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一次特殊的任务

                     一次特殊的任务
    面对困境,人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力量,这应该是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吧。
   三十多年前,我在原38军114师炮团三营九连当文书,应该是1989年春节刚过,一天晚上21点左右,我洗了脚刚要休息,门突然被推开,营长和指导员急匆匆进来,营长语气急促地命令道:“你立即去找连长(连长此时探家回老家了),然后一起去陈某某家里,把他给我带回来,连长的地址是河北承德平泉县党坝镇。” 具体啥情况,营长也没交待。
    一刻也不能耽误,我连袜子都来不及穿,立即从指导员手里接过路费,通讯员骑着指导员的自行车,带着我赶赴望都火车站。
   望都火车站距营房约八九公里,距开往承德的火车只有30多分钟左右了,通讯员奋力地蹬着自行车,我一直催着,快点,快点。
   紧赶慢赶,来到火车站东侧时,我看到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发车了,此刻,检票口应该已经关门了,按常规走肯定晚,我说通讯员停,我翻护栏过去,你回去吧。
    我跳下自行车,翻过火车道护栏,向站台跑去,眼前的火车已经徐徐开动,我看到一节车厢的列车员正准备关门,急忙摇手大喊:“别关门,有紧急任务!”
   列车员看我是个当兵的,立即停止关车门,并伸出手拉我上了车。好险,再晚几十秒就错过了这班车,错过了这班车就只能等明天了。
   上了车找个位置坐下,稍微平息一下呼吸,补了车票,此时,我才想到这次任务有点麻烦。营长就告诉我连长是平泉县党坝镇的,具体是哪个村里的不知道,党坝镇在平泉县什么位置也不知道,其实营长也不知道连长家里的具体地址,茫茫一个镇,去哪找连长,我有点懵了。
   八十年代,交通和通讯十分落后,哪有现在方便。夜里着急也没睡多少时间,天快亮时到了承德,望都到承德不过300公里左右,绿皮车走了整整一夜。
   下了火车,来到附近的汽车站,买票时,我特意问售票员,我去平泉县党坝镇,你看咋坐车?售票员说,你只能坐过路车,你在党坝下就行了。
   公共汽车沿着陡峭的山路出发了,一路往东,翻过承德东边的一座大山,车驶入山谷中的公路,路窄不平,车跑得也慢,晃悠到党坝镇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眼看天就要黑了。
   我在党坝镇下了车,茫然地站在路边,咋办?去哪里找?容不了多想,我向一位行人打听镇政府在哪?得向政府部门求助了。
   按行人提供的位置,我很快找到镇政府,然后找到镇武装部,一位四十多岁的工作人员正要下班,我忙说道:“我是部队的,来你们镇找一个叫李广策的部队干部,有紧急任务。” 这位工作人员赶忙查了查档案说,他在山子后村,离这还有八九里路,并告诉我出了镇子去山子后村的路线。
   我不敢耽误,沿着通往山子后村的山谷小路匆忙而行。天快要黑了,靠两条腿指定不行,等到天黑了问谁去,迷路了咋办。路上也没有行人,我正发愁地走着,碰巧一位骑自行车的从我身边过去,我急忙问到:“同志,去山子后还有多远?” 
骑自行车的男同志跳下车:“说还远着哩,你去山子后找谁啊?”  
“找李广策”。
“正好,我是山子后的,认识他,来,我带你走吧。”
   太好了,一路上也真是巧了,事先让我发愁的任务,没想到轻松完成了。
   来到连长家里时,天黑多时了。晚上,连长的父亲和弟弟一起陪我吃饭,搞几个菜忘了,反正很丰盛,连长的父亲非常热情,一直劝我喝酒,好像是红酒,极少喝酒的我结果喝晕乎了。
   睡在连长家里的炕上,特别暖和,和连长头挨头,一路上的劳累,加上喝点酒,躺下一会就呼呼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连长家属又给我买来了袜子,一大早,我和连长就出发了。连长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先到党坝镇,把自行车找地方放起来,然后站路边等过路的班车去九连战士陈某某的老家。
   有连长带路,一路顺利,找到了陈某某的家,他母亲一人在家,但陈某某没有回来,连长借口是路过家访,巧妙地应付过去。
   于是,我和连长分手,他回去收拾一下准备回部队,我则坐过路车到承德,转火车回营房。
   记得在承德利用等火车的间隙,特意到避暑山庄游览一番,反正军人不要门票。从避暑山庄出来又去外八庙看看,至今记得。
   往事悠悠三十载,记忆清晰如昨天。这次不寻常的远行,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培养了独自执行任务的能力,更丰富了人生阅历,受益匪浅。

—————————————————

(0)

相关推荐

  • 武烈河,原来你是这样一条河!

    说承德新闻 讲热河故事 武烈河 从承德市中心静静地流过 无私的滋养着这座城市 被誉为承德人的母亲河 武烈河--承德人的母亲河 文图/嵩岳    武烈河是滦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古称武列水.发源于燕山主脉七 ...

  • 他们用一场胜利为党庆生

    ​他们用一场胜利为党庆生 张晓宇 193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十七周年纪念日.清晨,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沿宁沪铁路和大运河迅速传遍四面八方,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纷纷传诵--新四军夜袭新丰车站,消灭日本 ...

