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璐丨刨花生记

又快到国庆节了,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家乡的花生都该收获了,家乡的人们又都该忙碌起来了,但他们累并快乐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给人们的是丰收,是希望。别地方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一片秋风扫落叶的金灿灿,而我家乡的田野这个时候却是呈现一片青绿色,一大块一大块的花生整齐地站在那里等待人们的刨摘,等待着人们去品尝它那粉红而又饱满的果实,它们就像一个个欢迎的礼宾迎接远方而来的客人。家乡的花生是全国有名的,是家乡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每年的中国农洽会上都有它的身影,怪不得有人这样说“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

花生又名落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一带,蝶形花科,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家乡的花生早些年是平地种植的,夏天收过麦子后人们就赶紧整地,把花生种子播种在地里,因为农村庄稼人都说“热苗庄稼错一天都不一样”。是的,花生种下后100多天的功夫就成熟了,它喜欢在温度高的季节里生长,不像小麦得经过“冬天三层棉被”的覆盖才能成熟收割。

在家乡每年到收花生的时候都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因为花生的果实是长在土里面的,把它刨出来的速度是很慢的,因为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没有现在的起垄种植,所以没有每家每户都是起早贪黑的在地里面刨,在地里面薅,遇上阴雨天气更是难收,一旦下雨成熟的花生就会腐烂在地里,到时候找都找不到,所以在这个季节家乡的人们都在盼望着多几个大晴天,晴天不但方便刨花生,还可以把花生晒干,这样就不用担心花生霉变了。

小时候最喜欢在花生地里玩了,虽然大人们虽然累的腰酸背疼,满身的泥土,但孩子们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乐园。在花生地里孩子可以拨开新刨的花生,吃着刚长熟的花生果,那味道可真是香甜;可以不知疲倦的追着蛐蛐,逮着它们就是一顿美味;实在累了,就可以躺在花生秧上美美的睡上一觉;实在饿了,就可以摘些花生放在干的花生杆上烧花生吃,经常是吃后变成了黑脸包公,你想又是生火又是吹烟,烫手的花生都往嘴里撂,反正是先吃到再说吧。

记得在花生地里最爱烤红薯吃了,这可不像现在大街上买烤红薯那样方便,吃着那样顺溜。那时候种植红薯的也多,刨花生饿了就到红薯地里扒几个红薯生火烤着吃。在地里面烤红薯可是个技术活,你得掌握好火候,什么时间大火,什么时间小伙都得把握好,不然的话不是把它烤焦了就是烤生了。我每次基本上烤的都是外熟内生,甚至把泥巴都吃进肚子里了,但还是吃的很香,很甜,很快乐。

这花生刨完人们就该往场面子里运花生了。人们用驾子车一车一车的把青青的花生秧拉到场面子里整齐的跺好,跺好的花生犹如城墙一样,一排排的立在那里,这时候顽皮的孩子们又找到了一块开心乐园。他们在整齐的花生跺里面跑来跑去,你追我赶的玩起捉迷藏,有胆大的还爬上花生跺居高临下玩起打仗的游戏,饿了揪几个花生就吃,那真叫一个痛快。可到晚上回到家免不了被大人一顿教训,免不了被罚第二天到地里捡多少多少刨落的花生果了。想想也是啊,大人们辛辛苦苦的把花生拉回来整齐的跺好,我们不帮忙就罢了,却还把花生跺弄得东倒西歪,落的花生满地都是。

在场面子里摔花生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那时候还没有摘果机,花生全部是靠人工来摘的,夜晚人们有说有笑的在地里面摔着花生。那时候的人们吃过晚饭就带上椅子、耙子、扫帚等工具开始到场面子里工作了,家家户户趁着月色和星光在自家花生跺边开始摔花生了,那声音就像在演奏一场交响音乐会,个个都是总指挥。玩累瞌睡的孩子们就在跺边一躺听着交响乐舒舒服服的进入梦乡了。那时候的夜晚是那样的动听,那样的热闹,那样的繁忙,一棵棵花生秧在一上一下的挥舞中被摘掉果实,新鲜的花生果在月光的照耀下是那样雪白,那样饱满,那样令人欢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乡人民围绕花生衍生出来了很多产业,也研制了许多和花生有关的新型机械。比如种植有起垄播种机,起垄种植的花生不但好收获,好管理,而且产量也很高,它彻底改变了家乡人们多年来对花生的种植方式;收获有大型、小型的花生收获机,犁起花生来那叫一个快;摘果的现在有自走式的摘果机,就像收割小麦一样,下地走走就把花生果捡出来了;脱壳更是早就实现了机械化。

现在家乡的花生从播种到收获都有了大型的机械作业,收花生不再像先前那繁重了,家乡的人们也不用再那样劳累了,也不用再一棵棵的刨、一棵棵的薅、一棵棵的摔了,家乡花生的收获已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可儿时收花生的场景依然深深的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更令人欣慰的是家乡的人们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已把花生生产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努力,已实现了六大跨越,即实现了由卖商品花生向卖花生良种的跨越、由人工耕作向全程机械化的跨越、由粗放生产向标准化生产的跨越、由大众化向品牌化的跨越、由产业开发向“精准扶贫”的跨越,愿家乡的花生产业越来越好、越做越强,家乡的人们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幸福。

作 者 简 介

周璐,男,河南省正阳县人,业余爱好写作。





(0)

相关推荐

  • 花生到了开花下针期,掌握方法花生高产不难,花生控旺技术要点

    花生对大家都不陌生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花生果实bai含有蛋白质.脂肪du.糖类.维生zhi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花生油也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食用油,尤其是现在 ...

