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少丨麦黄黄闺女瞧娘

农历四月份,过了小满,天气开始一天天的炎热起来。大田里的麦子开始变黄,麦收也就正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金色的麦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际,当阵阵风吹来,金色的麦穗随风波动,金色的麦浪从远处一波波袭来,冲击眼睛与心灵,眼睛看到的是金黄,耳朵听到的是沙沙的麦浪声响,心里想象的是丰收的希望,整个人是美美的,甜甜的,穿行在无尽的金色海洋如同一条船在麦浪上浮动,似婴儿在摇篮轻中甜甜入睡,嘴角带笑。

麦黄黄,闺女瞧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的习俗谚语。因为每到这个时节姑姑们都会来家里看望奶奶,每当家里来亲戚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开心的事,这意味着将会有好吃的东西,因为老人和孩子,姑姑们总会带些礼品的,有好吃的孩子们是最欢喜的。对于现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孩子来说也许对这些多少有些难以理解,过去孩子对好吃的定义。

麦黄黄,闺女瞧娘。这样的习俗起源于何年何月无从考证,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故乡的广阔的土地上,贴近生活,气息可闻,充满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的光芒。

从麦黄黄到麦收开始忙碌,这中间大约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尚未普及之前,这段时间是农家为麦收做准备工作的阶段,各家各户把收麦所需用到的农具从仓库了收拾出来,对各种器具进行仔细的检查,修理,该钉的钉,该磨的磨,该动锤的动锤,该动刀的刀,斧子、刨子、凿子、锤子、锯子齐上阵,绝不含糊和迟疑,本着俭省节约的持家理念能修理好尽量捯饬修理好,如果实在没有修理价值了,那就到集市重新置办新的农具。其中每年必须要更换的要数镰刀和大竹子扫帚了,因为这两样农具都是农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易于磨损,因此每年都必须重新置办。在所有麦收前的准备工作中有一件事则是整个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麦收工作中的必要一环,那就是准备打麦场,打麦场是存放收割后麦子和麦子脱粒的场所。准备打麦场在老家俗称“操(cào)场”,操场(动词)也是一项技术活,要经过耙地、平整、泼水、晾晒、碾压等多道程序反复进行,有些工序还要讲究时间比如泼水要选在傍晚,碾压要选早上,这样才能操出符合平坦、光滑、无大裂纹、晴天不起尘土等要求标准的打麦场来。

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也就进入麦忙季节了。在机械化普及之前,从收割到从田里运到打麦场,再到轧场脱粒,基本上全靠人、畜之力。地里麦子全靠人工镰刀收割,然后在用架子车,把收割下来的麦子拉到场里,先堆放起来,等积累到一定数量或者全部麦子收割拉回完毕之后再分次,分场进行碾轧脱粒。依靠人力镰刀收割麦子,以一个拥有四个劳力四把镰刀的家庭来计算,一天连收带拉最多也就收割两亩麦子。在天气良好给力的情况下,一个麦忙季,从收割、打场、脱粒、秸秆上垛到玉米播种完毕,整个过程要延续半个月之久,如果再碰上天气不好,不给力,下雨打连阴天,忙季将会持续更久。整个麦忙季将会在忙碌,紧张,喜悦,疲惫,有时煎熬中度过,有笑声也有忧愁。

麦黄黄,闺女瞧娘。在麦黄到麦子成熟麦忙前这段准备时间,是出嫁闺女在未来二十天左右时间内唯一轻松有时间回娘家看望爹娘的机会,因为一旦进入麦忙季节将会全部身心地投入到繁忙的农活之中,无暇顾及娘家父母。麦黄黄,闺女回门看望爹娘,是为了缓解闺女想念爹娘,爹娘思念闺女的相思之苦,是女儿宽慰爹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其无法探望的提前告知的孝心,希望爹娘不要挂念,好好照顾好自己。麦黄黄,闺女瞧娘,是孝心与安慰,是宽容和理解,因为没有哪个子女不爱、不孝敬自己的爹娘,没有为人父母者不爱护理解自己的子女。麦黄黄,闺女瞧娘,闪烁着孝敬与包容的光芒,呈现出亲情之美。

麦黄黄,闺女瞧娘。在故乡那片农耕的土地不知源于何时,却植根大地,一直在传承与延续,生生不息。

雪雨风霜,寒暑过往。早已远离故土身在他乡,忘记了故乡榆钱何时能吃,槐花何时飘香,桑葚何时变色香甜,也许只有偶尔在梦里回到故乡,嗅满树的槐花飘香,看父母开心的笑脸。身在他乡不曾看到父母守在大门口盯着村口望眼欲穿的张望,守望成了雕像,不曾看到父母依稀听到儿女呼喊猛然回头后欣喜变成失望的落寞与悲凉。

麦黄黄,儿女瞧爹娘。麦子已泛黄,何时回故乡看爹娘?

