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寒霍乱泻伤津,亦有口干微渴者。姜术均不可用。寒霍乱亦有因,吐而胃逆生热,服理中丸后更吐者。须知寒霍乱用理中丸,乃正吐正泄时之方。吐泻已止,切莫服用。用则燥热伤阴,必又别出祸事,吐利大伤津液,干姜燥热慎用。
    寒霍乱胸腹绞痛者危险。因为木气阻滞,全体空虚,易于气脱也。若胸腹绞痛,有木气阻滞而土气又虚寒者,理中丸加艾叶数分以温木气。人身胆木降则胸不痛。肝木左升,则腹不痛。如绞痛甚者,是木气有力,加炒白芍数分以调木气。五行唯木气最动,动而不通,故郁而冲击,所以其痛如绞,此病如误服藿香正气散立死。因方中皆消药散药,寒霍乱因于虚寒,宜温补忌消散。
    寒霍乱,可先以老生姜少许嚼之,不觉甚辣,便可用理中法无疑也。嚼姜不辣,凡欲试内寒,皆可用之。霍乱有寒证、热证、湿证、闷证之别。热证、闷证忌燥者,详见时病本气篇。
    理中汤亦治胸痞,胸痞者,中气虚寒,不能旋转,四维不能升降也,故服此方即愈。若中脘寒痛,已运动不通,草参姜术大补之。干姜三钱,茶叶三分既效。因中脘寒痛,已运动不通,草参姜术大补之性,反将不通之处补住。单服干姜温运中宫,流利无阻。茶叶清凉,引姜性下行,故必见效。痞者,中气不运,尚未至于不通。中脘寒痛,眠餐具废,则不通甚矣。可见人身是一活泼气机。补药滞塞,反酿祸事。因能受炙甘草参术之脉,必虚而活泼。中脘寒痛不通之脉,必沉着不起,不活泼了。以次类推,学医要决。
    曾治一五十岁病人,环唇黄水疮,夜间痒甚。大便十数日一次,黑燥异常,便后既下血碗余。年余矣,医治无效。右脉微小食减,方用轻剂理中汤,加阿胶,并用黄芩、黄连少许,五剂痊愈。
    此病唇黄水疮,湿偏见也。十数日始大便,燥偏见也。唇疮夜痒,热偏见也。便后下血,风偏见也。右脉微而食减,寒偏见也。风热燥湿寒,各偏一方,中气无运化调和之力必也。用理中汤参术炙甘草补中,干姜以燥土湿而温寒,阿胶以润燥而息风,连芩以清热。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寒热和合,燥湿交济,风静木荣,病遂愈焉。河图四象之中,皆有中气。所以中气运化,四象自然调和也。河图详生命宇宙篇。
    又治一三十岁妇人,眼昏而痛,左眼较甚,大便日三数次,下白物,不后重。食减,右脉微小,左脉沉细。医治三年无效。方用理中丸三钱,阿胶三钱,化水送下,分三次一日服完,三日见效,半月痊愈。大便下白物多热,此白物为寒者,食减脉微故也。
    此病脉微食少,大便下白物,中气虚寒者也。大便一日多次,风木疏泄之现象也。左目不明,木气疏泄自伤本气也。理中丸以温运中气,阿胶以养木熄风,所以病愈。左脉较细,木枯故也,阿胶养木润枯。
    又治天津人五十岁、脑力恍惚,胸满,左膀左腿酸滞,脉右虚大,左细硬,近一年矣。医治无效。方用理中丸三钱,阿胶三钱,化水送下,分三次一日服完,三日见效、一月痊愈。
    此脑力不清,肺经与胆经热也。左膀左腿酸滞,肝经枯濇也。胸间满闷,中气虚寒也。左脉细硬,木气枯也。右脉虚,食少,中气虚寒也。理中丸温运中气,阿胶润肺金并润肝胆木气。中气旋转,肝木左升,胆木与肺金右降是以病愈。天津此人每日必食萝卜甚多。萝卜生食,性热伤肺之故。
