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牡丹皮的副作用与禁忌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本文目录 [hide]

  • 2 丹皮的作用

    • 2.1 丹皮的配伍应用
    • 2.2 丹皮的治病验方
    • 2.3 丹皮的相关论述
  • 3 丹皮怎么吃
  • 4 丹皮的副作用

丹皮的功效

丹皮的功效是非常的多的,在很多的书籍中也是有记载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丹皮的功效与作用,丹皮的副作用与禁忌。

  【性味】

辛苦;凉;微寒。

《本经》:味辛,寒。

《滇南本草》:性寒,味酸辛。

《本草备要》:辛甘,微寒。

  【归经】

入心、肝、肾经。

  《珍珠囊》:手厥阴、足少阴。

《纲目》:手足少阴、厥阴四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效主治】

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丹皮的作用

  治疗各种关节炎

丹皮普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能抑制炎症、肿胀、渗出,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其镇痛作用虽然不强,但在复方中,能加强主药的效果。

  降压

在心、脑血管性疾病中,在肾病中,丹皮也是常用药。目前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和肾眭高血压病人普遍使用西药降压,有的能降至正常,有的部分下降,许多病人还需服用中药来调理以加强或巩固疗效。丹皮具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是一味常用的配伍药。尤其是对于肾病之蛋白血尿也有治疗效果。

  对心血管的影响

  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抗炎作用

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抑菌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

  抗凝作用

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给小鼠分别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抗变态反应

丹皮对第Ⅰ、Ⅲ、Ⅳ型变态反应有显著的抑制功效。

  抗栓塞

  牡丹酚和芍药苷有显著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镇静镇痛

牡丹酚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有显著的镇静功效。牡丹酚能提 高小鼠痛阈,具有镇痛作用。

  降温

牡丹皮具有中枢性降低体温和解热作用。

  解痉

  牡丹酚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的强烈收缩有显著的解痉作用。所含芍药苷 对肠道平滑肌也具有显著的解痉作用。

  其它作用

用20%丹皮红藤灌入腹腔,对家兔损伤性腹腔粘连有显着预防效果。注入福氏佐剂引起的慢性关节炎鼠,在两个月内于大鼠皮下注射致炎剂酪蛋白,可引起关节炎性的足、尾的变性继续恶化,足、尾的皮下纤维化、骨增生,骨纤维症明显,腹部皮下组织中亦有结缔组织增殖,若在给予酶蛋白的同时连续喂饲丹皮或桂枝茯苓丸,则能抑制酶蛋白的新诱发损害。丹皮甲醇提取物体内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对苯并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对大鼠有利尿作用。

丹皮的配伍应用

地骨皮:丹皮性寒,味苦而兼辛,善透泄血中伏热,凉血而除无汗之骨蒸;地骨皮性寒,味甘而淡,善清阴中虚热,益阴而退有汗之骨蒸,二药合用,可加强退热除蒸作用,故凡阴虚血热所致的午后潮热、两颧发红、手足心热、骨蒸烦躁等,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之。

生地:丹皮辛苦微寒,清热中有散血之功;生地甘寒多汁,凉中又具养阴之力,二药相须合用,发挥协同作用以加强药力,提高疗效,使凉血而兼散瘀,清热又可宁络,并有一定的养阴之力。临床主要用于温热之邪入于营血,出现高热、舌绛口渴、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等。

赤芍:二药皆有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之功,丹皮偏泻心经之火,长于清热凉血,善治血中结热;赤芍偏清肝经之火,活血散瘀作用较佳,善治脉中瘀滞,二药合用,凉血活血之力倍增,宜用于温热病中热入营血、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皮肤发斑等血证。

  配栀子:丹皮味苦而微辛,为血中气药;栀子性味苦寒,为气中之血药,善清气分郁火,并有一定的凉血作用,辛以散结,寒以清热,入血分而泄血中伏火。二药合用,一走气分,一入血分,有气血两清之功。临床多用其清泄肝热,对于肝郁火旺而致的发热、盗汗或自汗、头痛目涩、颊赤口干、月经不调等最为适宜。

青蒿:二药都能凉血除蒸,丹皮善治血热有瘀骨蒸,青蒿善透热伏阴分的邪热,二药相合,可用于邪伏阴分的骨蒸发热。

桃仁:二药都有活血祛瘀之功,且能消肿止痛,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及妇女血瘀经闭、腹痛等。

