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甘肃陇南成县一名95后养殖户,带着数千“鸡小弟”做直播、拍短视频,拓宽农产品电商销路。央视新闻专栏《我们的日子有奔头》 第二期的故事 ,要从这群听话的“鸡小弟”说起……前段时间,一段由近4000只“鸡小弟”拼出“小康”的视频引发关注,并获得大批网友点赞。而这些“鸡小弟”的“司令”,名叫尚育康。不同于外出打工的同村年轻人,今年25岁的他,已在村里养鸡近6年。为什么选择回乡养鸡?他生活的奔头是什么?尚育康生于甘肃陇南成县白马寺村,曾是个留守儿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打他记事起,父母就在外务工,有时两三年才回家一次。初中毕业后,17岁的尚育康也开启了打工生涯。他去过很多城市,干过餐饮、当过工人,城市很繁华,但尚育康觉得,“我不能一直给别人打工……我从小喜欢小动物,趁着年轻,我想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尚育康供图
2015年底,19岁的尚育康下定决心,留在村里养鸡,从留守儿童变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创业青年。当时,尚育康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贵妃鸡,不同于本地市场清一色的肉鸡,贵妃鸡很漂亮、营养价值高。他想如果引进贵妃鸡,就会成为当地市场的“独一份”。于是,他拿着打工攒下的四万元钱,不顾家人阻挠,“先斩后奏”订回了500只鸡苗。
“养鸡小白”→“养鸡能手”
“自己承受,坚持着就过来了”
刚开始养鸡时,尚育康把家里的新房子腾出来给小鸡住。架起火炉、插上电暖气,晚上常常不睡觉地守着500只小鸡。
直到第一批贵妃鸡养大可以出售了,尚育康这才发现,贵妃鸡虽漂亮,但有人看没人买。在走访多个农家乐吃到闭门羹后,尚育康通过养殖QQ群,把第一批贵妃鸡卖了出去。家人以为尚育康吃了苦头,会就此放手,但他却不这么想,“我能把鸡养活,其实已经成功了。而且我还把鸡卖出去了,我没有赔。如果长期做下来,我能做好。”正当尚育康充满信心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时,天不遂人愿,一场传染病袭来,2000只鸡苗中有1500多只死亡。大规模的亏损,依旧没有击垮尚育康,“爷爷奶奶一直反对我养鸡,说再死那么多只就不让我养了。那时候只能自己慢慢承受,坚持着也就过来了。”之后,尚育康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贵妃鸡的养殖特点。“花式养鸡”→“花式人生”
他让留守生活“被点赞”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如果没事我几乎一直在养殖场。每天睁眼看到的是鸡,闭眼想的还是鸡。”2017年的一天,尚育康别出心裁,把饲料摆成了心形喂鸡,让“小鸡比心”,来了一波“土味告白”。
视频在网络热传,网友通过短视频关注到他的网店。贵妃鸡的销路广了,尚育康变成了网友口中的“鸡司令”,拍摄短视频也成为他生活中的新常态。
△2021年,尚育康“率领鸡小弟”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2020年,尚育康“率领鸡小弟”向疫情前线医护人员致敬。
△2019年,尚育康“率领鸡小弟”拼出70字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除了经济上的收益,“花式养鸡”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尚育康,“我是留守儿童,心里其实很自卑,之前都不太好意思和别人聊天;现在经常开直播,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起来……”透过短视频和直播,小乡村的养鸡场与外面的世界展开了一次次沟通,尚育康的留守生活也逐渐被看见、被点赞。他说:“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能回到村里,把外面学到的东西用到农活上,农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有奔头!”如今,越来越多像尚育康一样的年轻人,主动选择留在乡村。他们正以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事业与家乡的命运相连接,让更多人相信,留在家乡也能奔出一番事业!
【下期预告】
他是一家纸制品公司的老板,却曾因身体残疾被人嘲笑。如今,他开办的工厂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他是如何逆袭的?明天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