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的动索(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帆桁升降索
题图:19世纪,一艘英国战列舰预备进港。
接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7690256395086
在前一节里,描述了操纵一面横帆需要操纵帆桁、操纵帆本身、收帆这三大类、9小类索具:
控制帆桁:升降索、吊索、转桁索;
控制帆:帆脚索、帆脚前索、张帆索;
收帆:帆脚/底边/侧边的三组收帆索。
一艘典型的18世纪战列舰,如下图,有10面横帆,其中主要的就是集中于前、主桅杆的各3面、共6面横帆,这是战舰的主要推力来源,它们是分成前桅杆、主桅杆这两组而分别操作的。从今天开始,就来看看横帆这9类索具在前、主桅杆上是如何设置、操作的。
首先还是需要升降风帆:
左边没挂帆的模型,帆桁都处在降下的位置;右边挂帆的模型,帆桁自然是帆高高挂起来的位置。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无论帆张开还是收起来,主帆桁是不降下来的,一直挂着;上帆桁在上桅的范围内升降;顶帆和极顶帆桁类似,只有当大风不良天气的时候,顶帆和极顶帆连帆、带帆桁、带桅杆本身全部降到甲板、底舱固定保存。
升降帆桁就用“升降索”(Halyard/Halliard,来自haul+yard、hail+yard)。分别看看高低各层帆的升降索:
【1】主帆桁升降索
这是主桅杆和前桅杆最下层,也就是主帆的升降索,虽然主帆永远挂着不降下来,但那是在一般航行期间。战舰结束任务、解甲归田,再次整备出发,以及遇到大风暴的时候,主帆还是需要升降的。由于风帆战舰的主帆特别沉重,所以主帆桁升降索是上图这样的、套在底桅头上的双饼滑车(Double block)和三饼滑车(Triple block)组成的重型滑轮组,绕过滑轮组的粗缆绳就叫做“千斤索”(Jeer),承受主帆及帆桁数百公斤的重量。
主帆桁千斤索的滑轮组局部。
下图,实物整体,红色分别标注了前、主桅杆主帆升降索。千斤索从上方拉下来,到甲板上、桅杆后面的挽缆柱上盘绕、暂时固定。
【2】上帆桁升降索
上帆桁升降索(Topsail halyard),如下图,右半边:靠一套七拐八绕的、套在上桅头上的索具和滑轮组来吊住帆桁;然后左半边,从帆桁上引出的一对缆绳,并不直接拉到甲板上,而是各连着一套滑轮组,靠这套滑轮组的收紧和放开来升降帆桁。【纠结的名字:这个“升降索”(Halyard or Halliard)就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吊着帆桁,是一根“滑动索”(Runner),特别称为“Tye”,而下半部分构成“滑轮组”(Tackle),也称为“Halyard/Halliard”,跟整个索具的名字一样——因为甲板上操作的人只是操作下半部分,所以军官呼喊他们去操作,自然把下半部分和整个当作同一个物件就可以了,不会搞错。】
实物整体。
上帆桁升降索上半部分局部。
下图左边是胜利号主桅杆上的这套索具,绿色表示上半部分“Tye”,红色表示下半部分,右边是胜利号前桅杆
【3】顶帆桁、极顶帆桁的升降索:
顶帆、顶桅以及更高的极顶,都很轻,所以一根几十米长的细缆绳就够了,不需要像上帆、主帆一样一对升降索,而且也没有那样复杂的、吊挂帆桁的滑轮组。直接跟古代小船一样,在顶桅、极顶桅上打洞,里面插上滑轮就行了。实物如下图:
背面观。
总结起来,一根前桅杆或者主桅杆上的主、上、顶、极顶四面帆(18世纪一般只有主、上、顶三层),主帆、上帆比较沉重,所以升降索很复杂。
主帆桁升降索就是重型的滑轮组套在底桅头上,挂住主帆桁,通常不怎么升降滑动。
上帆桁要经常升降,也比较沉重,它的升降索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类似主帆桁的、套在上桅头上的复杂滑轮组,挂住上帆桁;下半部分才是负责升降的滑轮组。
主帆、上帆桁升降索都有一对。
顶帆、极顶帆和帆桁属于轻帆、轻桁(light spar),升降索只有单独的一个,也比较简单。
实物练习~瓦尔密模型和赫敏号复原船的大照片,上面都能找到上帆桁升降索下半部分的那个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