    又治一老人,眠食均减,头顶痛,右脉虚,左脉枯,年余矣。用黑豆五十粒煎浓汤,吞半钱理中丸,二服而愈。此病左脉枯,应用阿胶以润木气。因其食少,阿胶败脾改用黑豆润木不败脾所以效也。
    以上四案历治不效者,只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知整个治法,不知治中气之故也。
    此方干姜极热,热则燥肺。阿胶极腻,腻则湿脾。初学脉法不精,可用四君子汤代理中汤,用黑豆代阿胶亦效。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草各一钱以补中土之气,黑豆四钱以润降胆经,原则是一样的,不过真有中寒者,无干姜不能温中寒也。
    中虚之病甚多,然用干姜之中虚病则甚少。用白术、党参、炙草之中虚病乃多耳。非真系中寒,万不可用干姜。学医易于学偏,由中气学起,仍易学偏。
    河图中气,阴包阳外,阳藏阴中。倘误用干姜将阴液伤损,包藏不住阳气,中气中的阳气飞泄出来,遂不思食而中气消散也。中气乃阴阳和合而成的圆运动,故阴阳不可偏伤。白术性横,吐多者忌服。世人因土生于火,又因理中丸用干姜,遂认中气是阳性的,不知中气乃阴阳并重,党参即是补中气之阴之药。用干姜因中寒也。
    余曾见一老人,颧赤、食减。医见其食减,用白术、炙草补之。大喘不食而逝。颧属肾,胃家津液不足,降力大衰,肾水枯干,包藏不住相火,故颧赤。脾阳主化食,胃阴主纳食,脾为阴脏,其上升者阴中有阳也。胃为阳腑,其下降者阳中有阴也。胃阴不足,不能降纳故不思食。白术横燥,炙草横热,胃阻更伤,降气全消。阳气有升无降,故大喘不食而逝。白术、炙草,看似寻常补品,用不得当,致造如此大祸。老人的圆运动,已在消减之时,本难用药。用药稍偏,消灭更快。如非阴寒偏盛之病,附子、肉桂一切动阳之药,下咽即生大祸。
    中气者,阴阳互根,五行运化,六气调和,整个圆运动的中心之气也。有寒湿偏多之中虚,燥热偏多之中虚,阴液枯涸之中虚。寒湿偏多之中虚易治,燥热偏多之中虚难治。阴液滋润之中虚易治,阴液枯涸之中虚难治。阴液者,有形之体质。阴液既少,不惟炙草不受,即白术亦不受,故难治。寒湿偏多,津液滋润,乃可服理中丸,一服即效。
    寒霍乱,用理中丸,易治之中虚也。如非寒湿多、津液多之中虚,误服干姜,劫损真阴,致人于死。风热暑湿燥寒,皆能吐利,此吐利乃因寒湿也。
    凡中虚之病,认为当用炙甘草补中,服炙草后反觉胸腹横滞者,便是阴虚。此津液不足,脉络枯涩,故不受炙甘草之刚性。可用冰糖,冰糖觉热,可用白糖、饴糖。如阴虚之家,津液枯燥,又不能不用中气药者,须避去甘味。可用山药、扁豆、糯米均佳。冰糖性聚,如虚劳咳嗽服之,病必加重。阴虚的中虚,淡豆豉亦佳。淡豆豉养中调中,又能宣泄和平。阴虚液枯,腠理必滞,故宜豆豉去滞。如两尺无脉者,阴液太枯,扁豆补土,亦不可用,土气能伤水也。
    凡百病皆有中气关系,中气之治,有温中、养中、补中、调中、顾中之刖,干姜为温中之法,白朮、炙草、扁豆、党参为补中之法,冰糖、白糖、饴糖、山药、扁豆、糯米为养中之法。调中者、用清轻之品以去滞,顾中者,用药须照顾中气,不可损伤中气也。
    学医最易蹈先入为主之弊。一蹈此弊,即易偏执。本篇所引经方,须将各方合成一个整的去研究明了,自无先入为主之患。偏于寒润者,易败脾胃之阳;偏于燥热者,易劫肝肺之阴,皆能致人于死地。肝肺阴液被劫,即成痨瘵而死;脾胃阳败,即滑泻而死。脾胃阳败,死在目前;阴液被劫,死在后日。死因阴虚,误用刚燥之罪也。