  • 种番薯全靠一把灰,起垄种植产量高,烤红薯亩产值5万元

    番薯就是红薯,也称为甘薯.红苕.地瓜等,原本就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减肥食品,但是人们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忽视了它的存在,实在可惜.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栽培技术,亩产一万斤不在话下,经济效益很高.有人 ...

  • 花生种植过程中,出现烂果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预防和防治?

    花生果腐病,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又被称为"花生烂果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基本在全国花生种植区域,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危害严重,不仅影响最终的产量,对于花生品质也有较大的危害,所以 ...

  • 海莱平即文荣是胶东花生种植大县,荣成的排名曾经很靠前

    提到"荣成"这个地方,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有的朋友会想到"成山头"或"海草房",有的朋友会想到"海产品"或&quo ...

  • 花生收获后免费摘果,为何农户不愿意?4点原因,是套路吗?

    正值花生收获高峰期,回答网友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花生收获后,有免费脱粒(摘果)的地方,不要钱,只需把花生秧留给他们,有这种好事,为何很多种植户不去免费摘果呢?有人说是套路?具体怎么回事? 种植花生和种 ...

  • 花生基本特性

    花生基本特性 2021-02-01 20:00·扑克财经 摘要: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跟其他农作物一样,也是一年一季作物,不过由于种类繁多,种植广泛,不同品种以及地区之间种植周期存在差异: ...

  • 花生即将收获,花生果却大面积发黑腐烂,这一季辛苦白费了?

    今天,小帮手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朋友发了2张花生的照片,整块地大面积的花生果已经发黑腐烂,想问问该怎么治?具体如下: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是花生果腐病,一种严重危害花生产量的病害,近些年来,在 ...

  • 周 璐丨总统府略记

    去年一次从江苏昆山市回来的路上,在路过南京时受朋友之邀有机会到南京一游.坐在车上经过查资料得知南京总统府它是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 ...

  • 周乔丨以文记梦(随笔)

    以文记梦.以梦托思的"梦文学"自古有之. 从诗经.楚辞到现当代文学,梦文学不仅生生不息,而且色彩缤纷.古代,不少作品就是凭借"梦"而写成的,如李白的<梦游 ...

  • 周 璐丨手擀面

    说起手擀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一种最常见的家常饭了,而如今却很少再吃到手擀面了.我非常想念儿时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条,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秀色可餐,但吃起来津津有味,百吃不厌. 那还是 ...

  • 周 璐丨我的爷爷

    我最值得敬佩和感恩的人--我的爷爷如今已经病危,他现在就像一棵干枯的树干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病魔的折磨.从他那不断的呼喊中,我感受到爷爷的倔强和难过,感受到一个病危老人对家人和生命的留恋与不舍.我现在 ...

  • 周长行原创丨圈套目击记

    圈套目击记 文/周长行 己亥(2019)年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在杭州度过.在去知味观大酒店聚餐年夜饭的路上遇见一位趴在人行道边上的行乞者.这个画面迄今仍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记忆里. 看上去,行乞者似乎是个女 ...

  • 【新史记】李周龙 丨龙门寺记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龙门寺记 □ 李周龙/ 文        鲁班之乡,景色之南,南眺凤凰展翅,北枕柏塔巍峨.省道玉带东西舞,渡槽巨龙南北飞:水库明镜映蓝天,林木挺拔擎白云:龟蟠鱼跃石彰传说,九井 ...

  • 周雄丨游凤岭记

    作者简介 周雄,1963年生,广西藤县人.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藤县历史研究会成员. 凤岭游记 周雄 一 如果你说自己是藤县濛江人,但没有听闻过濛江有座凤岭,或者没有登过凤岭,那你可能 ...

  • 周长行原创散文丨马齿苋踅摸记

    马齿苋踅摸记 文/周长行 它一身油绿色,叶肉看上去很厚实,油汪汪的.肉乎乎的,茎杆却是浅红色的,红得很宽厚,不温不火,茎头呈盘卷状,害羞似的,略带一点点浅黄. --题记 初夏时节的这几日,我和夫人的行 ...

  • 【征文】李周龙丨 情牵渠水 无悔人生——记修渠人宋林吉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情牵渠水  无悔人生 --记修渠人宋林吉 □ 李周龙/ 文 在采桑镇涧东村,谈到修红旗渠,当年的亲历者,无不对宋林吉充满敬佩. 一个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普通修渠人,何以让人永生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