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医案分享」血痹石散法治骨痂不长
导语:里位太阴阳明夹杂,可以引起津液敷布不利,不能到表上去温煦固摄、濡养润降,那我们要如何平衡里位的水火关系,然后把津液调动到表上发挥作用呢?且看医案。首诊医案患者:郭某某 男 20岁日期:2021年5月17日主诉:右手第五掌骨骨折,术后40天骨折处未愈合,有缝隙。刻下:不怕风冷,怕热,汗出多,全身汗出,食汗,无盗汗,偶有腰痛。刷牙出血,鼻腔干燥,口干不苦,饮少,喜饮冷。腹怕风,偶有腹胀,肠鸣,大便日1行,不成形,小便无频急,无灼热,无夜尿,阴囊潮湿。眠可,偶有梦查体:下睑红鲜,舌淡紫红嫩苔白腻中浅裂痕,腹硬满,手潮凉,下肢可病机与处方基础病机表束 表寒 中风 伤营太阴伤血 里寒 水饮阳明里热 里结 外热 外燥复合病机:伤营+里寒+火证处方①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十分(烧) 蒴藋细叶十分(烧) 桑根白皮十分(烧) 甘草十八分 黄芩二分 蜀椒三分(去目汗) 厚朴二分(炙去皮) 干姜二分(炮) 芍药二分②千金石膏散牡蛎(一两半) 石膏(一两六铢)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四。药后反馈分析时间患者以骨痂不长为主诉,因为营血不能濡养四肢末端,导致骨痂不长,那么引起营血敷布不利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综合分析,患者表位营血不能濡养,里位太阴阳明夹杂,太阴层面是里寒虚,出现腹冷便溏的症状,阳明层面有实火实热,出现食汗,汗多怕热,口干喜冷饮等症状。综上,患者表位营血不能濡养是里位的水火夹杂导致的,虽然主诉在表,但是第一步需要治里为主。患者水火夹杂,以火证为主,需要在处理火证的同时兼顾太阴的里寒,在选择方阵的时候可以排除阳旦类方,比如说桂枝、黄芪、麻黄。在阴旦类方的代表方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是以黄芩汤、小半夏汤,生姜甘草汤为方干,治疗阳明火证兼顾太阴里虚淡饮,患者太阴层面以寒为主,故用“升级版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散中有甘寒法、苦寒法的药物对治阳明的火证,加入甘草干姜汤方干治疗太阴里寒的层面,平衡患者里位太阴里寒与阳明实火实热。在平衡患者里位的水火关系后,需要将患者有用的津液调动到表上去濡养四肢末端,立足于阳明层面用辛寒法,处方千金石膏散。患者服药未尽剂,骨痂生长,断裂处已愈合。今日所获王不留行散是“升级版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区别在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是生姜甘草汤方干,而王不留行散是甘草干姜汤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