    人之有生,先有中气,后有四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无论何病,中气尚存,人即不病。中气渐复,病即能愈。故学医必先从中气学起,自然一本万殊,头头是道。万殊一本,滴滴归源。干姜伤阴液,用理中丸一钱,干姜只合一分,慎用之意也。干姜所以温中寒,先以老生姜嚼服而不知甚辣,便是中寒之证。经方皆重证据。故桂枝汤证,在发热汗出脉缓六字。发热汗出,荣卫疏泄,用芍药以收敛疏泄之证也。脉缓为虚,用炙甘草、红枣补虚之证也。麻黄汤证,在恶寒身痛脉紧六字。恶寒身痛脉紧,卫气闭敛,用麻黄以疏泄闭敛之证也。经方不言症而言证。即是用药之证。嚼生姜而不甚辣,初学用干姜之证也。理中丸之证,脉微,吐利,气微,不渴,皆是。本书首列理中丸,系认识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之法,非教人以热药入手之法。中寒病少有,夏月上热下寒之大气中,人食生冷,则多有之。
    吐有因于热者,食入即吐,生甘草一钱,生大黄五分煎服,其脉必实也。吐有因于胃虚者,朝食幕吐,脾胃之根气不足,肾气丸一两,分五次吞服。其脉必虚也。吐与呕之辨,与利之寒热之辨,详下文柴胡汤中。有因停食而利者。详时病篇水泻中及儿病篇中。停食水泻。忌补中药。有用补中药者,必以疏通药为主乃可。
    一老人七十六岁,津液素亏,左尺微少,饮食一如少时。一日食鸡蛋会饭,胃间不见消化,胃右有三处作痛。后食肥猪肉一块,下咽痛即全止。少顷胃活动,顿觉舒适。缘人身的阴阳和平,运动乃圆。平者平均,和者混和。此人阴液偏少,不能兴阳气平而和之,运动已不能圆。再食入鸡蛋,将阳热加多。于是阳多阴少,不能运动而痛,食物遂停顿而不消化。阳热加多,得肥猪肉之阴液,登时阴阳和平,故下咽痛止,而消化也。凡病皆运动不圆,凡病之愈,皆不圆者仍复其间。此圆字的事实上,必左右相互,平而又和,然后能圆。凡病除有宿食、停痰、停水、瘀血,必去之而后阴阳能复和平外,皆须自己的阴阳和平,而后病愈。并非别有去病之法。去病之法,调和阴阳,运动复圆之法也。
    理中丸证,不渴为寒。其他的病,多有热而不渴者。阴虚之人,肺燥肝热,反多不渴。渴有三病,湿渴、燥渴、风渴。湿渴者,胸下有水湿,阻隔相火不能下降,火逆伤津,则渴而能饮,饮仍吐出。燥渴者,肺胃燥热,大渴能饮不吐出。风渴者,肝枯风动伤津,则渴而小便多也。湿渴、燥渴,详《伤寒论》五苓散、白虎汤。风渴详本篇肾气丸、乌梅丸中。
    有室女二人,春初食鸡蛋、鸡肉、生果,忽然嘴向右歪。脉现中虚、左尺如无。用理中丸二钱,黄精三钱,十剂而愈。其一人服祛风除湿等药,病乃加重,更歪食减。右眼流泪,眼跳不止。不知中气之理,奈何。凡偏左偏右,皆中虚极也。
    寒霍乱的头痛,由于中气虚寒,升降停顿。其它的头痛,肝胆二经关系独多。阴亏液少,木气枯燥故也。亦有肝经阳气升不上来而头痛者。用川芎一钱,党参三钱温补肝阳外,皆宜降药,不可用升散之药。
    足软无力动行,有因肺热者,凉降肺家则愈。此病能多食。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方剂选萃:理中汤(20)

