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军队很容易战胜匈奴,而汉军则不行,为什么?
秦朝对匈奴的战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前,二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放在边关上的兵力并不多,但是指挥作战的将领李牧很厉害。李牧因为兵力不多,所以经常采用声东击西的游击作战方式,跟匈奴人拼机动。
说老实话,匈奴军要是跟汉军硬打,不一定能够打得赢汉军。匈奴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非常强,他们是马上民族,忽东忽西,飘忽不定。而李牧搞的恰恰就是,你要捉迷藏,我就和你比捉迷藏,看谁把谁先捉住。李牧也因此打出了名气,让匈奴人闻风丧胆。
(秦朝抗击匈奴)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实施乾坤大挪移,把六国贵族东迁西徙,使六国贵族聚集不起反抗的力量。同时,秦始皇实施武器禁令,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缴起来销毁,这样国内基本上就安定下来了。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秦始皇唯一担心的就是边关的匈奴。于是他把全国兵力的60%放在北部边关,国内只放了40%的兵力。而且还征用全国劳动力,修筑万里长城,搞大规模的防御工程。而且当时的将领蒙恬也非常厉害。可以说,这时候的秦朝,对匈奴人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匈奴根本不敢来袭扰。
但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那时候蒙恬已死,王离带着边关的30万大军回撤,帮助章邯夹击农民起义军及天下造反的诸侯,这样边关就彻底松动,匈奴人死而复生。
刘邦统一天下以后,封韩信为韩王。这个韩信跟刘邦最有名的大将韩信不是同一个人,史称韩王信。韩王信的封地主要在北边,靠近匈奴一带。当时匈奴已经开始大举南下袭击中原。韩王信屡次被困,但是他为了保存实力,就与匈奴暗通款曲。甚至与匈奴联合起来,想举兵造反。
当时刘邦想派军抗击匈奴。但是他根本找不到派遣之人。因为这时候,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蠢蠢欲动,有造反的迹象。如果刘邦派遣这些将领去抗击匈奴,一者这些将领与韩王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如果他们也学着韩王信那样,联合匈奴反攻中央,那刘邦就危险了。
(汉高祖)
刘邦一生唯一写过一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勇士兮守四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就是刘邦找不到人守边关的深切焦虑。
刘邦找不到人抗击匈奴,他只能自己亲自领兵前往抗击。刘邦一开始打得还比较顺,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后来就中了匈奴人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围困在白登山。
刘邦之所以被围困,是他其实带兵的能力比较一般。当年韩信就说过,刘邦最多能带10万兵,他自己多多益善。再加上刘邦本人心急,想三下五除二解决匈奴的问题。所以就着了匈奴的道。
后来,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贿赂冒顿单于的爱妃,才得以脱离围困。
而这次事件以后,刘邦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对待匈奴,一味地强打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又打又拍。打就是集中兵力猛打一阵,但是只要打痛就对了,不要试图消灭它,你也消灭不了。然后再采用和亲的方式,通过血亲政治,拉近和匈奴的关系。或者通过血亲政治,对匈奴内部进行分化,让他们内耗。
应该说,刘邦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也是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最好策略。因为你不可能像秦朝那样,集中大部分兵力,集中全国国力来对付匈奴。你要是这样做,就会造成国内空虚,走上秦朝那样灭亡的道路。
很多人并没有看明白刘邦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看到汉朝屡次和匈奴和亲,就觉得这是汉朝“以女人换和平”,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昭君出塞)
就比如王昭君的形象,我们把王昭君列为古代四大美女,用《平沙落雁》这样的音乐,来表现王昭君的凄苦。其实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上,我们夸大了王昭君的凄苦。说老实话,王昭君在匈奴过的日子,远远高于他在汉宫中被冷落到死。
从这个角度来说,汉朝对匈奴的政策,远远高明于秦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