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为魂

秋月为魂
作者:李广生

谈及秋月,自然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对于这首传唱千古的名作,我最喜欢的,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祈愿;也不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份天人感应的无奈和遗憾;最喜欢的,真正打动我的,就是开篇这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个字,彻底把我降伏。这一份洒脱,是骨子里的。

大苏一定矮胖身材,小腹部位,甚至有点便便。着一袭长衫,不是白色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才会穿白衫;也不是黑色的,黑色属于杜甫——逃亡的路上,寄情天上的月亮,想念家乡的妻儿,写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时,他一定穿一身破旧的黑衣,滴几滴清泪。大苏的长衫是天青色的,如周杰伦所唱的烟雨的颜色。一个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当然要穿天青色的布衫。下摆撩起,扎在腰间,袖子撸起来,而不是整齐的挽着——他的精致不在于此。面前摆着两瓶酒,一瓶啤酒,一瓶白酒,一盘酱猪蹄,炉火正旺,锅里炖着羊杂,咕嘟咕嘟,香气氤氲。他双眉紧缩,一脸凝重,陷入深深的思索——白酒和啤酒,先喝哪一个?啃完三块猪蹄,他终于做出决定,满满倒上一碗白酒,飘然而起,遂有这首千古名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被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春江花月夜》,那些诗句:春潮江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怎么不是秋月,而是春江花夜之月?是不是张若虚喝高了,搞错了呢?也许吧。秋月,即便是一弯新月,也别有韵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丝珍珠月似弓”,隐约记得,此时老白正在谪迁的路上,这份被新月勾起的情愫,郁积于心,于是才有与琵琶女的偶遇,才有一番倾诉之后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昨天,路过钱塘江,站在江边,两岸高楼林立,一派繁荣景象,俯看江水,默默东流。除了冷之外,没有任何感觉。也许是因为白天吧,没有秋月当空,眼前的风景如失魂落魄一般,毫无动人之处。

秋月为魂。山川草木、华年鱼虫,天地万物,因为这一缕魂魄的存在,而有精神,而生情思,而与人形成感应。大苏撩长衫、撸胳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样子,倘若不是把酒向天,问“明月几时有”,岂不是粗鄙如我辈之酒鬼?秋月为魂,才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之魂牵引着思乡之情,跨越千山万水,穿越所有的时空障碍,于是便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涯,多么残忍的一个词,意味着无边无际的别离、无穷无尽的思念,刻骨铭心的痛,却因为一轮或一弯秋月,给人以希望,丝丝缕缕的温暖。

秋月为魂,挂在天上,洒落人间,栖息心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