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如何读书?读罢这一篇大彻大悟!

要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 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
背诵书目中被8人以上提及的有10种,依次为:《伤寒论》22人、《金匮要略》18人、《汤头歌诀》16人、《黄帝内经》14人、《药性赋》14人、《濒湖脉学》10人、《难经》9人、《医学三字经》8人、《神农本草经》8人、《医宗金鉴》8人。其余为4人提及1种,3人提及2种,2人提及7种,1人提及17种。
以上书目主要包括经典类、基础类及临证类,归纳一下,数量并不是很多。此外,与整个书目相比,需要背诵的书大多是提及频次较高的,但并非完全一致。如《温病条辨》、《本草纲目》等,认为应读者多,应背者少。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先生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沈仲圭先生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先生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本把它记下来了。”
姜春华:“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伯父教我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他反对高声朗读或强记在心,否则忘却亦快。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使我认识到背诵和理解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许多名篇大作及中医经典都是这时诵读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诵,深感得力于当年窗下功夫。”
谢海洲:“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
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医籍的选读和读法
秦伯末认为:中医文献的浩瀚是闻名于世的。那么在习读时首先遇到的是选取什么书的问题。
在中医学院求学的学生,当然主要是学习教材课本。大学规定课程学完后,仍有一个继续选读哪些书的问题。
秦老认为,明代王肯堂所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简称《医统正脉》)共选了44种著作,这些名著基本上反映了明以前医学体系的正统脉络。其中除《素问》、《灵枢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这几种最重要的典籍外,秦老指出求取精进的医生,尚须选学《甲乙经》、《脉经》、《中藏经》、《伤寒明理论》、《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外科精义》、《医学发明》、《证治要诀》等书。但仍嫌不够,因为王肯堂未将《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妇人大全良方》、《小儿药证直诀》等名著辑入。
这些著作同样能反映医学系统之“正脉”。至于王肯堂以后应选读哪些书?
秦老强调应根据各人的专业而定。他举例说,如从事内科临床的同志,宜选学《赤水玄珠》、《医宗必读》、《张氏医通》、《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证治汇补》、《金匮翼》、《杂病源流犀烛》、《医学衷中参西录》、《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书,以及现代名医的有关著述。
至于医籍的读法,秦老认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中医,至少有两方面的书必当精读。
其一,打基础的书(经典名著及有关诊法、方药的必读书);其二,属于本专业的教材和代表性著作(如小儿科医生当精读《小儿药证直诀》,喉科医生宜深入学习《重楼玉钥》等)。大量的医籍是属于略读的范畴。
当时我提问:“应怎样'略读’可以事半功倍?”
秦老答称:“这里有一个善于选择的问题。所读的大量书籍应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只要'有关’,虽然不是医著也要阅习,我比较主张有目的地各取所需、分门类地看书。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在《思辨录》中说:'凡读书分类,不唯有益,且兼省心目。’亦即根据书的不同名目,结合你所需要的有关内容,按门类或专题规定要求予以有选择地阅习。但是我们一般博览和略读的书,往往是在精读、熟读书籍之外,为了开阔视野,逐步掌握学科全貌而予广泛涉猎。
诚如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所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有重大成就的学者,几乎无一不是勤学博览者,说明'博览’在学习、提高方面的突出重要性。此外,有些价值不大的书,也属于略读的范围,这些书只要了解其梗概即可。
另有一点也很重要,即读书不能尽信书,我们应该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逻辑,要善于识辨精华与槽粕,当然这里又有一个慎重和科学态度的问题。要反对泥学不化,提倡学以致用。”
秦老的读书经验,我听得较多,学得并不好,但从学习的实践中,确实尝到了甜头。如能将所读书中的精论、方药治疗,适当地分类摘记(笔记或资料卡),便于检索,收获将会更大。
当读的古医书
岳美中认为: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读起。读中医书,大体上说来有下列一些方法,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加以选择,不必强求一致。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理法方药能精则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从理法方药四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医著也是一种读书方法。
中医著作甚多,有难有易,旧时学医,往往先读浅显易懂便于应用的医书,等到有了点根砥,再逐步钻研高深的典籍,这种先易后难的读书方法,可收到循序渐进的效果。然而,也有从难到易者,清.张志聪即主张先从内、难研读起,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源头既充,活水不乏,医术大可精进。
不过,我认为学习中医,当从方剂入手,方剂之祖为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題,首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示后人;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方“主之”,某病“可与”或“宜”某方,则是点明专病专证专方,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方治精神。
《金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題目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基础上行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示人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又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不下数百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毫无依傍地直接阅读原文,从原文下功夫,反复研读,才能辨出《伤寒论》的真味道来,这样才算是善读《伤寒论》。读伤寒如此,读其他经典医籍也应如此。当然,为了开拓思路,帮助理解原著,适当地参看一些注释也是可以的。
