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IGHT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就像脱口秀说的那个段子,像数学这样的科目,答案解析会告诉你,A、B、C都是错的,所以选D;而语文政治这样的科目,答案解析会说,A、C、D也对,但是B更对,所以选B。就因为这事儿,我曾经还跟老师较过劲儿,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没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惨兮兮的抄写试卷10遍。我当时还在纳闷,有同学因为一篇文章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与自己的作答有出入,一咬牙直接给作者写了信,询问作者当时的想法。作者回信说你的答案是对的,试卷的标准答案是错的。然后这位同学得意洋洋地去找老师理论,为啥我的不行?后来一看题目我想明白了,当时我的题目是古诗词鉴赏,作者——白居易,我也没法求证啊!而今慢慢地开始明白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年少时,我们读《背影》、《匆匆》,读鲁迅的文章,能有什么感觉?几乎很少会有体悟,直到经历过后,慢慢地才开始有了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人说,所有的偏见都来源于你的无知。而这正是年少时的我所不曾见识过的。
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原文如下: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以至于现在每逢读书,总会在内心深处思索一番,此处于我而言有何用?又或者说,当我身处其中时,该如何处之?面对这样的困境,我能否像他一样?如果不能,我该如何避免等等。记得在读《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有位书友说,不说嘉靖、严嵩、徐阶、张居正他们,也别扯什么严世蕃、胡宗宪、海瑞这类人,自己在这部剧里面最有可能的位置也就是淳安县丞田有禄。我当时笑道,你起码还是出过镜、有点戏份、还带着点伶俐劲儿的田有禄,我放在这里面,一个照面都活不过去啊!
《论语》中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起初读来,说的这都是啥?而现在看来,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非常人!
昨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以前,你说是附庸风雅也好,或者说是臭显摆也罢,都比较贴切,我们总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不痛不痒、高深莫测、蕴含思悟的文字,但是说实话,我们真的懂其中意思吗?我们真的明白想表达什么吗?我觉得不尽然。”
“就像那句,愿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在以前总觉得这句话说出去,会觉得自己境界好高似的,但事实上,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或者说,我们并没有以自身为参照去理解去践行这句话。”
“辛弃疾不是有首词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真的还就是差那么点儿事吧。”
所以,不管是跟人聊天、自己读书、交友往来等等,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多一份伶俐劲儿,做个有觉悟的人,听懂、读懂、看懂都行,不至于水过地皮湿,一天天就知道抽自己嘴巴子,而没有任何长进,那也忒惨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