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廷普专栏:有因有缘,邓州市十林镇操场村因缘寺
因缘寺,位于邓州市十林镇操场村,坐北朝南,西边紧临249省道,交通便利;北边的灵山、仙住山环拱护卫;东边的湍河水自北向南蜿蜒润泽;南边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渠更似玉带环绕。此地可谓位置优越,山绕水抱。
公元2016年10月16日,这一天,连续几日的连阴雨戛然而止;这一天,蓝天白云,平添了久违的通透和澄明;这一天,正是“因缘寺佛像开光典礼”的良辰吉日!
在通往因缘寺公路上,红底黄字“因缘寺佛像开光典礼”的横幅特别的鲜艳、祥和。
因缘寺的寺规碑,油漆已褪,只留下清晰的寺规寺约昭告着众人。素淡的寺规碑毫不起眼地立在因缘寺的门前西南角,简单、质朴、本色。
因缘寺原名古河寺,又名观音寺,始建于唐末宋初,依河而建,风景秀美,明代前称为观音寺,拆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嘉靖年间《邓州志》记载,观音寺在邓州西北枯河,后经历代修建,占地上百亩,有僧众百余人,是当时南阳一重要的佛教文化圣地。)。
因缘寺沿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在天王殿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鼓楼,在观音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神佛殿、斋堂、讲经堂。
二零一六年农历九月十六日上午,因缘寺佛像开光仪式正在天王殿举行。天王殿门前殿内已聚集了不少或坐或立的信众。
因缘寺殿前开光庆典的鞭炮、焰火已准备就绪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因缘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佛,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因此得名。
弥勒佛也称笑佛,他的形象不像其他菩萨那样庄严肃穆,自有一种亲和力,人们打心眼里喜欢。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人能诵的对联,实在需要不一般的胸怀、肚量、智慧。凡事付之一笑,于已无所不容,这不正是中国人心目中慈善乐观和圆融宽容精神的体现吗?
在三位师傅的带领下,居士、信众济济一堂,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佛像开光仪式活动。
开光仪式中,只见行使主法的师傅在佛像前念诵经文、背诵偈言,随后又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环照一周(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眼睛代表了智慧,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
众信徒随师傅念念有词。他们的表情或严肃,或淡定,或庄重,或疑惑,或紧张,或恭敬······
“开光”一词,诸位并不陌生,不过现在大多已经趋于形式与迷信,开光的意义也许完全丧失掉了。
我想我们供奉佛像,目的在于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倒应是神佛的形像在为我们开光、警示。
伴随着鞭炮的鸣响,七彩的焰火腾空而起,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带舞在空中,飘落在大殿的前前后后,在那震耳的鸣笛声中,在那若隐若现的烟雾之中,在人们庄严隆重的虔诚礼拜中,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已被一股巨大的气场所笼罩!
因缘寺内东边的钟楼,钟楼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地狱救苦,度化众生。
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为七堂之一。古时与经楼相对,现在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
提到“钟”字,很容易想到“警钟长鸣”,实际寺院早晚叩钟,恐怕也就是祈愿苦恼多多的众生听闻钟声之后,能够多反省、早觉悟、长智慧,方可烦恼轻。
钟主要是在早上振作人们精神用的,其势为雷,为觉醒,为生长,为壮大。
所谓的晨钟暮鼓,对寺院而言讲的其实不是早晚的声音,而是指钟楼、鼓楼分居东西的方位。
因缘寺内西边的鼓楼
敲鼓在古代并不是在寺院里面才有,它还是城市的一种报时的方法。
汉魏时期是晨鼓暮钟,早上击鼓,大家要振作起来,起床工作; 晚上敲钟,城门关闭,全城休息。 但是,到了唐代,却是晨钟暮鼓,钟响了城门开启,大家开始一天的活动,鼓响后各回各家,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也许因“晨钟暮鼓”这一词语的影响,人们以为寺院里面也应该是早上敲钟,晚上击鼓。其实不是这样的,寺院是不分早晚,它都要敲钟也都要击鼓,要不“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也就无法解释了,不同的就是早晨是先钟后 鼓,晚上是先鼓后钟,在钟鼓相和之中,僧众课诵、布施、行善、休息。
矗立在因缘寺院内的观世音菩萨,正应了观世音菩萨没有固定的道场的说法,可以说 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就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
观世音菩萨,慈眉善目,仁爱柔和,手执净瓶与杨枝,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据说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称观世音。
不知诸位善男信女恭敬地燃香叩拜时,可否明了信仰观音应真心恳切,不要有任何功利交换心理,不要磨难当头才“临时抱佛脚”。只有平时奉行菩萨言教,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资粮。
有人打过一个很好的比方,就像人在病时信任医生诊治,一旦病好就完全忘却医生的嘱咐,这样自然不会有长久的健康。不但生病时需要疗养,无病时更需按规律养生调理以促进健康。信仰观世音菩萨,自然应在平时忠实奉行,这样才能常得杨枝甘露的灌洒,常得没有热恼的清凉。
因缘寺内的讲经堂,红色的殿顶,红色的梁柱,黄色的外墙,白色的内墙粉饰,金色的佛团垫,色彩艳丽而不失柔和,气氛庄重而不失温暖。
因缘寺内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大势至菩萨组成(此处的左和右是指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的讲经堂,阿弥陀佛左手持金莲花,平胸而立,右手下垂,作接引众生状;观音菩萨顶戴一尊佛(即是阿弥陀佛),一手执甘露瓶,一手执杨柳枝,洒遍大千世界,皆表示大悲;大势至菩萨顶戴光明宝瓶,手持莲花,招致众生,皆表示大智。
实际上,只要有一颗慈悲众生的心, 遍地都是佛堂 ,无所谓庄严的场地。人们怀着对神佛的敬畏和崇拜来这里礼佛、敬佛、拜佛,更期盼着自己拥有美好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洁白的护栏、圣洁的莲花、金字偈文,素雅而庄重。据说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不知人们在此能否得到顿悟?