《伤寒论》注释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最佳,语无泛谈,宜熟阅之。学习《金匮要略》可看尤在泾《金匮心典》。尤氏著作,颇多发挥,最能给人以启发,历来为医林所重。另外,近人陆渊雷《伤寒今释》、《金匮今释》颇多参考价值,其中医案尤为可贵,初学者极宜一读,二书脱胎于日人汤本求真《皇汉医学》,但文美语通,较汤书易读是其优点,可惜的是未注明出处,终有抄袭之嫌。
《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二部,主要是讲中医生理、病理,要读。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读《内经》,其中的生字、难句首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古汉语文史哲的修养,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河间六书》为好。金元四大家,各有长处,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
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其他人的著作,不是失于笼统,即是失于死板,惟王孟英的书比较细致,用于临床较多效验。《温热经纬》和《王氏医案》都需要细读精研。
其次何廉臣的著作对温病也多发挥,何是温病学后起之秀,特别是继承了王孟英的学术思想,他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感证宝筏》为少见的好书,诊断确切,于舌诊尤其精到,用药熨贴,分析入微,文字清晰,是书说出了温病真象。
药物学方面,初起先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这类书朗朗上口,便于习诵。之后可看《本草备要》,再深一点,可看《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至于《神农本草经》文字古奥,不大适合初学,但为本草之源,义蕴精深,与内经、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凡欲精研中医者,亦为必读书之一。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此书比较实用,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书中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次订正,也下了很大功夫。前清时,太医院考试就以此为标范,至今北方医生中,学金鉴名世者不乏其人,于此也可见此书影响之大。其他如《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也是好的类书,亦宜一并披阅。
学杂病以《医宗金鉴》为好,看妇科以《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为优。特别以傅青主的书为最好,其用药前无古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辄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例如他的完带汤,临床上用治白带多效。方中山药、白术各一两,峻补脾阳脾阴,在大队静药中加入少量陈皮、柴胡疏肝健胃之品推动阴药,使脾脏功能健运,则运化有权,湿热可除,故妇女带症可愈,方名完带,当之不虚。近年,山西发现《傅青主秘方》,用药一如女科,为医书中珍籍,值得加以研究。
我一生最喜欢仲景和东垣的书,凡与之有关的书,均从源到流一一加以系统地学习。例如学药则先读张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继看《兰室秘藏》用药法则,再念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再诵何廉臣《新编药物学》等。学方则读《伤寒论》、《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研经言》、《经方例释》及《金匮要略方论》、《金匮心典》、《王旭髙医书六种》等,一脉相袭而来。
除了正途的书以外,医案、医话也应当有所泛览,汲取别人经验,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医案以《王孟英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好,医话以《止园医话》、《冷庐医话》为佳。
总之,凡学医者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读一家之言,志趣每易为其所夺,落其窠臼之中而不自觉。为医切忌拘古、趋新。医药重乎实际,一理之出,一药之投,如奕棋然,必激起对方,彼此牵动得当才可战而胜之,设不得当则为对方所胜。
因此,若不广采众长,以精益其术,囿于方隅,临床之际不偾事误人者鲜矣。
中医人的读书问题
王辉武认为:多少年来,人们都崇尚读书,古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影响深远。书,在人生中不可或缺,这是有所共识的。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身不由己地为物欲名利而浮躁。物质是丰富了,但心灵始终是空洞的、干涸的。心灵空洞了自然难有幸福可言。《史记·太史公自序》指出:“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对于每一个人,心灵都需要滋养和充实,最好的营养应该是书籍,而不是物欲。法国作家雨果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要想走好中医路,必须读书,要想成为好医生或是明(名)医,尤其必须用心读书。
从古到今,凡有成就的明医,尽管他们的成长道路不同,或家学,或师承,或自学,但都认真读过医书。
徐灵胎在《慎斋刍言》中说:“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医宗金鉴·凡例》中也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明代刘纯《杂病治例》说:“每日勤读医书,手不释卷,倘有良友,常宜请益。盖学海无尽,此乃务本之计。”清代宁松生《书林选青》也指出:“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
此外,《灵枢经·叙》说:“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叶天士告诫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因此,不读书是无法传承中医学的,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了。走好中医路?读书是第一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调查显示,今天读书的人在逐渐减少,临床医生用心读书的人不多,尤其读中医历代典籍的人更少。有的人辩解说:“上网多方便,还读书?”这种借口为不读书找理由,早年就有,如在《医医病书·不读古书论》说:“今人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爱简便,畏繁重,喜浅近,惧深奥,大病也。”
在学校为了应付考试,被迫读书;为了装饰门面,假装读书;实用主义,像蜻蜓点水样的读书者,触目皆是。至于为了事业为做学问之需读书者不多,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之需,作为一种乐趣者则少之又少!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正能够达到享受读书者,是最高境界,效果肯定最好!也是本文要说的,用心去读书!
