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原理之:穴位之妙(附语音)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附语音)-之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
今天主要讲艾灸的原理。
什么叫原理?就是如何通过艾灸的方法而达到它的临床治疗效果、保健效果、养生效果、美容效果、还有健康长寿的效果,这些效果是怎么达到的,里面有什么原理?下面我跟大家一起分析。
《黄帝内经·灵枢·禁针》篇里面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蓄血、血塞,故灸之。”《灵枢·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针灸大成》《千金》灸法讲“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明朝《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这些话联系起来理解,说明在不同的穴位上进行艾灸,不但能治疗疾病,而且能补中益气、通血脉、散风寒、除湿气,达到预防疾病和保健强身的功效,弥补药物与针灸与针刺的不足。
从概要上来讲,灸法其实就是利用艾燃烧所产生的温和的热力来刺激体表的穴位,这些穴位受到刺激之后,通过经络的传导,影响身体内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功能,从而调整机体的阴阳二气,调整身体的气血,调整身体的精气神,影响身体的五脏,调理身体的五脏,让它安和,让身体的阴阳气血运行顺畅,达到治病、保健、长寿、美容的效果。
现代科学和临床实践也证明,艾灸的作用,它的机制机理,实际是艾灸可以调整身体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就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免疫力增强了,就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种认识和中医学的认识是一致的。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正好可以扶助身体的正气,调整脏腑的功能,恢复人体气血的运行。这样人体的正气就充足,正气充足,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之后,身体的免疫力就会提升,免疫力提升之后,身体的自我康复能力就恢复,现在医学把身体自我调整的能力叫自愈能力,这种能力一恢复之后,很多疾病就能消除,身体的正气,精气神,抵抗力,免疫力也会增强,身体就会由弱变强,身体强了之后自然而然寿命就增长,就会长寿。(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同时气血运行的充沛了之后,新陈代谢加速了之后,就会消除身体的脂肪,中医把它叫做湿气等等的都会排出来,消耗掉排出来之后,身体就恢复了,这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身体所谓的肥肉,实际就是这些脂肪、赘肉就会减少,那么身体就会美容,气血充足了之后,气血运行通畅了之后,皮肤也会变好,斑、痘都会消失,所以说就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这就是刚才从中西医的角度来分析艾灸的功效,
通过艾灸一定的穴位,让身体产生一种温和灼热的感觉,利用热力的作用,透入身体的肌肤而进入经络,进而进入脏腑,促使血液循环畅通,很多疾病其实是因为气血不通而导致,气血通畅了之后,这些疾病就会消失,因此就会达到治病和保健的功效。
我们前几课也讲过,艾叶的性是温的,有温经散寒、扶阳气、固本、健脾、益胃、补肾养肝、活血化瘀、散瘀行气的作用。而且艾草的气味是芳香的,同时打开毛窍,然后透过肌肤的作用,又因为艾能温通十二经脉,又加之点燃艾绒、艾叶,艾灸的艾棒,或者艾条、艾柱,点燃艾之后来熏,其作用尤其有效,所以通过艾灸就能达到治病、预防、还有保健的目的。
刚才是概要的讲,首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局部的穴位的刺激,艾灸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部位,通过艾火刺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部位很讲究,这些部位都是虚的,就是我们传统中医所说的穴道,也叫穴位,为什么叫穴,想想为什么不起其它名字,穴其实就是洞的意思,洞是什么意思?(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其实就是通过一个点,和身体的内在相连,我们都知道大自然当中有洞,我们看《五岳真形图》《山海经》等等古籍经典里边就会讲到,地表有一些洞,通过这些洞可以打到地底下去,跟地底下的水脉、山脉相连,古代的这些书上就这么记载,他认为大自然也是活的,这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地球,在地底下也有它自己的脉络脉络,脉络在地表上的表现就是一个个穴,这个穴其实就是洞的意思。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风水学的老师,他就说要是选一个地址,选址的时候不叫选址,叫点穴,就是在地球上的表面点穴,要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生物的话,地球的皮肤上,就是地表上也有很多穴位,用现在科学来讲就是非常有能量的、能量场比较强的位置,就是所谓的地球上表面的穴位。
这些穴位选出来,选址选出来,在堪舆学这方面的专业上就叫做点穴。
我们人身体表面上的皮肤,没有任何的坑和洞,但却与底下的脉络相连,而这些脉络与身体体表相连,相沟通的部位,或者这些点,或者这一小片的面积都叫做穴。
我们要是学中医学,之后会讲到一些穴位,很多人问穴位是多大的一个点?是不是就像我们拿着圆珠笔在身体上点一个点。教科书给大家教的都是一个点,实际在临床上取穴的时候,不是一个点,它是一个在身体上有一定范围的区域,比如我们知道的足三里穴,它不是一个小点,不是像针尖儿那么小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局部,这些局部的穴位,只要找到针感都叫足三里穴。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楚,这些穴位不是一个很细小的小点,它其实是一片区域,这片区域有的时候会往上移一下,有的时候会把下移一下,但是,它移动范围不会太大,不会超过半寸,大概就是在半寸之间,也就是一两厘米,要是小的穴位,可能在半厘米左右,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离穴不离经”,什么意思?就是你取穴的时候,你可以往上一点,或者往下一点,但是,千万不要离开这条经脉,比如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上的一个穴位,就是足三里穴,你取穴的时候不要离开足阳明胃经,你往上挪一点,往下挪一点,挪1毫米、2毫米,这个关系不大,都能取到,你只要手下的针感能找到,或者艾灸的灸感能找到通透的、酸麻胀重的感觉,针灸针刺叫酸麻胀重,这是它的针感。
艾灸的灸感是感觉到一股热流,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经络里面去,渗透到皮下,通过经络来传导,这就是灸感,只要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找的这些穴位是对的。
所以通过艾灸在局部这些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之后,会使局部的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这都是现代医学的研究,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还有一个循环,很多人不太清楚,叫做淋巴循环,我们全身有一个淋巴的网络,跟血管通常都是伴行的,有血液循形的地方,大部分都有淋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