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才为何不愿从教?

优秀人才为何不愿从教?

作者:李广生

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行业的前景和未来,这一点毋庸置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一条铁律。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对于振兴教育事业意义重大。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几次提到“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俗话说“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教育要想网罗优秀人才,必须要给人家一个来并留的理由。

确实有越来有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进入到中小学校任教,博士或博士后站在中小学课堂上传道授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高学历与优秀人才能够划等号吗?即便如此,就笔者所知,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并非被教育本身所吸引,不是教育的魅力而是学校开出的条件让他们成为一名教师,而有的干脆直接表示此乃权宜之计。另一方面,随着民办教育和民间教育机构的兴起,一些在公立学校功成名就的教师、包括一些展露头角的教师,争相选择另谋高就。他们在体制内完成修炼带上“名师”的桂冠,并依靠这顶桂冠洒脱地离开体制。特别优秀的人才不想来,成为优秀人才的留不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自古以来,基础教育和教师都不是优秀人才的首选。与待遇有关。做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发财、不能平步青云、不能惊天动地,所以“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正因为如此,优秀人才的社会价值得不到体现,他们不愿意加入教师队伍或是离开教师队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提高待遇就能够吸引或留住优秀人才吗?可以部分的缓解人才短缺问题,但也是权宜之计。为待遇而来或留的人,也会为待遇而干,教育行业如果聚集一批为待遇而教的精英,对教育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从长远来看,把孩子交给他们,还不如交给能力和水平平庸但不讲待遇、甘于奉献的教师。

提高教育自身的魅力,以此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才能让教育的人才战略进入良性轨道。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追求,使之成为可能。显性的工资待遇和隐形的社会地位都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条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是不太在乎这些外部的驱动和诱惑。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才中的优秀者,就在于他们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价值和追求。凤凰之所以是凤凰,因为它们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如果它们也见荣誉就上、见利益就争,那就不是凤凰了。教育究竟能够给优秀人才带来什么、让他们收获到什么、帮助他们实现什么,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用待遇和荣誉诱惑优秀人才,一方面吸引和留住的可能不是人才,另一方面可能会扼杀人才。彰显教育自身的魅力,不仅仅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还让教师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职业,教育事业才会蓬勃兴旺。

信息技术产业为什么能够汇聚那么多优秀人才?利润丰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它是一项新兴产业,有活力、充满挑战性,也充满希望。如果信息技术产业停止创新,即便它保持现在的高收益,也留不住那些对创造满怀渴望的优秀人才。会有更多的对墨守成规有所偏爱的人趋之若鹜,从而导致这个行业的僵化,不得不依靠垄断而维持高收益。教育行业是世界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教育体制僵化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即便是被认为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也备受全社会的诟病。教育正是通过垄断维持它的地位。

教育体制僵化导致教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朵奇葩。近一百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惟有教育如死水微澜一般涛声依旧。一百年前的医生到现在的医院根本无法行医,一百年前的厨师到现在的厨房将不知所措,一百年前的工人到现在的工厂会目瞪口呆,一百年前的农民到现在农村将无事可做,而一百年前的教师到现在的学校还是游刃有余。小时候我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现在是汽车。小时候我的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现在我做教师还是用黑板和粉笔。当然,黑板和粉笔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没有本质的变化。家里收藏一份30多年前的小学语文试卷,和今天的试卷对比,内容、题型基本上没有区别,我甚至认为这张试卷更有利于考察孩子的语文素养。教材年年都在改,改来改去,改变了多少呢?26年前我加入教师队伍开始写教案,26年后的今天教案变成了教学设计,但主要内容丝毫没变。26年前的优秀教案,26年后还是优秀教案,对于别的行业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获奖的项目,创新的成分少的可怜,如果和国家技术进步奖相比,很多获奖的项目简直是浪得虚名。

教育本身缺乏活力、缺少创新,更缺少挑战性,教育是一幅老态龙钟、暮气沉沉的样子,怎么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呢?“为什么选择当教师?”我问过很多年轻教师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是两个字——稳定。稳定是教师行业最大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将汇聚一批追求稳定的人。而稳定恰恰是优秀人才所鄙视的,也是优秀人才的杀手,最能够抹杀他们的才华。长期生活在教育这个超级稳定的环境里,教师变成这个社会上最害怕改革的人,一点点的变化都让教师大惊失色,像是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恐怕出点什么乱子。教材上个别篇目的调整、教参上一两句话的改变、考试说明上几个词的变换,就有一群人进行研究,组织无数的培训活动进行分析解读。因为求稳而惧怕改革,因为惧怕改革而抵制改革,教育改革几乎成为改革大潮中最后一座未被攻破的堡垒。这是优秀人才难以忍受的。

因为教育的特殊性,教育不能激进,这可以理解,但大家合力把这一原则发展为保守。教师之间的合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教师都把自己孤立起来,形成一座座孤岛,关上教室的门便认为那是自己的独立王国,“做自己的教育”不是创新自己的教学而被异化为固步自封的理由。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更习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表面上认真听,很少有人愿意分享、为集体贡献智慧,而宁愿在背后议论纷纷。打破僵局让教师说话之难,难于上青天。保守的文化造就了教师谨言慎行、言不由衷的集体人格。没有分享,就没有合作,就没有集体智慧,就是闭门造车,就是自以为是。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校的知识大多是封闭的知识,是死知识。这足以产生压抑的力量,成为教师继续学习的强大阻力。教师是教授学习的人,但教师也是对学习比较冷漠的人,虽然他们口口声声的说学习多么重要,但那是对别人说的,对自己总以各种理由开脱,比如没时间。在教师的集体人格中,学习是别人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终身学习,教师是倡导者,但不是实践者。优秀人才何以出现?

僵化的教育体制造就了很多表面上激励实际上抑制教师的做法。《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中央的目标非常明确,令人热血澎湃,教育事业前途光明。但是到了地方,这些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又将怎么产生?最简单的办法是评选。好老师是评出来的,这意味着评委说了算,这本身就耐人寻味。古往今来,真正的优秀人才对“评”往往是不屑一顾,甚至极力抵制。评不但无法吸引和留着优秀人才,还会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那些脱离体制的教师,大多是评出来的“名师”,他们通过评脱颖而出,但并不感念和留恋评。

教育要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治标,变革教育体制才是治本。激发教育的内部活力,焕发教育自身的魅力,改变教育的形象,改造教师的文化,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不仅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还要让教师成为充满希望和生命活力的职业,优秀人才争相从教的局面才会出现。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