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子辅导机构詹事府

明朝的太子辅导机构被称为詹事府,这个机构的设立、完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后,便下旨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

不久,朱元璋让翰林学士詹同考察历代东宫官制,挑选勋德老成之人兼任东宫官职,当时朝廷身居要职的朝廷大臣几乎全都兼任东宫官职,后来朱元璋还下旨选出国子王璜、张杰等十余人,陪太子读书。

一、詹事府的官职设置及其职责

詹事府设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两人,正四品,府丞两人,正六品。

主簿厅设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两人,正九品,通事舍人两人。

左春坊设大学士、左庶子各一人,都是正五品;左谕德一人,从五品;左中允两人,正六品;左赞善两人,从六品;左司直郎两人,从六品,后来不再是常设官职;左清纪郎一人,从八品,左司谏两人,从九品,左清纪郎、左司谏都不是常设官职。

右春坊的官职设置与左春坊相同。

司经局设洗马一人,从五品,校书两人,正九品,正字两人,从九品。

詹事掌管统领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的政务处理,以辅导太子,少詹事负责辅佐詹事。

詹事入朝奉侍太子读书,与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的翰林院官员轮流讲解《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

进讲之前,官员把讲课内容事先整理好上呈御览,然后去文华殿讲读,讲读结束后,率领下属官员,结合朝廷所处理的军国大事和安抚晓谕各藩王的谕旨,向太子深入讲解。

对太子所有的朝贺都必须事先启奏朝廷,然后把详细情况上奏。詹事府、坊、局的官职与翰林院官衔相兼,修书、考试等职事由詹事府统一负责。

通事舍人掌管东宫入朝觐见、辞别、谒见礼仪,负责慰问等事,凡是朝廷大臣向太子朝贺、进笺、进春、进历,都由通事舍人负责引导、举案。

“朝贺”意为朝觐庆贺,“进笺”意为进呈书札,“进历”指太史进奏新历,进春也是明朝的一项礼仪制度,在每年立春前一天举行。

左、右春坊的大学士掌管太子向上奏请、下启笺以及讲读之事,全都周密、谨慎地进行监督省察,庶子、谕德、中允、赞善跟着各司职守,太子监国、抚军、出狩、朝会出入,办理相应手续,移交詹事,吉凶之兆必须启奏;朝廷内外的各种政务可作为借鉴的,根据具体的事情引导教谕。伶人、仆役若有误导太子言行之举,则陈述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重申典章制度,以纠正太子的不当言行,斥责疏远误导者。

司直、清纪郎,掌管东宫官员弹劾,督察举发失职之事。文华殿讲读完毕,所有大臣退下后,如果有人独自留下来向太子上奏事情或者私自谒见太子,这种情况一并纠察。

司谏负责规劝教导,鉴别防备,以纠正过失,所有向东宫启奏的事情,司谏都与司直、清纪执笔记录令旨,以相互监督、核查,改正错误、遗漏之处。

洗马掌官经史子集、典章制度、图书的挑选、辑录、编修,设立正本、副本、贮本以备调阅。东宫所有的图书、册籍全都由洗马负责收藏。

校书、正字,负责誊写、校对勘正,检查差错、谬误进行更正,辅佐洗马处理具体事务。

二、詹事府的设立过程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在临近华盖殿的地方建造大本堂,收藏古今图书,放在里面,聘请各地名儒教授太子、亲王读书,各位名儒专门研习某一经或某几经,向太子当面传授,轮流入值。

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各位儒士轮班侍从,朱元璋又下令挑选青年才俊充当太子的伴读,经常赐宴、赋诗,谈古论今,评论文学。文华堂后来改为文华殿。

当时东宫官员,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外,还设立了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都是由勋旧大臣兼任。

此外,还设立了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赞读等官职。

洪武十五年,重新确定了左、右春坊的官职,都设置了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而且都设立了大学士。

不久,又确定了司经局的官职,设立了洗马、校书、正字。

洪武二十二年,由于辅佐太子的官职众多而没有统一的管辖机构,于是开始设置詹事院。

洪武二十五年,改詹事院为战事府,规定詹事为三品,春坊大学士为正五品,司经局洗马为从五品,虽然各机构都有印信,但是由詹事府统一管理。

洪武二十九年,增设左、右春坊清纪郎、司谏、通事舍人。

三、詹事府的变迁

建文年间,增设少卿、寺丞各一人,宾客两人,又设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两人,属官包括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两人,掌典籍各一人。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下旨恢复洪武旧制,建文年间增设的机构和官职全都被废除。

正统初年,明英宗朱祁镇令大学士管理、调遣讲读官员。

詹事府大多由朝廷官员兼职掌管。明英宗天顺年间以前,往往由六部的尚书或侍郎兼任詹事,或者由都察院的都御史兼任,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以后,全都由翰林院出身的尚书、侍郎兼任,协助詹事管理之人没有固定的官员。

詹事府官员往往由朝廷大臣兼任,是为了避免朝廷大臣与东宫官员之间生出嫌隙,明太祖朱元璋是这样说的:“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别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的这个做法被明朝后来的皇帝作为制度代代沿袭。

景泰年间,倪谦、刘定担任过春坊大学士以后,只有杨廷和一人曾担任这个职位,后来,这个官职被废除。另外,司直、司谏、清纪郎也不是常设官职。

自从明初宋濂等人以后,詹事府逐渐没落,嘉靖十八年再次出现盛况:陆深为詹事,崔铣为少詹事,王教、罗洪先、华察等人为谕德、赞善、洗马,皇甫涍、唐顺之等人为司直、司谏,他们全是天下名儒。

明中期以后,太子出阁的讲读之事往往由其他官员担任,詹事府的各内设机构逐渐变成翰林院官员升迁、调职的阶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