针对目前在中医界,有些年轻人,只知银翘散,而未通读《温病条辨》,临床上用过镇肝熄风汤,但从来就没有读过《医学衷中参西录》,很难让人相信他们能学好中医。经验证明,我们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第一步就是要求读书,而且必须通读原著。
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一、读哪些书?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用错功夫,如《四书》、《五经》、《性理》、《纲目》,此所当终身诵读者也,水利农政天文兵法诸书,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其于子史百家,不过观其大意而已,如欲一一记诵,便是玩物丧志。”(明·陆桴亭·《思辨录》)书是读不完的。当今书刊、网络资源太多,不可让书控制你,而要争取你控制书,否则,书可以把你压扁,而不能学到知识与智慧,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不要被无味之书占了你的时间,占了你宝贵的生命。因为这本书占了你三天时间,这三天永远不能回来了。
读最需要读的书,最好从师长、同道处去打听。发现有适合于你的书,千方百计去找来读。读自己能读下去的书,实在读不下去,不要勉强。
中医要按各家师承关系去选书读,更能事半功倍!“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季羡林语)。按自己的方向与选题去选择书。
以中医临床为主应该读如下之书:
五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本经》、《温病条辨》,应反复精读,重要章节应背诵。
选读:《医学入门》、《医宗金鉴》之“删补名医方论”、“内科心法”、“妇科心法”、《医学衷中参西录》、《脾胃论》、《傅青主女科》《景岳全书》、《医门法律》
记诵:《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陈修园方歌编得好,且有剂量,这是现代方歌不可比拟的。
翻阅:《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临证指南医案》。
温习:《易经》、《论语》、《大学》、《老子》、《庄子》以及部分佛学经典……
读无用之书,包括小说、野史。台湾作家张大春说:“不要抱着即学即用的心态,比如怎样挣钱、赢得地位、掌握权力等等。”
二、如何读书?
朱熹认为读书应该“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三要》)又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训学斋规》),我看还还应加“手到”才全面。
这里有一个重要方法,是“用心”,如何才能“用心”?王夫之指出:“拟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周易外传·卷四》)所以首先是“实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实用”,科研选题“实用”,人格修炼“实用”,生活保健的“实用”。其次,边读边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把自己的职业摆进去,并记下你随时的思想火花,即自己的按语,写在书中空隙处。第三,先读序、叙、前言、后记等,以及有关导读。
对于一些全书,或医外的参考书,不需要像经典一样去常读,这种书多是翻阅、查阅。我的经验是把厚书变薄书,方法是在书之封二、封三空白处,记录要点与页码,可以供日后再读或需用时查找,当然也可以在书眉处记录自己的思维与启发点。第四,抓住书中某一观点,按图索骥,穷追到底。
三、读书的博与约
我认为,大家读的书还是颇多的,因此这里不重点谈博,只谈约。一个人一生的学问,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黄帝内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大而博,我们如何去约呢?约就是“专精”,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学贯中西,他说:“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必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乱翻,我们必须配合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是属于“必读”的?因为即便是博览之书,也还是要择其精者,做有系统的览读,至少要一字不漏的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的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之事。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因为,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中医学至少也有二千多年,存在就是道理。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之未发”。
我绝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观点,盲目排外和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四、常读案头书
建议把《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中列出的,与你的专业有关的书,放于案头,然后再按书中的介绍去读。这些书有概说、作者简介、内容概要、背景回顾、传承导读、必读理由、前贤点评、延伸阅读等。可以帮助短时间了解这些书的特点。
平时在包中放上一本书,睡前、诊余、等车有空时翻一翻、记一记,日积月累,必有好处。
五、在讨论中读书
说的是邀约5-7个同好者常在一起漫谈、讨论或闲吹,无所顾忌地谈读书体会,老、中、青,师、徒、兄弟等都可以,无年龄与地位的隔阂,只要是读书之同好即可!其好处在于:
1、相互通报近时读书收获、体会!互通有无!互相启发!
2、提出自己的“假说”、“胡说”、“瞎说”与选题,以征求他人的意见与看法,论证其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行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相互提出质疑,进而批驳、争论,在学术上争得面红耳赤,拍桌子、抛茶杯都没关系。在争鸣中求得提高,甚至可以达成共识!
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假如你心灰意冷,不愿上进,假如你对某书有疑问,假如你患有“学术抑郁症”等,都可以通过这种读书小组讨论获得“治疗”。
注意:小组人员不宜过多,一般七人以下,人多了可能有些人没有发言的机会!
这种读书的方法,是受诸葛孔明的启发,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怎能提出三分天下之谋略?其实主要得益于那读书小组的功劳。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培根)
六、“尽信书不如无书”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庄子·齐物论》)任何行业过筋过脉的地方是写不清楚的,有时虽然勉强写出来,也印成了书,其中关键的地方,还是不十分明确的。我们临床看病,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病,具体应如何操作?是很难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清楚的,很多可贵之处要通过长期实践去“体会”,这就称为“悟道”。