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温阳通脉行血,相配可用于血阻脉络的胸痛、瘀血腹痛。

白茅根:丹皮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可用治热病或脏腑火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清热凉血

用于热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血热吐血衄血等证,常与生地同用,重者与犀角同用。

  用于热病后热伏阴分、夜热早凉,常与青蒿、地骨皮同用。

用于阴虚发热、无汗骨蒸,可与青蒿、鱼甲、白薇、黄芪同用。

风热皮疹,常与双花、蝉蜕荆芥同用。

  活血消瘀

用于血瘀闭经、痛经,或瘀血积聚,常与当归川芎、桂枝、桃仁、赤芍同用。

用于肠痈腹痛,常与大黄、桃仁、冬瓜仁同用。

  清肝降压

用于肝郁火旺,身热暮甚,头痛目涩,常与夏枯草天麻菊花同用。

丹皮的治病验方

  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

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

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

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治胎前衄血

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

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圣济总录》牡丹汤)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

  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

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治金疮内漏,血不出

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治腕折瘀血

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丹皮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

“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1]

  2.《本草经疏》

“牡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寒热者,阴虚血热之候也。中风瘛疭、痉、惊痫,皆阴虚内热,营血不足之故。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矣,故悉主之。

  痈疮者,热壅血瘀而成也。凉血行血,故疗痈疮。辛能散血,苦能泻热,故能除血分邪气,及症坚瘀血留舍肠胃。脏属阴而藏精,喜清而恶热,热除则五脏自安矣。《别录》并主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者,泄热凉血之功也。甄权又主经脉不通,血沥腰痛,此皆血因热而枯之候也。血中伏火,非此不除,故治骨蒸无汗,及小儿天行痘疮,血热。东垣谓心虚肠胃积热,心火炽甚,心气不足者,以牡丹皮为君,亦此意也。”

  3.《本草汇言》

“沈拜可先生曰:按《深师方》用牡丹皮,同当归、熟地则补血;同莪术、桃仁则破血;同生地、芩、连则凉血;同肉桂、炮姜则暖血;同川芎、白芍药则调血;同牛膝红花则活血;同枸杞阿胶则生血;同香附、牛膝、归、芎,又能调气而和血。若夫阴中之火,非配知母、白芍药不能去;产后诸疾,非配归、芎、益母不能行。又欲顺气疏肝,和以青皮柴胡;达痰开郁,和以贝母、半夏

  若用于疡科排脓、托毒、凉血之际,必协乳香没药、白芷、羌活连翘金银花辈,乃有济也。牡丹皮,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扑瘀血,凡一切血气为病,统能治之。

盖其气香,香可以调气而行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验。又古方用此以治相火攻冲,阴虚发热。又按《本经》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诸症,总属血分为眚。然寒热,中风,此指伤寒热入血室之中风,非指老人气虚痰厥之中风也。其文先之以寒热二字,继之以瘛疭惊痫可知已,况瘛疭、惊痫,正血得热而变现,寒热又属少阳所主者也。”

4.《得配本草》

“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

  5.《本草求真》

“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

  6.《本经疏证》

“牡丹皮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皮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

  7《神农本草经》

  “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8.《名医别录》

“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9.《药性论》

“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10.《日华子本草》

“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11.《滇南本草》

“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12.《医学入门》

“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13.《本草纲目》

“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大黄牡丹皮汤的功效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出自张仲景《金贵要略》,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5味药组成,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

组成:大黄(18g) 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数沸。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缩足肠痈(阑尾炎)专方。

  主要功效

  1.清热解毒

本方有较强抗菌作用尤以大黄(含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及牡丹皮(含牡丹皮酮,苯甲酸)等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杀菌和抑菌作用。

