恼、后悔,就像《大话西游》里的“曾经有一份爱摆在我的面前,我却不知道珍惜”。曾经,就是以前有过,但是现在没有了,无论爱情,还是青春,无论容颜,还是健康。曾经拥有,但又失去,人到此境,懊恼之际,很容易“悔不当初”,也很容易假设历史。
但是,此时此际,你所假设的,只是梦想和奢望,你所面对的,却是现实与结果。
过去已去,属于历史,时光难以逆流,历史无法假设;现在已来,成为既定的事实,如铁一般,不能改变,也难以更易。诚如某智者所谓:生活中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结果”只能接受,“后果”只能承受,若是“苦果”,恐怕就只能忍受。所谓的“自酿苦酒自己喝”。
所以,虚拟现实也好,假设历史也罢,“如果”所强调的,尽管是某种“可能”,但事实上都是不大可能,甚至已经没有可能。
我觉得奇怪和疑惑的是:为什么表达此意时,人们用的是“如果”,而不是“如花”?
这问题你觉得“无厘头”吗?不!
花,除了美丽、美好、鲜艳,还意味着开始、希望和可能;果,既代表收成或收获,也意味着结末,甚至结束。或者说,花有丰富的可能,果只有单调的结局。面对一朵花,像面对刚开始的棋局,你可以遐想,规划,展望;但面对一粒果,就像面对已成定局的棋盘,你就只能接受、承受或忍受。
“如花”,无论明艳还是暗淡,都有希望;“如果”,无论干皴还是丰润,都是结局——倘若这结局并非自己想要的,或者曾经有过另外的可能却又已经错失,在接受、承受、忍受之余,你就可以悻悻然地用上这个“如果”了。
用“如果”造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如果命运掐住了你的咽喉,你就挠挠他的胳肢窝。”命运掐喉咙的时候,肯定有,问题只在于,你能不能或敢不敢,伸手去挠他的胳肢窝?
除开那种叫无花果的植物,和极少数先果后花的植物,世间事,大多是先有花,后有果。俗话说“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换言之,想有什么样的果,得先开什么样的花。照直说:改变结局,只能在出现结果以前,甚至在开花之前,在播种之时,甚至在播种之前。
刀哥微信:jhyd007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