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2077》走红背后,游戏和电影的界线正在被进一步打破
由于主机版游戏优化不如预期,在上月18号,索尼宣布从PSN下架《赛博朋克2077》,让本就充满话题的本作再一次成为了大众焦点。从发售日的“全民狂欢”到主机和PC版评价的两极分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一款单机大作能获得如《赛博朋克2077》一样的高度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主机端遭遇了不少争议,但在PC端《赛博朋克2077》仍然备受好评,在mtc上本作获得了高达86分的评价。而针对游戏的好评大多集中在电影级的剧情进程和画面质感,可以说,尽管算不上完美之作,但《赛博朋克2077》依然堪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游戏,而它也是继《底特律:变人》《荒野大镖客2》《死亡搁浅》等作品后游戏与电影的再一次深度融合。
《赛博朋克2077》如何呈现出电影级质感
时钟拨回至2012年,彼时波兰游戏公司CDPR首度向外界公布了《赛博朋克2077》立项开发的消息,这个被玩家亲切称为“波兰蠢驴”的游戏公司,因制作大受好评的《巫师3》而广为称道。不同于《巫师3》中的魔法世界,CDPR这部野心勃勃的新作将背景设定在了近未来的赛博朋克世界,在游戏正式发售前全球预购量就超过了800万份。而在12月10号游戏开售首日,在PC端Steam平台上,《赛博朋克2077》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刷新了过往单机游戏的纪录。
在一系列光鲜亮眼的数字背后,足以证明这款年度大作所承载的高期待值。在PC端发售后,玩家讨论最多的无疑是《赛博朋克2077》的电影级质感。无论是眼花缭乱的主要人物和NPC角色,还是对皮肤纹理、街道建筑的细节还原,抑或是灯红酒绿的开放世界“夜之城”,从外观上来看,《赛博朋克2077》已然接近甚至超越了顶级电影大片的观感。在游戏中,玩家还可以对着镜子观摩游戏角色,让他们做出不同的表情,由此测试并观察角色细微的面部变化,堪称是本作埋下的一个小彩蛋。
在剧情流程上,和其他一些3A大作一样,《赛博朋克2077》开局为玩家提供了三种身份选择,且每一种角色都会给玩家带来不同的体验和结局。而《赛博朋克2077》玩法上的亮点之一,在于其引入了“超梦”(Braindance)概念,游戏中超梦作为一种直接流入大脑的数字记录设备出现,在使用该设备时,玩家可以全方位体验游戏中其他角色的情绪、大脑活动和肌肉动作等,让主人公犹如身临其境,而可以随时回顾、剪辑甚至倒放的玩法也与今年科幻大片《信条》的设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CDPR的开发技术外,《赛博朋克2077》的成功面世还与背后的官方支持密不可分,在2016年,波兰国家研究与发展中心资助了波兰游戏开发者38个项目,总拨款约合人民币2.08亿,而作为波兰最为知名的游戏厂商,CDPR 占到了总资助的近9成,其中针对《赛博朋克2077》的资助主要包含了城市创造、多人游戏、电影观感和动画效果等4个项目,可以说从开发早期开始《赛博朋克2077》所追求的就是顶级电影质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玩家游玩时的沉浸感,在配乐上开发团队还邀来了业内顶尖音乐制作人操刀,游戏中的配乐类型横跨爵士、摇滚、电子、嘻哈等数十个流派,配合着这些BGM食用,进一步让玩家产生犹如置身于赛博朋克世界的真实体验。
从《死亡搁浅》到《赛博朋克2077》,
电影人颠覆游戏产业
在2019年《赛博朋克2077》的一则宣传片中,基努·里维斯的现身让玩家和影迷兴奋不已,根据彼时公布的资料片显示,基努·里维斯会以真人演绎结合动作捕捉技术,在《赛博朋克2077》中饰演强尼·银手,而借助基努·里维斯的高知名度,《赛博朋克2077》也实现了游戏界和电影界的联动。
实际上,知名电影人现身游戏大作甚至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去年发售的3A大作《死亡搁浅》中,日本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凭借其在电影界的影响力和累积的人脉,邀来了诺曼·瑞杜斯、麦斯·米科尔森、蕾雅·赛杜、玛格丽特·库利、吉列尔莫·德尔托罗、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等好莱坞知名导演和演员出演,顶级巨星的加盟不仅助推了游戏热度的提升,同时专业的表演也赋予了本作更高的观赏性,结合《死亡搁浅》中创新性的玩法和颠覆传统的剧情编排,声称“身体的70%由电影组成”的小岛秀夫也借助这部作品再一次完成了游戏与电影的联姻。
除了现身游戏大作外,在近年的游戏盛典和颁奖礼上也频繁出现电影人的身影。比如在本月11号举行的2020TGA(The Game Awards)颁奖盛典上,包括盖尔·加朵、汤姆·赫兰德、基努·里维斯以及克里斯托弗·诺兰等都参与了表演或颁奖。电影人与游戏业的频繁互动,似乎也在向外界释放着某种信号,即未来或许有更多知名导演和演员深度参与到游戏大作的开发和制作中。