若一切事理真的通达了、参透了,凡事都能看得开,将不会贪婪、焦虑、嗔怒、痴妄,自然会远离苦境,变得轻松愉快,难道不是吗?
因缘寺观音殿前横跨水池的拱桥,桥面护栏同水池护栏一样皆饰以佛教圣花莲花图案。莲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莲具众德,出污泥而不染。
人要真的出污泥而不染实在不易,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需要开发佛性,消除魔性,方可解脱烦恼。这听起来很玄,其实只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而已,你说呢?
因缘寺内观音殿。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在民间信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说“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有感必应,能够息灾、增益、敬爱、降伏。不过,不要忘了,恐怕只有一切顺道,自己顿悟、自己佛性的开发、自己内在智慧的提升,才能所求如愿。
观音殿门,“因缘果报”“三山五岳仗仰九州大地,万众六合参禅日月星天”,黑底金字对联一目了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缘果报表现的一种方式。
因缘寺内大雄宝殿前高大庄严的上香炉,尚需登七级台阶才能将高香插在香炉里。人们燃了香,做了揖,磕了头,望着袅袅飘散的香烟,怀着渴盼和希望欣然而去。
不过,这种普通人寄希望于向神佛敬柱香、磕俩头,祈求天地神佛来赐福的念想,恐怕是弄错了礼拜神佛的意义。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一般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大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
因缘寺大雄宝殿里,端坐在纯洁高雅莲花宝座上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
因缘寺大雄宝殿里不是供奉一尊佛像,而是三尊,这代表了佛的三种“化身”(中间的一尊是是法身佛,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右旁一尊是应身佛)。
因缘寺大雄宝殿的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这十八罗汉都是佛陀的弟子,他们受佛的嘱托,永远留在人间,分散在各地去传播佛法。他们各有自己的“绝学”,造型也各异。
在大雄宝殿正中佛坛的背后,还立有海岛观音像。'海岛观音'这组彩塑像据说有大小127尊神佛,高达13米,以山峦起伏,海涛汹涌为背景。
海岛观音,俗称'望海观音',传说她以海里的大龟或鳖为坐骑。群像中心人物就是赤着双脚、立在鳌头上的观音,她手持杨枝净水瓶,内装神奇的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现出'普渡众生'的风范。其左边侍立着双手捧有宝珠的龙女,右边有向观音合十参拜的善财童子。
山峦起伏,海涛汹涌的背景,不知是否象征着世事的艰难、险阻、坎坷、苦难?不过,海岛观音正好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佛教寺院一般都喜欢把海岛观音菩萨供奉到一个显著的位置,以方便信众叩拜祈祷。
因缘寺的斋堂(也叫五观堂,“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因缘寺佛像开光典礼当天,人们在因缘寺斋堂免费吃斋饭。
一般人每日劳苦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而对僧众而言,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
在寺院里随缘吃素斋,吃饭时有专人加饭,不能随便离座去加饭。夹菜要用桌上的公筷,注意不要撒下米粒饭菜。用餐时,切忌高声说话,更不可嬉笑吵闹。
吃完饭后要依次离位,自己清洗自己的餐具。
一般情况下,在寺院里用斋,是不收饭钱的,入斋者应自觉在佛堂功德箱内投入一些香火钱,以示乐施的诚意。寺院里的饭菜都是十方供养,一般人是没有资格享受十方供养的。
因缘寺,因缘寺,佛说有因有果,是对众生说的,是警策众生的,目的是引导众生为善去恶。
附录资料——
“本师”与“和尚”
佛教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语,意为“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教师。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
作者笑熬浆糊在十林镇操场村因缘寺采风
作者:笑熬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