  • 河道硬团(中)

    我的生活日记 <河道硬团> (中) --记武功县第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程党会 9.河道除恶 河道西庄有个冯怀德,是河道及附近十三个村的总乡约,经常给老百姓胡乱摊派,横行乡里,没有人敢惹.自从 ...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华县桥峪水库的“尖子连”铁姑娘——杏林三溪连孙芳珍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在桥峪水库那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作者 孙芳珍 1969年10月,十八岁的我从咸林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 ...

  • 那年,战斗在导弹发射阵地上的战友们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昨天晚上我失眠了.我一闭上眼,脑海中尽是曾在发射阵地上并肩战斗.共同生活的战友们那稚嫩相貌笑颜.装填导弹.佔领阵地.摩托化公路行军.铁路输送.进入一等战斗.准备.同步.发射导弹的场景 ...

  • 骑行320国道第四季7-关岭

    第四天,2021年10月1日,黄果树到晴隆,106公里 早晨出发,路过黄果树景区门口,发现没多少人在排队,或许这是长假第一天,出游的人流还在路上. 从天星路骑回到320国道,过白水河桥,桥上在施工,全 ...

  • 王孝文||白水起义的故事几则

    轰轰烈烈的白水起义,已经远离我们七十五年了.起义的大致过程和深刻意义,已被许多报刊杂志反复登载,已成为光辉的历史记忆,也成为红色的革命教育资料.经知情者坦露和搜理,仍有很多有关起义的故事,很值得宣扬. ...

  • 连长临危受命,临时代理营长职务,却率全营为全师立下大功

    在战争之中,战况可谓瞬息万变,因而如何取得胜利不仅仅是对于一只队伍战略战术能力的考验,尤为重要的亦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纵观古来征战,临危受命者比比皆是,有人力挽狂澜救山河于水火.有人倾尽全力却无力回天 ...

  • 晨之风随笔《纪念处女作发表二十五周年》

    昨天晚上,远在北京的弟弟在聊天时,发我一张手机图片.说是在收拾东西时,无意中发现了我过去的一篇文章.文章是打印的,字迹已经不太清晰了,题目是<畅享金秋>.对这篇还谈不上文章的文章,我几乎没 ...

  • 刘振华随笔:关于做生意【小说】(第2679篇)

    作者:刘振华 群会员:领D打电话给我 说他朋友需要我们这儿的土特产, 让我帮忙去买一下, 然后给我钱, 这个钱我要不要收啊? 刘振华:这个其实叫索贿. 按我的意思是不要收. 他主动向你要, 说明他信任 ...

  •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一) 沿着时光的小径,看绿意在陌上草长莺飞,隐在时光深处的暗香也在悄悄苏醒,那首风吹雨落的诗句,就像这慢慢走来的春天,潮湿的心又一次为你浪漫,徐徐的涟漪是我为你洇开的 ...

  • 望雪:《麦苗返青》(随笔)

    - <麦苗返青>(随笔) - 杨柳放绿,麦苗返青了.今天一定要捕个大鱼!儿子下午就回来了,四年没归家,你娘白日黑夜一想起你,就哭天抹泪的.每个寒暑假,别的娃都回的时候,爹也是想得慌. 爹娘 ...

  • 【随笔】乾州蕞娃:传统民俗之售卖梨膏糖

    [内容提要]之所以有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小时候那个卖醋的礼泉人,他的声音极富穿透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些年在整理地方文化.民俗的时候,我就想着把这个也作为一项内容整理出来,只是因为难度大,且时间 ...

  • 紫微斗数随笔23

    生命感悟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 <二>.洛书 洛书之来历与河图 ...

  • 少年之页/张甜:随笔(外诗一首•辅导老师/喻荣春)

    文/张甜 辅导老师/喻荣春 时光一直安静而又明亮.时光在一朵花里安家,在一片绿叶里写诗,在一盏茶里品味人生. 童年一直美好而快乐.童年在大自然里写诗,在大树下唱歌吟诗,在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婴儿一直 ...

  • [母亲节特刊]​汪卫红的随笔《美丽的谎言》

    美丽的谎言   女儿小时候,我曾经带她参加过一次亲子活动.活动中有一环节是"心心相印".母亲和孩子背对背分开坐着,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看看妈妈和孩子的答案是否一样.   我和女儿 ...

  • [母亲节特刊] 冷月的随笔《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最想对母亲说的话 我的母亲,今年70多岁了,拄着个拐仗,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但从不闲着.她在屋院一角,养了鸡:在屋前屋后,辟了地,种菜种瓜种果树:在屋周的沟边,种水芹.高苞.鱼腥草,还种菖蒲和荷花,把 ...

  • [母亲节特刊] 乐歌的随笔《扁担挑起的母爱》

    扁担挑起的母爱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与一条扁担出现在同一个画框里,时间逾久印象逾深刻.扁担长不过一人高,宽不过四指,楠竹削制而成,两头被一指粗的绳索勒出深深的凹槽,中部表层的竹皮已磨得差不多了,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