动作捕捉、一镜到底,
技术革新赋予游戏大片质感
随着数字模拟、CG特效等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游戏与电影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过去诸如一镜到底、平行剪辑等一些电影中才会出现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开始频繁被游戏制作商所采用。此外利用真人结合动态捕捉的方式呈现角色也早已成为游戏界普遍使用的技术手段,在近几年的游戏大作中,包括《死亡搁浅》《黑手党3》《对马岛之魂》均使用了动作捕捉。
利用真人动作捕捉的方式可以增强游戏角色面部表情的真实性和动作的流畅性,而依托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画面细节的提升则进一步增强了游戏大作的沉浸感。
以2018年发售的《荒野大镖客2》为例,本款游戏背景设定在19世纪末的美国西部,而为了最大可能还原出野蛮与淳真并存的西部世界,游戏开发商R星采用了全新的RAGE引擎,并加入新的画面细节,在此基础上,R星又首次将PBR(基于物理的渲染)技术运用到游戏开发商,PBR追求在模拟光与材质表面互动上更高的精度,将表面粗糙度也考虑进去,营造出更具真实感的开放世界。而除了主要人物外,游戏中包括马匹、服装、武器、动物等元素均做到了细节还原。
除了广泛运用动作捕捉技术以及增强游戏画面的细节外,在近年一些备受好评的游戏大作中,还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以今年发行的《刺客信条:英灵殿》为例,在游戏开场,便呈现了一段极为精彩的长镜头,从开局战争打响,镜头一一划过NPC角色,再至主角年幼的埃沃尔走出屋外,与王子席格德一路逃亡后在冰原遇袭,整个剧情一镜到底,在保持画面连贯性的同时不仅对主要角色有了较全面的交代,也对故事的背景、建筑乃至周遭环境等进行了介绍,而借助这一电影语言也让这款游戏大作具备了大片级的质感。
从游戏改编到互动电影,
两者的界线正在被进一步打破
不可否认,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观众/玩家的审美需求日益提升,当下游戏与电影的融合也在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大银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由知名游戏IP改编的电影,包括《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游戏大作在改编成电影后均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今年全球电影市场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由知名游戏改编的《刺猬索尼克》在全球轰下3.1亿美元的票房,高居年度票房榜前列。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游戏大作也开始向电影叙事看齐,在剧情编排上苦下功夫,旨在增强游戏的互动性以及玩家的沉浸感。以2018年发行的《底特律:变人》为例,该游戏仅在剧本阶段就耗时2年时间,在具体玩法上大大增强了游戏的互动性,所有的关键情节走向都取决于玩家的选择,故事会根据玩家的选择进行分支,当玩家觉得某些决择点作出的决定不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回溯到该点重塑其选择。
如果说对剧本和情节的重视是游戏开发者向电影艺术靠拢的内在要求使然,那么近年来互动电影的流行则是电影制作者向游戏玩法的借鉴。2018年,Netflix上线《黑镜:潘达奈斯基》,作为Netflix制作的首部互动电影,影片中包含5种不同的结局,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或者点按遥控器在观看过程中主导剧情走向,最终选择不同的结局。随着《黑镜:潘达奈斯基》的走红,此后不同题材的互动影视剧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竞相登场,借助游戏特有的强互动属性,这些影视剧也有效增强了观众观影时的沉浸感,并让电影和游戏的界线被进一步打破。
结 语
作为当下两种最为流行的娱乐方式,游戏和电影中融合了各类技术手段,也包含了多元审美,优秀的游戏/电影作品不仅能带给观众感官享受,同时还能串联起文化、历史、美术、音乐等诸多元素,随着两者的融合不断加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兼具视听体验、艺术美学和高度沉浸的优秀作品涌现,由此推动娱乐产业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