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疹”、“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特点为皮肤突然出现疹块,大小不一,此起彼消,瘙痒难忍。荨麻疹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近年来中药治疗荨麻疹取得了显著效果。现综述如下。

王氏〔1〕采用中药及西药两组对照治疗荨麻疹各60例。中药组:荆芥、防风、当归、川芎、丹皮、栀子、浮萍各10g,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生首乌、胡麻仁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扑尔敏4mg,每日3次口服,停用其它抗组织胺药、镇静剂及激素。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P<0.01)。

朱氏〔2〕采用中西药两组对比观察。中药组60例,药用:桃仁、红花、苦参、白鲜皮各10g,生地20g,川芎、赤芍、当归、土茯苓各15g,地龙、甘草各9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40例,用赛庚啶2mg,扑尔敏4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用药2周。结果:两组分别痊愈48例、9例,显效7例、10例,好转4例、12例,无效1例、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7%、77.5%,有明显差异(P<0.01)。

崔氏〔3〕采用中药组和西药组对照观察。中药58例:金银花15g,蝉蜕、桂枝、生白芍、防风、丹皮、猪苓各9g,连翘10g、苍术、杏仁、甘草各6g,薏苡仁18g,生姜3片,大枣4枚,茵陈12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8例:用赛庚啶2mg,维生素C 2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均口服。结果:两组分别治愈43例、2例,好转9例、8例,无效4例、1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87.5%, P<0.05。

方氏〔4〕用黄芪60g,地龙,僵蚕、土鳖各10g,地肤子30g,全蝎3g,蕲蛇1.5g。瘙痒重者加薄荷、防风、蝉蜕各10g;气虚者加党参、白术;血虚者加当归、首乌;阴虚内恐者去黄芪,加生地、丹皮、紫草、地骨皮,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经1个月治疗,24例中,痊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

朱氏〔5〕用白花蛇散:白花蛇60g,党参、玄参、沙参、丹参、苦参各30g,黄芩、防风、白蒺藜、川大黄、秦艽、白鲜皮、升麻、地骨皮各15g。上药共研末过筛、混匀,装空心胶囊密封备用,每支10g,每日3次,每次1支,14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1~2个疗程,34例中,痊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

吕氏〔6〕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荨麻疹36例。方用生黄芪20g,赤芍、当归各15g,桃仁、红花、川芎、荆芥、防风、全蝎各10g。冷重者加桂枝;热重者加丹皮、生地;挟湿热者加黄芩、苦参、白鲜皮、土茯芩;瘙痒重者加山甲、皂刺、乌梢蛇。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33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

蒋氏〔7〕用桂枝、生白芍、防风各9g,生黄芪、制首乌各12g,地肤子15g,蝉衣、大枣各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冷重者加麻黄、荆芥;冷轻者白芍换赤芍,加浮萍、银花、连翘;心烦口渴者加紫草、丹皮、生地。结果:服药15天后痊愈37例,好转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

王氏〔8〕用消疹汤治疗荨麻疹80例,方用:荆芥、防风、蝉蜕、知母、薄荷各6g,生地黄、金银花、连翘、苦参各12g。风盛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僵蚕各10g;风热夹湿者加徐长卿、薏苡仁各10g;血热偏盛者加紫草、丹皮各10g;外感风寒者加麻黄、桂枝各9g。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6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

范氏〔9〕用大胡麻12g,何首乌、防风各10g,白蒺藜、威灵仙、牛蒡子、石菖蒲、苦参各9g,甘草、蝉衣各3g,浮萍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风热者加生地、银花;风寒者加麻黄、桂枝、生姜、大枣;瘙痒剧烈者加僵蚕、乌稍蛇等,共治疗160例。结果:痊愈77例,显效40例,有效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4.35%。

宾氏〔10〕用生地、黄芪各30各,首乌、柴胡各15,当归、丹皮、赤芍、白芍各12g,栀子、龙胆草各10g。奇痒者加刺蒺藜;湿甚加薏以仁、苍术,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31例者中,治愈29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

小结 祖国医学认为,荨麻疹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遏于肌肤而成;或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荨麻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对某种物质或某种**因素过敏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或其他介质引起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渗出而引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