    理中汤(温中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霍乱呕.吐.下利,无 ...

  • 经方名家荟萃之理中汤方

    方    剂     理中汤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朮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 ...

  • 临证谈理中丸

    临证谈理中丸 山西中医药大学  高建忠教授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讲课.中医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当我们在用的时候发现,它不单是知识和技术的实用,还是智慧的学科.知识的获得,通过 ...

  • 陈学忠老师运用理中汤验案一例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  佘滟 摘要:理中汤为<伤寒论>"四逆辈"主方,陈学忠老师善用经方,以理中汤治疗腹胀一例,效如桴鼓. 关键词:理中汤 陈学忠 陈学忠主任医师为全国 ...

  • 理中丸与四逆汤

    理中丸--党参.苍术.干姜.炙甘草: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理中丸证出现在两个条文: 一是霍乱病中,病家既有里证--呕吐.腹泻,同时有表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先用理中丸治里证,再用桂枝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人参(即党参) 白术(各二钱) 干姜 炙甘草(各一钱) 古法煎服,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药,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只煎一次,药质所含之成分,配合调匀.煎二次三次,药质成分,有多有少,便失制方的意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薯蓣丸即山药.麦冬.当归.阿胶.地黄.炙甘草.党参.白朮.茯苓.白敛.豆黄卷各二两,防风.杏仁.神曲.桔梗.干姜各五钱,大枣熬膏三两.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服.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脉象弦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乌梅(三十枚) 蜀椒 当归(各四钱) 桂枝 党参 附片(各六钱) 干姜(二钱) 黄连 黄柏 细辛(各三钱) 共捣筛蜜为丸,如梧子大,服二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叁十丸.乌梅先用醋浸一宿,饭上蒸,捣如泥,和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茯苓 杏仁(各三钱) 甘草(一钱) 治胸中痞塞短气,脉象濡短者. 此润肺金以降气除湿之法也.肺金下行为顺.肺气下行,胸中宽舒,故不痞塞.短气者,气不下行,呼吸上迫,非短少之短. 此病乃湿伤肺家津液,气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酸枣仁儿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酸枣仁(四钱) 川芎(三钱) 知母(二钱) 炙甘草(三钱) 茯苓(三钱)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脉象虚浮者. 此升肝以降胆之法也.人身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者,相火下行,须得胆经右降.胆经不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黄芪五物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炙黄芪(二钱) 炒白芍(五钱) 桂枝(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六钱,擘) 治血痹身体不仁,脉象虚涩者. 此治荣卫内伤之形质病之法也.荣卫者,各脏腑公共组织,以行于脏腑之外,躯体之内,整个圆运动之气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大黄牡丹皮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 南瓜子(一两) 桃仁(十枚) 丹皮(二钱)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极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脓未成可下.脉洪数,脓已成,不可下.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葶苈(三钱捣末熬令黄色) 大枣(一两,擘) 先煎大枣去渣,入葶苈调服. 治肺痈喘不得卧,口燥胸痛,脉涩数者. 此治局部形质病之在上者之法也.肺痈之病,中虚而肺胃上逆.肺胃俱逆,胆经相火必不降.相火不降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经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温经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后世治妇人病,统以四物汤为王.当归川芎白芍地黄.谓男子以气为王,女子以血为王.不问内伤百病,皆用四物汤加减,即外感各病,亦用四物汤加减.名六物四合汤.无一点理法,一人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