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山地车世界冠军的闪电M2:到底是人更重要还是车更重要呢?
闪电自行车,几乎你问每一个玩车的朋友,没有人会不知道这个品牌。可以说现在的闪电自行车,无论是在公路车领域,还是在山地车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顶级自行车品牌。但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帮助成就闪电自行车品牌的地位的,还是他们在山地车产品。
下边就跟赵工一起来看看下边这辆1992年的世界冠军山地车:stumpjumperM2。
Stumpjumper可以说是闪电最早确立山地车品牌形象的重要车型,直到今天这一系列也依然在更新。
对比一下现在的顶级山地车,看看在过去的20多年中,山地车发展的有多快。即使是V刹在那会都还没有普及开来,就更不要说碟刹了。
表面上来看,这辆车最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或者说怪异的地方就是这个半透明的后轮了,这个后轮由日本斯基诺公司设计制造,采用了凯夫拉交叉缠绕的方式来给轮组提供张力。
看起来十分像今天的封闭轮组,不过在当时这个车轮被设计在山地车上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气动,而是因为轮组的减震性能。但是想法和现实总是会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自行车技术还在发展的早期阶段,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后边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轮组的问题在哪里。
说完最抢眼的配件,我们来说说今天的主角,这个M2的车架。毕竟自行车公司在很多年里,其成就表现就是在车架上,而不是像今天的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是从整车考虑。
这个M2的车架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一种铝合金材料,这个材料是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其特点是比普通铝合金的更加的硬,可以在相同的重量下制造出强度和刚性更加好的车架。但是缺点也是明显得,至少在那个年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可塑性很差,并且提供这种材料的Duralcan公司也仅有正圆的等壁管材提供。
并且铝合金车架的吸震性能差也是一大缺点,不过就当时时代来说,这种材料的车架无疑是最先进和富科技感的选择。这辆车的总重量为1575g,虽然放在今天肯定会被秒成渣,不过在当年这可是第一梯队的重量。
看到这里,这辆车上再加上之前说到的那个半透明飞碟轮是不是就很合理了呢?极强的车架刚性,加上一个可以吸收一部分震动的卡夫拉材料编制的轮组,感觉还挺完美的。
尤其是车轮在旋转时发出的呼呼声,让观众在还没有看到选手之前就先听到了声音。不过虽然车轮可以吸收震动,但是刚性也过于差,这辆车的使用者Ned也说,在调节刹车时必须非常小心,让刹车块尽量的去接近轮框外缘,因为在过弯时,这个车轮的形变有可能会让刹车块落入到轮框下方卡住车轮。这也是这个车轮最大的问题所在。
前叉是一个50mm行程的气压前叉,虽然现在看来50mm的行程只能算的上是通勤车或者gravel公路车的水准,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前叉虽然贴上了闪电的标志并命名为Futureshock,但是实际这个前叉有rockshox制造,其内部和MAGE 21完全相同。
在结构系统上完全一样,整车使用了Suntour的XC PRO MD系统。虽然那个时候suntour已有颓势,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牙盘使用了suntour的超小齿盘技术,最小盘片达到了20T。
飞轮依然是旋飞,齿比范围为12-28,但是花鼓已经在使用轴承结构,并采用了从WTB购买的grease guard(格瑞斯·格儿的)技术,通过一个机构就可以快速的更换掉内部的轴承。
那时的山地车基本都安装有副把,超大角度弯曲非常具有时代感。这在今天的XC比赛中已经很难在见到了。
看完这台1992年的车,有没有觉得其实在山地车比赛中,人是不是才会更重要呢?看看那会的赛道,可以说真的一点都不比今天来的简单啊,然而世界冠军ned还是用在今天看来十分简陋的这样一辆山地车,如神一般的穿梭在赛道中,真是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好了,这期节目就现在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拜拜。
最后简单出入一个小知识:我们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铝合金车架基本都为6061材质,因为加工难度小,可塑性强,对于更高标号的7075铝合金,虽然硬度和强度更大,但是加工难度也更大,所以鲜有使用7075铝合金制造的车架,配件会也会更加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