作 者 简 介

王子少,出生于1983年,现供职于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研究会,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历史学出生,爱好文史,从高中时期开始诗歌写作,虽积累了部分诗歌,却多数没有发表,少数散见与杂志。





(0)

相关推荐

  • 【散文】麦子黄了

    麦子黄了 文//张渊 "爸,在忙什么着呢,吃过饭了吗?" "还能干什么啊,忙着收麦子呢.这一块快收完了,等收完了回去再吃." 哦,原来老家的麦子都已经熟了,记得 ...

  • 散文:麦收记忆

    作者:魏青锋 每到麦收季节,便不由自主的就回想起儿时的夏收经历,风拂麦浪.金色的麦秸垛.喜人的麦粒山--生动的画面若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每一刻都让人难以忘怀. 轧场 随着不断抽取麦秸秆烧炕烧灶,麦垛越 ...

  • 丫啊,你还是不是我亲闺女

    新年快来了. 在繁华大都市打工的仙女正在往回飞. 与爹娘一别已经一年了,平时偶尔打个电话听听爹娘的声音,只是不知道爹娘是不是还是一年前的样子了. 家乡的天好蓝,云朵好白. 看见了,看见爹娘的小山村了, ...

  • 路月霞:麦收时节,收获忙

    当麦浪层层翻滚,麦芒硬如钢刺之际,争秋夺麦的农忙便开始了 文/路月霞 黎明前的彩山一片静谧,弯弯曲曲的山路被茂密的核桃树.山枣树遮掩,若隐若现,苍劲的松柏静默着,与奇形怪状的山石遥相呼应,深情地望着不 ...

  • 就读这篇┃那一场与金黄无关的农事

    那一场农事 采薇 作者简介 采薇,原名思源.中原女子.生长于农村,谋生于都市.文学爱好者. 早晨三四点的时候,爹娘就拿着镰刀出门了.爹手里还提着很大的白色塑料壶,里面盛着一二十斤水.出门前娘趴在我耳边 ...

  • 河套平原(78)

    增田说,不可能是日本人,义和隆出事了. 木木说,出啥事了? 增田说,可能要打仗了,抓兵了. 日本人不是投降了吗,还打什么仗呀? 共产党和国民党要打仗了. 会不会抓你呀,快躲一躲吧. 躲不过的,我是一个 ...

  •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置身逶迤连绵的麦海中,眼望着上 ...

  • 农村俚语“麦梢黄,妮瞧娘”,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做到

    俚语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又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它地域性强,较生活化,是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比如在北方的农村地区有这么一句俚语"麦梢黄,妮瞧娘",大家知道它 ...

  • 王子少丨夏夜听雨

    近期来周边地区阴雨不断,湖北武汉大雨围城,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新乡短短几个小时的暴雨降下了往年一年的降雨量,大雨中的一场婚礼感动了无数期待爱情的人,让无数的人又开始相信了爱情.就算大雨倾倒了整个城市, ...

  • 王子少丨七大姑,八大姨,五大婶子,六大娘,这些称呼怎么来的?

    七大姑八大姨五大婶子六大娘都知道怎么称呼吗?在这看似纷乱无序的亲戚关系中,分辨称呼确实令人头昏脑涨,那就让我来帮你捋一捋,顺一顺,这些人都该如何称呼,见面了也不至于闹出乌龙.笑话.还好现在随着家庭规模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黄少烽《难忘涪江船歌》

    [阅读悦读·诗歌]朱鹰<凌晨> 文/黄少烽  摄影/向远木等 [作者简介]黄少烽,生于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从事文艺创作辅导工作30多年,历任创办主任.遂宁市作协副主席.四川省民协理事.现为 ...

  • 乌梅败酱治肠炎: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6克,木香9克。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

    乌梅败酱治肠炎    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

  • 聚焦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黄玲:建设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是欧美国家对全科医生的称谓,其区别于专科医生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器官系统,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沿着疾病和生命周期实行全方位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 ...

  • 麦叶黄枯,得了茎基腐病

    摘要:近几年苏皖等地小麦茎基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该病应以预防为主,深耕作业,合理施肥,配套沟系防水渍:用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在小麦拔节前结合防治纹枯病用唑类杀菌预防. 浙江网友冬日暖阳 ...

  • 黄矮病致麦叶黄枯,多地发生,无药可治

    摘要:一种由蚜虫传播的病毒病--黄矮病,近期在江淮.淮北多地麦田显症.病株多在田间成团发生或一至数株零星发生,大多仅上部功能叶褪绿发黄,下部叶仍是绿的,区别于黄花叶病.黄叶上没有锈粉,区别于锈病.根系 ...

  • 创业者说丨美好盛年黄吉海:疫情之下新开10个校区,什么是老年教育未来生意形态?

    记者丨黄小米 AgeClub年度大会预告:ABI・第三届中国老年产业商业创新大会(上海),扫码报名! 黄吉海寄语    从AgeClub第一届ABI大会开始,我就是常驻嘉宾,这是中老年行业很成功的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