  2.行气散瘀

  有行气镇痛、散瘀解痉和消炎作用,阻断病灶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症状减轻。

  3.通里攻下

增强阑尾蠕动和增大阑尾容积,改善阑尾壁血液循环,消除肠道的运动障碍,有利于解除阑尾腔梗阻,排出腔内炎性渗液,从而使局部炎症吸收。

  临床应用

本方以泻疲热、消痈肿为主但清热解毒之力不足,治疗肠痈时应按其辨证类型和病理变化,酌加银花、公英、白花蛇舌草、川株子、红藤等效果更好。临床常用治未成脓的肠痈(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瘀滞型阑尾炎)效果最好。右下腹痛拒按,肌紧,压痛反跳痛、发热、恶寒,脉弦数或滑数或无发热,脉迟紧,小便无特殊变化(主要提示与尿道结石绞痛鉴别),为大黄牡丹汤的适应症。但根据临床实践,除治疗有上述症状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外,对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亦收到一定疗效。

 1.治慢性闲尾炎

本症表现为发作性右下腹隐痛,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等胃肠功能障碍,阑尾点有固定压痛,脉弦紧,舌苔白、厚,中医辨证属湿郁气滞.血瘀。可用大黄牡丹汤加苡米、木香、白芍、甘草,如脉数再加蛇舌草;大便次数多,则去芒硝,大黄改同煎而不后下。

  2.治急性阑尾炎(缩脚肠痈)

  腹痛从上腹或脐周开始,逐渐转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腹痛拒按,有反跳痛,轻度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塘泄。苔多薄腻或微黄,脉多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郁结大肠,气滞血瘀(瘀滞型),宜用大黄牡丹汤加减,热毒炽盛加公英、苗米、黄芬、蛇舌草等。

  3.治阑尾周围脓肿(肠痈成脓期)

除具急性阑尾炎征象外,右下腹痛剧烈,拘急拒按,触及包块.,高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或白,脉洪数或滑数、白细胞增高。湿热之毒甚盛,使气血瘀滞不通,肉腐成脓,脓液浸淫而成肿块。常用大黄牡丹汤加公英、银花、白芍、苡米等治之。

  4.治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肠痈成脓已溃出现阳明腑实证)

  此类病人有肠痈初起的典型病史,紧接着有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高热,口渴喜饮,面红且赤,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腹壁拘急拒按,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尿赤便秘,舌红苔黄或老黄而干,脉弦滑而数。此时治则和次序应优先解决阳明腑实证问题,急则治其标,投以大承气汤加减。好转后就要治病求本,用大黄牡丹汤,才能最后解决问题。故本方对肠痈成脓已溃穿孔者也可慎重酌情运用。

  5.治急性胆囊炎

右胁持续胀痛,伴有右肩放射痛,口苦咽干,恶心,不思饮食,发热畏寒,或寒热往来,目黄或轻度黄染,尿黄短赤,便结。舌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属肝胆湿热,用大黄牡丹汤洁热解毒化湿。

丹皮怎么吃

  丹皮赤芍粥

1.用清水将牡丹皮、赤芍洗净,去除泥沙、杂质,备用。

2.大米用清水洗净,备用。

3.把全部粥料准备就绪后,先把牡丹皮、赤芍同放进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武火煎煮药汁,待药汁煎成后,去除药渣。然后将药汁、大米同放入沙锅内,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粥,煮至粥稠米烂,再加进适量砂搪,待温便可。此粥可作为主食,每天服食一次。随量食用。注意事项:1.本粥牡丹皮、赤芍均为清热凉血药,对于脾胃虚弱,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

  2.本粥药材的用量是一个成人的用量。专家叮咛:1.传统认为牡丹皮,外观香灰色、肉厚、切口粉白色者为上品。外表黑色而皮燥肉薄者为次品,可参考。

2.传统认为赤芍以春季采摘者为好,秋季采摘则次之。

  牡丹皮益母草饮料

材料:牡丹皮9kg、北黄芪5kg、益母草16kg、异麦芽低聚糖4kg、白砂糖5kg、蛋白糖0.06kg、柠檬酸0.15kg、β-环状糊精0.8kg、羧甲基纤维素钠0.3kg、多聚磷酸钠0.02kg。

  1、牡丹皮、北黄芪、益母草浸提液的制备

选料洗净,沥干,粉碎,过40目筛,将粉碎后药材浸泡在10倍重量的净化水中,用夹层锅蒸汽加热至80~90℃,热浸lh,用60目滤布过滤得浸提液Ⅰ;在滤渣中加10倍重量的净化水,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次浸提,时间4h,滤去残渣得浸提液Ⅱ;将两次浸提液合并,留待备用;

