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人物 | 清朝一代才子:诗追杜甫,情比纳兰

众所周知,纳兰容若被誉为清朝第一才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因情深才富,英年早逝,著有《纳兰词》而广为人知。

但很少人知道,在纳兰容若去世后的第二年,大清又出现了一位才子,同样出身世家,才高八斗,却不恋繁华,醉心田园,诗追杜甫,心若陶潜,隐居在京郊平谷三十五年,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作和生性旷达的声名,也为平谷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财富。

他,就是李锴。

出身世家,不恋繁华

01

李锴,生于1686年,因父李辉祖时任四川布政使,故其“生眉山”,且以此为号,字铁君,又号豸青山人,晚号焦明子、後髯生。

他虽非纳兰容若一样是皇亲贵胄,但家世也非常人能及,他出身铁岭名门望族李氏,是明太傅宁远伯李成梁后裔。

李成梁这个“宁远伯”是个什么概念,据记载,“从嘉靖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百余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可见其祖上战功了得。

李氏家族自此世代为官,身居要职。其父李辉祖初为佐领,以才望推择为兵部员外郎,而后战功赫赫,一路升迁官至湖广总督,名噪一时。

幼年时,李锴就懂得平、上、去、入四声,辨认小篆诸字,尤得父亲疼爱。

后跟随父亲到任职地方,先后到过湖南、湖北和北京,见识颇广。虚岁十五,他曾补授汉军正黄旗管库笔贴式,掌理翻译满、汉奏章文书。两年后离职,后来去了南河效力,工竣议赐七品顶带。

李锴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却不热衷于仕途,性好丘山。在他七十年的人生里,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隐居,每日痴迷山水,遍访知己,品茗泼墨,写诗研史,自得其乐。

与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陈梓齐名,人称“南陈北李”;与同时文人戴遂堂、陈石间齐名,素有“辽东三老”之称。

生性旷达,仗义疏财

02

如果不是家庭接连出现变故,他应该春风得意马蹄急,一眼看尽长安花,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李锴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十九岁那年,岳父又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圈禁宗人府。

他生性旷达,胸有丘壑,加上一系列变故,让他心生倦意,远离纷争,归隐山林,吟唱田园,醉心学问。

他对兄长情深义重,两位兄长都仕途不顺,他曾到兄长伊山的戍所探望,住了数月后才回家;

又在兄长祁山罢官回京后,将自家房产慷慨赠与,还出卖己产代还祁山在福建为官时所欠税资,随后举家迁至通州居住;

在盘山居住时,已然家道中落,但他仍旧不改豁达秉性,常常仗义疏财,不仅分文不取将田地送给村人耕种,广植花草瓜果,任民采摘,还时常资助贫者,过着”因庄无物不天地,或不将身玷水云”的庶民生活。

他爱亲近自然,最爱是去到山水之奇险之处,历史上著名的名胜古迹。据说,曾泛舟到安徽采石矶李白故迹,“歌啸达旦”;过浙江富春山东汉严光隐居处,徘徊不忍离去。

他又特别喜欢喝茶,即使游山玩水,也带着铁铛瓦缶,随时停驻,煮水饮茶。那些乡人远远看到有烟,便知道是他:“那是李山人泡茶煮水的烟。”

他好结交朋友,与比自己年长十五岁的和尚藏山结为忘年之交,在《赠藏山上人序》曾写道,“二人者不设主宾,不计日,相思便来,兴尽便返者,三十年矣”。

家有贤妻,举案齐眉

03

当时的李氏家族为汉军正黄旗,权倾一时,联姻多为满族勋贵。

说到李锴的夫人,也是名门之后,家世显赫。她就是康熙名臣索额图的二女儿。

索额图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又名蕊仙,清朝的女诗人,著有《绚春呤草堂》,嫁给了大学士伊阿桑为妻,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索额图的小女儿,更是冰雪聪明,可惜年少夭折。据说德胜门小西天一带,曾被叫作“姑娘坟”,里面有碑文,撰写铭文的是清代书法家沈荃,对其评价甚高,“生而聪慧,三四岁俨若成人,至性温纯,动与礼合,事祖母、父母孝敬不违。咸谓异日必贵而多福也”。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虽然历史上,对索额图二女儿并无笔墨,但在李锴诗文的只言片语中,看出其妻子是能安贫守道豁达随性之人。

李锴有一首诗叫《山居杂咏》,“峣崅南山口,参差晚稼陈。谁知荷锄者,不是带经人。天地容归老,妻孥恕食贫。秋风看近在,红稻一尝新。”

贵为皇亲贵族,曾在钟鸣鼎食之家,娇生惯养,锦衣玉食,嫁人后能放下身段,抛开富贵,随丈夫到京郊隐居,吃粗茶淡饭,着荆钗布裙;容他仗义疏财,赠房屋,免佃租,仍旧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以其夫之乐为乐,足以证明其是李锴的红颜知己,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有后汉桓少君之风度。

据史料记载,其妻早于他一年而死。少年夫妻老来伴儿,两人也算白头偕老,有始有终。

潜心学问,颇有建树

04

隐居的那些年,他没有天天遛鸟偷懒,游手好闲,而是将闲散的时间用来做学问。

在通州期间,他潜心攻读五经和历史,学业益发大进;喜好作诗吟对,尤其爱钻研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与众位书法家交情颇深,常常相互勉励。北京城人竞相来通求见李锴,他却统统不见,深居简出,离群索居,六七年的时间,就连邻居都很少见他的面。

1721年,他36岁那年,到盘山养病,爱上了盘山的山水,托和尚藏山为自己在萝村(今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东罗庄)购地建屋,并作《廌青山堂记》以记念,又因为他的房子就在廌峰之北,又自号廌青山人,为他的房子起名“睫巢”。

在此地一住,又是35年,因为其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甚至被村民称为“乾隆老师”。

孤苦终老,学术颇

晚年的他,虽然精神富足,但身体却每况愈下,屡屡受到苍老、疾病和贫窘的困扰。

1741年,他已经56岁,女儿远嫁,儿子早夭,看淡生死,向死而生,他就在山居旁边,为自己修了墓穴,并请众位友人帮忙书写墓碑墓表。

加上他之前出手大方,散尽家财,常常帮助贫者,生活渐渐捉襟见肘,又因他所著的《含中集》《尚史》书稿未完成定稿,所以十分勤勉,不肯懈怠。

1750年,朝廷诏举经学,大臣纷纷举荐李锴,但李锴请辞,此时的他已经65岁,且常常目眩头昏,浑身不爽。

1755年,这位诗追杜甫、情比纳兰、心若陶潜的清朝才子,在贫困与疾病交集中溘然长逝,走完了其多彩传奇的一生。

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生前所著《尚史》被收入《四库全书》,纪晓岚对此评价颇高,“凡八十余万言,贯左国之离析,补龙门之遗失。讫秦赢,始于黄帝。班掾以下,莫能及也。”

他工诗古文,书法王羲之,尤工草书,旁及术数,《含中集》《睫巢诗集》等作品刊行于世,且传世诗歌达1135首,散文79篇。其诗后人评定“古奥峭削,自辟门径。高者可比杜甫,次亦不愧孟郊。”而其性情豁达淡泊名利的落拓之风也为众人所称道。

PS:感谢北京平谷地区史官柴福善老师,实地考察,潜心研究,校注出版《李锴诗文集》一书,为后代研究李锴留下了珍贵资料,并不遗余力地呼吁在平谷重建李锴故居,保护和研究现有文物,深挖和宣传其历史文化内涵,珍惜这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麦子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