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开在废墟上的花儿
五年前,当老谋子带着他的主要演员到各个电视台做宣传的时候,我一直好奇于他为何用这么香艳的名称来演绎战争。那秦淮河的脂粉气,两岸的露骨风情,曾让多少男人为之倾倒为之动心,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她们和硝烟弥漫的战场联系起来。
影片讲述了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日军长驱直入,在当地烧杀奸淫,惨绝人寰。一座西方用来救赎灵魂的教堂,一群青楼女子,一群教堂里学习的女学生,为逃避乱世,一起度过了惊魂的几日。战火纷乱的南京,泯灭人性的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惊恐无依的各类女人,在战火中被烧成舍利子的人性和灵魂......惨不忍睹。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如同过了几日那样漫长。我揪心地看着历史重演的这一刻,体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无助和无力,感受着那个年代人们的绝望和疼痛。那种潜在的愤怒,难以自持的压抑,早被国人镌刻在骨子里的悲伤,一直在情绪里起起伏伏。心上仿佛被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虽然那些历史早就知晓,但真正坐下来,看着那屈辱的一幕一幕,让我又一次悲愤交加。日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罪行之一,就是对南京女性实行集体强奸,大到八十岁的老妇,小到不足十岁的女孩甚至孕妇,只要被见到就不会被放过。老谋子他知道我们的软肋在哪里,他将分寸拿捏得十分之准,生生的将我们拽到他的镜头前,告诉我们,看,那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近八十年前活生生地发生在南京的历史。
电影中两个群体互为映衬:一个清纯,不谙世事,未染俗尘;一个妖娆,见惯风月,放荡形骸。前者以书娟为代表,质朴纯真;后者以玉墨为领队,风情万种。彼此却为映照,前者是后者干净透明的过往,后者是灵魂被世事的车轮碾压过的前者。
若逢盛世,一个该在教堂里迎着阳光,唱着空灵的赞美诗,潜心学习;一个会在风月场合,不理世俗的眼光,醉生梦死。但她们却被投放在了乱世,被命运召集在了一处。为避难,一个在教堂里面,惊恐万状;一个躲进地窖,苟且偷生。死或者没有尊严的生,非此即彼,别无他路。清纯的女学生们,打心眼里厌恶着那些混在青楼的女人们,不愿与她们同住。而青楼的女人们却毫不介意,径自过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依然过得活色生香,那是残酷战争中,满目苍夷里一抹温柔的艳红。
两个群体,在教堂中两次碰撞,都彰显出了人性的善和美。第一次,一小撮日军闯进了教堂,几欲失控,欲对女学生无礼,在整个教堂疯子一样追逐着女学生,而女学生在躲避的时候,在知道去了地窖可能会暴露了下面的人,于是折转头,四下逃散,暴露于日军面前,将自己推入了险境;第二次,当日军向教堂女学生发出演出通牒,青楼女人们生出了江湖的豪气,替那十二个女学生,走上了不归路。
可圈可点的是约翰神父,本来是个只认钱的殡葬师,到南京是为了安葬教堂的故去的神父,却被卷入到这场历史洪流,刚开始的他,胆小,功利,不过是酒鬼,色鬼;到后来,在大是大非面前,幡然醒悟,为教堂的女学生们勇敢地站起来说“不”,完成了电影宣扬的第一次灵魂救赎。
那些青楼女子,都已经是自身难保的蝼蚁残命,在山河破碎的历史浩劫中,在民族大义面前,却敢于牺牲自己拯救比更弱小的人。她们跟那些女学生说,“替姐姐好好活着”,用从容赴死,成全“曾经的自己”,成全女学生们的干净清白和清朗未来。这些妖艳的女人,如同绽放在战争废墟上的花,褪下红妆,返璞归真,为保护她们的“十几岁”,舍身取义,也实现了影片的第二次灵魂救赎。
影片没有结局,约翰带着女学生们逃往生天,走向希望,而那些秦淮河的香艳女人却不知所踪。正如约翰神父说的,“她们很坚强,勇敢,细腻,出色…有着永恒的力量和美……”这是对她们的高洁灵魂最美的颂词。
国已破,人已亡,看她如花美眷,流传倾城佳话......那些废墟上盛开的花散发的芬芳,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也不该忘。
过去五年,此片仍旧不过时。它时刻在惊醒着我们,勿忘国耻!但更不该忘记了奋发,不该忘记了图强。落后就会挨打,外敌就会入侵,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历史就不会重演,中华民族也才永远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