  2、调配

按配方称取异麦芽低聚糖、白砂糖、蛋白糖、柠檬酸、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多聚磷酸钠,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经双联过滤器除杂后,与牡丹皮、北黄芪、益母草浸提液一同泵入调配罐中进行混合调配;

丹皮生地鳖甲汤

材料:丹皮12克,鳖甲50克,生地3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l剂,分2—3次服。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内热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丹皮黄芪汤

组成: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丹皮(三钱)、生姜(三钱)、元参(三钱)、黄芪(三钱,生)。

  用法:煎大半杯,热服。

功效:治皮肉壅肿,痈疽已成者。

加减:热盛,重用黄芪、天冬、地黄。

来源:四圣心源卷九

  桂枝丹皮地黄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丹皮3钱,地黄3钱,当归3钱。

用法:水煎大半杯,温服。

  功效:主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加减: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来源:《四圣心源》卷十。

  丹皮当归独活

组成:贝母 干葛 丹皮 防风 防己 川芎 甘草 泽泻 官桂 当归 人参 茯苓 独活 石膏

用法:加生姜5片,水煎服。入竹沥更妙。

功效:主治孕妇子痫。

来源:《女科指南》。

  桂枝丹皮桃仁汤

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桃仁2钱,茯苓3钱,丹参3钱。

功效:主治经血凝滞闭结。

用法:水煎大半杯,温服。

加减: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来源:《四圣心源》卷十。

  牡丹皮治疗牛皮癣如何

不知道牛皮癣患者听过哪些治疗牛皮癣的方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光电化学疗法,食疗法这些都是牛皮癣的治疗方法,但是作为牛皮癣患者,您是否听说过按摩法治疗牛皮癣呢?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按摩法,按摩法学起来比较简单,这一点非常有利于牛皮癣患者学习,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三个步骤,按照这三个步骤按摩,治疗好牛皮癣。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性是在红斑上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治疗牛皮癣的要领有许多,那么牛皮癣怎么通过推拿来帮助治疗的。

  1、用手掌或毛刷沿牛皮癣患者足部阳明胃经,由上而下沿经络推擦10遍,并在足三里穴按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2、用手指从牛皮癣患者腕至指端,沿手大肠经,手三焦经,手小肠经作按揉摩擦5-10遍。用毛刷垂直地刷牛皮癣患者腕外侧5遍。

3、在牛皮癣患者足阳明胃经的足部作由下而上轻快的擦法,并揉银屑病患者太溪、三阴交、殷门诸穴各一分钟,按揉肾俞、命门一分钟,均以酸胀为度,擦涌泉至热为佳。

对于牛皮癣患者来说进行系统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这种系统的治疗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是牛皮癣患者朋友们如果会使用按摩法来辅助治疗,那么就更加好了,在此,我们希望牛皮癣患者都尽快学会按摩法,使用按摩法,让按摩法带领大家走向健康。

肾气丸温补肾阳为何用牡丹皮

肾气丸乃温补肾阳之剂。肾阳虚衰,温煦、气化作用减弱,而致阴寒偏盛,水湿痰浊停留,所以用附子、桂枝之辛热,助命门以温阳化气,含“少火生气”之意;干地、山萸、山药滋阴益精,取“阴中求阳”之旨;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实乃有疏利三焦,通畅阳气之功。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可本为阳虚,为何用苦寒之丹皮?不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清虚热 《医贯》云:“丹者,南方之火色,牡而非牝,属阳,味苦辛,故入肾而敛阴火,宜少阴,平虚热。”吴昆在《医方考》中说:“丹皮气寒味苦辛,寒能胜热,苦能入血,辛能生水,故能宜少阴,平虚热。”《医经溯洄集》中也写到:“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丹皮有清虚热的作用,六版《中药学》也把牡丹皮归为清热药。而在肾气丸中所清之火,乃肾脏阳虚,不能吸火归原,或肾水亢盛,阴寒独盛于内而格阳于外,使肾火不能潜藏于坎宫,浮游于外。

离经之火乃为邪火,此火与真火不同,已失去了少火生气的和煦状态,而变成了戕害五脏六腑的邪火,所以用苦辛微寒的牡丹清虚热,安肾脏。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肾具水火,乃真水真火,又称元阴元阳,是生身性命之本,需要时时顾护,而在阴阳失衡的情况下产生的邪水邪火,是机体的病理产物,则需要及时清除,免得伤害正气。

