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
一、颜真卿所处时代的书法流变
唐代的行书和草书,均看齐二王的风骨,以二王为正格,欧阳询、虞世南都勤于临摹和学习,《圣教序》敛入规矩。
到了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学王右军行法,摆脱旧习,《李思训碑》以行作楷,趋于平实。
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崇尚隶书,一改行草笔势,张旭更是将草书的用笔由清健演变为圆劲。
颜真卿真草兼通,用笔从母亲启蒙时的清健,到《颜勤礼碑》时期的圆劲,行草书,则以《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为杰作。
颜真卿书法的主要特征是雄健而外拓,创造出盛唐浑厚丰腴的书法新风,后人将颜真卿的书法、杜甫的诗句和韩愈的文章,并称为“唐代文化三绝”。
颜真卿幼时受家学影响,非常注重文字的规范,受褚遂良时风影响,可以说褚遂良是他的老师。之后,颜真卿又师从张旭,尽得其楷书笔法,有意思的是,同时期的怀素,吸收了张旭的草书笔法,也自成一家,宋人董逌认为:“鲁公受法得尽于楷,怀素受法得尽于草”。颜真卿存世的楷书作品,风格也是变化很大的。
颜真卿书法中有篆籀气,楷书结体中常常参有篆书结体,而且不使巧劲,不求妍媚,也不趋于简便,独守拙气。颜真卿一生仕途起伏,被贬谪近十年后又升迁,最后以忠骨报国,为人尽忠职守,正气凛然,天性如此,他的书法也自然刚劲独立,因为整体结字非常端庄,初见颜体的人有些难以入帖,然而越看越是可爱敦厚,后世也广为取法流传。
二、《祭侄文稿》
公元758年,颜真卿49岁,书写的原因,是正当英年的侄子,惨遭杀戮,而且身首异处,归葬时,仅有头颅,没了身躯。
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最终“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季明是颜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
颜真卿看到侄子的头颅时,悲愤交加,写字用笔顿挫纵横,情绪注入笔端,收放顿挫激昂,能感受到行笔速度极快,下笔也是狠重猛烈,为书法史留下“天下第二行书”的千古绝唱。
从整篇的气息,可以看出纵笔浩放,遒劲又不失流丽,篆籀笔意,或者像镌刻,笔意自然,书写速度极快,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通过文字的书写,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没有过多注意到章法和布局,所以笔画非常天然,没有半点刻意。
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祭侄文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文稿墨色浓重而枯涩,书写工具可能是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蘸取浓墨,使用麻纸,所有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一致,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从情感表达来看,颜真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
字与字之间,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行与行之间,如同过桥之担翁,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
最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到了第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所以《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人们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最高。
三、《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书于广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距离《祭侄文稿》已过去6年,颜真卿55岁了。
颜真卿与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书信手稿。相传有七页纸,大约64行。信中直指谪郭英乂在两次隆重的集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以致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
鱼朝恩在当时大权在握、骄横跋扈,是让朝野为之侧目的人物,颜真卿痛斥责他嚣张气焰,奋笔直书,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全文内容大义凛然,维护朝廷纲纪,铿锵有力,忠义之气贯穿字里行间。
书法随意自如,然而又裹挟风雨于空中,横斜曲直相联飞动,米芾曾说《争座位帖》是颜鲁公第一行书,后世也有评论,说此篇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为颜真卿行书第一书。
苏轼曾于北宋长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全篇书意不在字句,完全跳脱出法度之约束,肃然之气出于绳墨之外,有着魏晋以来风流气骨,被推为神品。
总之,两篇行书作品,都得笔神妙,是颜鲁公直抒胸臆之神品,从其中能获得不同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