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袁地访·年末回顾】2016,感谢能与你同行
年末回顾特刊
一般而言,开篇第一句话都是“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我们终究逃不出这个俗套。“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句话好像公司贺年卡上印的套话,却也正是我们走到2016年末尾,2017年起始点时的心情。
一年前,当我们期待2016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期待过天袁地访的诞生。可一年后,天袁地访在惊蛰上线,经过9个月的成长,终于成了一个依稀可以看见眉目的宝贝,虽然还没有能大声啼哭,但是听到它偶尔发出的铿锵声音,还是让我们颇感欣慰的。我们把它比作孩子,并非要去宠溺它,纵容它,而是觉得它还渺小,还需要发展,还不够壮大、独立和有力。 但它在诸位看官的悉心关注下,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在我们公众号上80多篇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绝大多数是我们原创的文章(少量是朋友原创由我们转载的),虽然一开始有些我们并没有特别明确发展的方向,但是随着自身风格的形成,慢慢地我们也形成了【沪说】、【城事(原暂定名为规划)】两大板块,以及【美谈】系列,【鸡零狗碎】系列等。也形成了我们自身的价值定位“发现上海,观察世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因为兴趣和热爱而开始了这条公众号之路,那么就没有理由随随便便,寥寥草草地应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加倍努力,把天袁地访办得更好。
本文对于本年度的天袁地访公众号内的一些热门文章进行一些回顾和总结,也对明年的话题做一些预告。文末还有我们这大半年来最想推荐给读者的自撰小文,同时也有我们根据阅读数据统计得出的十五篇最受关注的文章。也欢迎您参与文末的读者小调查。
最大的收获:
读者的热心、以及乡土情谊
感谢读者们的厚爱与支持,有时候你们的热情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虽然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来发表文章,但也许其中说出了你们的心声,如《从一封莘闵地区居民呼唤地铁延伸段的来信说起》、以及《马桥,你被谁遗忘?》,这一话题也引起了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视,热心读者留言无数。希望这些声音能被广泛的传递,早日解决困扰大家的问题。
1999年的莘庄北广场(来自网络)
我们的回忆或许也不小心勾起了你们的乡愁,如《莘庄1988》、《纪王:回外婆家还有最后3公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甚至有些读者比我们的父母还要年长。
(上海县志图片)
当然,我们也撰写了一些关注闵行的系列文章,引起了许多相关地区的读者或专业媒体的兴趣。比如《我叫闵行,我是310112》、《聊一聊闵行那些未来的地铁新线》、《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闵行的这些新生代商业综合体为何这么火?》
以上这些也是我们作为在闵行成长的一代,对乡土的一些感念或畅想。其中《聊一聊闵行那些未来的地铁新线》被上海观察、东方网等转载后,最终被新华网转载,这些也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也十分感谢最初转载我们文章的闵行报社公众号。
除了乡土话题之外,我们还有几个已经慢慢自成体系的系列。
系列一:轨交话题
永恒的热点
轨交系列文章一直是天袁地访【城事】版块中的阅读量大户,包括
【城事】13号线:一站一景,联通展馆,缠绵苏州河的海派专线、
【规划】莘庄不再是终点?莘庄的发展没有终点!一号线延伸段站址猜测等等,说了一些大家知道的,也说了一些大家暂时不知道的。我们对于轨道交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文中均有详述。其中的细节,看官自有一番见解,在此也就不再赘述了。
(网络图片)
系列二:苏州河
写不尽的母亲河
从天袁地访的第一篇沪说开始,苏州河就是一个永远不曾落幕的话题,它充满故事,它可以无限地演绎,它是大多数上海人无法绕过的一条母亲河。有关苏州河的文章,不知不觉也积攒了五六篇之多。其中便有:
《单车游苏州河十年纪,2006-2016》《河南路桥边的上海总商会旧址》
百年外白渡桥,依然如昨(2016.5)
凡此等等。这是一个写不尽的城市故事系列,也多少承载着马丁在远离故土时,对故土苏州河的念念不忘。
系列三:海上名园
上海本是一个五洋杂处、四海交融的所在,虽然历史不嫌绵长,但却有趣别致,其中哪些游乐园,私人园林乃至山庄墓地都蕴藏着无数的故事。从2017年就要重新开业的大世界(《吾想再去大世界白相一趟》)开始,我们也写了不少那些童年曾经游玩的场所,或者已经消逝的旧日园林。如中山公园、复兴公园、张园、广肇山庄等,各个都值得玩味再三。
2016.6 回沪期间再去看了一眼大世界,没想到很快就要重新开门迎客了