一般情况下,书上能够写出来的,常常不是最关键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通过读书去领会,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智慧!切不可死读书,把读书读迂腐了,毫无用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所称“小人之儒:为务雕虫,专攻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对于读书人来说,虔信书本与反思书本不是对立的,因为反思可能引发对真正道理的认识。

(0)

相关推荐

  • 【新提醒】新手自学中医的历程与体会

     本帖最后由 怀虚谷 于 2021-8-30 12:01 编辑 自学中医的新人特分享下自己学习经历和感悟,还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批评指点.           一.中医之门人人可入,中医之术人人可学.我是 ...

  • 走好中医路:谈谈中医人的读书问题(读必受益)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作者/王辉武 多少年来,人们都崇尚读书,古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

  • 80%中医人没认真读过《伤寒论》序:建议你读一读。

    <伤寒论>序     [原文]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 ...

  • 王辉武:谈谈中医人的读书问题

    2015-09-15 作者/王辉武 编辑/张亚娟 ⊙ 校对/ I 导读:王辉武老师这篇文章真是太赞了!"读哪些书?""读书应以中医临床为主.""如何读 ...

  • 中医人容易误读误写的冷僻字

    一.中医人容易误读误写的冷僻字 汉字数量众多,读音和形体比较复杂,容易把握不准而误读.误写.中医药中冷僻字和特殊用字较多,如果阅读时对字形字音不认真对待,书写时不注意用字规范,就更容易发生误读和误写现 ...

  • 刘力红谈中医人的读书境界

    刘观涛按: 1 1=2,您不是一个人阅读,"经方学堂"永远和您同行! 每周二,中医学苑订阅号"经方学堂"的固定时间. 经方学堂,精彩的文章与您分享,与热爱中医的 ...

  • 很重要的 “ 古中医治病经验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7.中药讲药性,不讲成分. 8.知道病名不是目的,治好病才是目的. 9.人的身体内,也是有层层空间.怕风发烧是表证,不怕风发烧是里证,表证不能攻里. 10.所有被治好的病,都是因为病人自身的自愈力在起 ...

  • 同治年间一奇案,读罢之后让人感叹:世上竟有如此色胆包天之人

    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诚然,好色是人的本性,原本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但是,好色到了连身家性命都不顾的地步,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清代同治年间,在湖南就发生了一件奇案,一富家翁为了女色,竟然不 ...

  • 苏轼的一首豁达之词,让人读罢心旷神怡,后两句更是堪称千古名句

    苏轼这个人,就像是中国文人群体中的一盏明灯.之所以如此说,乃是源自其对人生的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理想笃信的国度,几 ...

  • 朗诵丨读人如读书,阅人亦是阅己

    王玉 夜听古诗词 3天前 读人如读书 作者丨王玉   朗诵丨连续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读人如读书来自夜听古诗词00:0006:28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穿行于阡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