  导泄,引火归原 阳虚温化失职,水液不利,出现小便的改变,故用“丹皮泄导湿热,茯苓、泽泻渗利膀胱,……(肾气丸)立方大旨,无一味不从利水着想”(《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三泻”———茯苓、泽泻、丹皮共同完成泻利三焦,通畅水道的功能,取“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肾脏阳虚,不能吸火归原”(《医略六书·杂病论治》),而致虚阳上浮,“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医宗己任编》),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丹皮之苦寒,导湿泄热,利用“三泻”的降泄之势,使浮火直达于下,复归于坎宫,而恢复肾中水火交融的平衡状态。

活血通脉,肾阴肾阳乃一身阴阳之根本。“阳虚则寒”,肾阳虚弱,阴寒凝滞,可使全身气血运行缓慢,甚至经脉瘀阻,所以用丹皮活血化瘀。《雷公药性解》曰:“牡丹皮治一切冷热,气血凝滞,吐衄,血瘀积血,跌仆伤血。”张璐在《千金方衍义》中也提出:“丹皮散不归经之血。”可见,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

  肾的强弱与气血通利与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仲景用丹皮,取其活血化瘀之功,如其在《金贵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二十》篇中用桂枝茯苓丸治癥病下血;而肾气丸在治疗虚劳,痰饮,消渴,妇人转胞中也不能排除肺、肾、膀胱经脉瘀阻不通的病理联系。近代医家张锡纯谓:“是肾气丸为补肾之药,实兼为开瘀血之药。”从中可以看出丹皮在肾气丸中蕴含活血化瘀的意味。

以上三点阐述了丹皮在肾气丸中的主要作用。丹皮性微寒所以能清虚火;味苦,所以能活血。也正因为丹皮兼有清热与活血的双重功效,所以仲景才会选择丹皮而不是其它的清热药与活血药。在肾阳虚的过程中,真火不足,肯定会出现阴寒偏盛的表现,“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此乃内经明示,但是真火不足往往阴盛格阳,出现虚火浮越的表现,而真火要补,邪火要清,所以在方药的选择上既要有补阳的药又要有清虚热的药,并辨清主次,合理搭配。

肾阳虚,机体温煦、推动、兴奋作用减弱,会导致气、血、水三者的改变,出现气机失调,血行迟缓,水液代谢失常,所以选用“三泻”(茯苓、泽泻、丹皮)行气、活血、利水以治其标。肾阳虚的病机中真可谓真假并存、虚实相间,仲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创制肾气丸时选择了补药与泻药这样的搭配,使全方阴中涵阳,阳中寓阴,补而不滞,敛中有散,正所谓“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阖者,动静之机”(清·柯韵伯《古今名医方论》)。

丹皮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

  毒理试验

LD50 :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781g/kg。小鼠灌胃的LD50为3.43g/kg。牡丹酚小鼠灌胃,观察3天,LD50为4.99/kG±0.47g/kg。

毒性反应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血压犬,未见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异常改变,仅见眼黏,胆有充血现象,分泌增多。说明毒性很小。

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食物相克

  宜

  (1)牡丹皮与海参

  海参味甘,咸,性温,具有滋阴,补血,健阳,滑燥,调经,养胎,抗老防衰,抗凝血,提高免疫力,治疗放射线损伤等作用。同牡丹皮共用,食疗效果更明显。

  (2)牡丹皮与牡蛎

牡蛎肉包含大量牛磺酸,可以抑制人体血管中胆固醇的生成,有防治动脉硬化之作用。同牡丹皮共用还有清虚热,保肝的功效。

  忌

  (1)牡丹皮与大蒜

大蒜辛温有臭,牡丹皮苦辛微寒,性味反之,药性也相反。所以在服用含牡丹皮的中药时不能吃大蒜。

  (2)牡丹皮与香菜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清虚热,活血化淤等作用,香菜辛温香窜,牡丹皮苦辛微寒,性昧反之,药性也相反。所以两者不能同用。

  食物相克:丹皮与贝母、大黄相克。

  用药禁忌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相关文章: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单味丹皮解骨刺疼痛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