为了挖掘那些尘封的回忆,我们也参考借鉴了海内外的各种文献和图书,采用了一些老照片(许多来自学术网站virtual shanghai project),翻译了一些被忽略的外文材料,马丁甚至购买了一本价值不菲的外文上海历史地图册使文章内容更为翔实,更为可信。
难免有一些遗憾
在我们初创阶段,有些特别想做下去的尝试没有继续下去,颇为遗憾,例如“美谈”栏目的美国大选系列,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甚至我们还准备在大选出炉的时候奉上第一时间的前线报道,可惜就在那天电脑突然坏了,眼睁睁看着大好时机错过。我们也尝试过译摘,不过从选题,翻译,整理到配图,工作流程更长,而且与我们的原创路线并不完全符合。加上选择的文章略显乏味,所以这份尝试也没有继续下去。如果将来时机恰当,或许我们会再起炉灶。略带讽刺也略让我们“欣慰”的是《经济学人》谎言的艺术:为何今日西方政坛谎言铺天盖地?这篇译摘竟然被某网站不声不响地生吞活剥了去,看来,文抄公们还算看得起我们。
说到抄袭,我们当受害者的次数远不止这一次,但是投诉这条路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辛得多,除了发表一下《聊聊天袁地访版权的那些事儿》,暂时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展望2017,算是一些预告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2017年,我们也将更加用心地将有趣有用的原创作品奉献给您。
2017年是淞沪抗战80周年,一二八事变85周年。关于这两场惨烈的战争,我们将会有一些特殊的纪念文章。1946年,上海当代的政区划分正式形成,这套70年来的重重变迁,也会是我们的选题。此外,上海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副中心建设的方向,尤其是闵行地区的动态我们都会有所涉及。2017年初最重要的一篇沪说将和绿树成荫的汾阳路上的一座小白楼有关,敬请期待。
敬请期待这背后的故事
鞠躬致谢
微信公众号的Slogan说的很不错: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们天袁地访在逐渐摸索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们的更新时间也已经固定为每周六中午,为了向我们最初逢二十四节气更新的想法致敬,在临近某一节气时,会把该期命名为某某节气刊。每周更新更符合大家的生活规律,也会在您最想停下来了解一下新鲜资讯的时候,奉献一份五-十分钟的阅读享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我们得到了圣教序碑的启发,开始使用王羲之字体作为公众号logo,以及其他宣传语。古朴典雅的王羲之字体,有飘逸脱俗之感,又不失稳重、明了,正是我们所要追寻的境界。
而您在百忙之中的投票、留言、消息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与探索,对于之后的进步和改善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们会不断进步,让您也有更新、更全面的体验。
感谢所有阅读,以及订阅“天袁地访”公众号文章的热心读者。也感谢微信公众号平台,感谢我们自己没有放弃、并不断努力。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并希望您能与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上海,观察世界”!
【附录】
2016年度天袁地访推荐阅读的七篇非热门文章
除了热点之外,这些文章凝聚了我们的心血和付出,如果您还没有读过,它们值得您在闲暇之余,阅读一番。
#6 【沪说】苏州河旧梦——华东师大和长风公园的“如水”往事
#4 【美谈】六年援疆见闻录
#2 【沪说】广肇山庄的故事
2016年度天袁地访最受读者关注的十五篇文章
根据公众号平台提供的数据得出,仅供参考
*关注度从第15至第1倒序排出
No.15 时间:7月 关键词:公共交通,乡土
No.14 时间:8月 关键词:乡土 副中心
No.13 时间:4月 关键词:轨道交通
No.12 时间:8月 关键词:历史、地图、乡土
No.11 时间:8月 关键词:资讯、副中心
【规划】虹桥、莘庄、川沙、吴淞、张江、金桥升格为上海城市副中心
No.10 时间:7月 关键词:轨道交通,乡土,呼声
No.9 时间:4月 关键词:迪士尼,交通
No.8 时间:6月 关键词:轨道交通,呼声
No.7 时间:9月 关键词:乡土、回忆、发展
No.6 时间:9月 关键词:乡土、轨道交通
No.5 时间:4月 关键词:乡土、轨道交通、发展
【规划】莘庄不再是终点?莘庄的发展没有终点!一号线延伸段站址猜测
No.4 时间:12月 关键词:乡土、发展、回顾
No.3 时间:7月 关键词:郊区、轨道交通
No.2 时间:7月 关键词:乡土、回忆、发展
No.1 时间:5月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呼声
扫描、识别天袁地访公众号,每周六中午与您一起“发现上海,观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