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 年味渐浓,游子思归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
“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的热量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的光和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初候雁北乡 | 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 | 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 | 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民间每逢小寒都喜欢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填充一个笔画,九个字全部填满,春天也就到了。
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小寒节气补肾,多吃小寒“四食”,可帮助人体适应严冬气候的变化。
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很多人被感冒找上门,其实适当补充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特别推荐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黄豆、黑豆或青豆等,既能补充营养,又无过量之忧。
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而且,南瓜甘甜、山药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味道还很好。
生姜可以让气血循环保持正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功能。而红糖的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补。红糖姜茶可以驱寒除湿、暖宫健胃、预防感冒和空调病、补血养血等。
用50克生姜,洗净、去皮、切片,用1000毫升沸水冲泡,加入适量红糖,即可饮用。
荸荠自古有“地下雪梨”之誉,有清泻内火的功效。将荸荠与大米合熬成粥,每周服用3-5次,可以有效滋阴祛火润燥。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增强御寒能力。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此时节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