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丨儿时的记忆,永远流淌在生命里

周末,闲于无事,突然想回老家看看。

因为许久不曾回来,走在回家的途中,感觉一切是那么陌生,我甚至有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记忆里弯曲的土路早已不见了踪迹,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水泥路,村落扩展了不少,青灰色的砖瓦房也不多见了,几乎都被粉刷得雪白的两层小楼代替了,哪里还有小村子当年的模样?村外的小学还在,只是再也找不到当年书声琅琅的教室,教学楼前盛开的一大片指甲花倒是吸引了我的目光,大门口上方的“黄李小学”四个字还是那么亲切,让我一下子找到了儿时的感觉。虽然我在这里只读了两年的书,就因父母工作调动而转了学,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人生的起点,那份情感自然是无可替代的。

河塘还在,却早已干涸,杂草横生,儿时的它可是满满一池塘水呢。盛夏里,成群结队的鸭子在上面悠闲自在的游来游去,我和哥哥耐不住酷热,趁父母不在家,高高挽起裤腿,偷偷下了水,在浅水边打起水仗,弄得衣服全湿了,后来又去水里找鸭蛋,不大功夫,一人还真找到了一个,乐得合不拢嘴,像捡到了珍宝一样的惊喜。玩的兴致正浓时,父亲回来了,我和哥哥踩着水花急忙上了岸,在父亲的训斥声中仓皇逃跑,我因年龄小,跑得慢,落在最后面,父亲扔过来的拖鞋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我的小屁股上,我顾不上喊疼,接着跑,和哥哥躲进蓖麻地里,直至黄昏,才敢回家,这时父亲早已消了气,母亲也做好了饭菜,我和哥哥相视一笑,把捂得热乎乎的鸭蛋交给母亲,狼吞虎咽的吃起饭来。

我家在村西口最边缘,蓖麻地在河塘岸边,我家和蓖麻地紧邻,只隔一条小路。记不清那片蓖麻是谁种的啦,只记得它们是那么稠密、葱郁,蓖麻果青嫩时,摘一颗放进嘴里,一股甜甜的味道,还蛮好吃的。而且,我还记得,有一次,哥哥闹肚子,本要去蓖麻地里解决,结果太着急来不及蹲下,全喷在了蓖麻杆上,我大笑起来,哥哥也哈哈地笑,然后拽一片叶子,擦了屁股,又带我疯玩去了。

那个年代的孩子哪像现在的孩子这么金贵,一个孩子几个大人轮流不离视线的照看。儿时的我们似乎特别让人省心,大门一锁,大人该干吗就干吗去了。我和哥哥常常在院子里的大杨树下一玩就是半天,树下有一堆土,那可是我们的乐园,我们用水把土打湿,捏各种造型,虽然不像,仍捏的很投入,还用小碗盖出一大片蒸馍,搞得手上、脸上、身上都是泥,像个泥孩似的。酷热难耐时,我也学着哥哥把自己的腿埋进松软的土堆里,享受着泥土带来的丝丝凉意。

也许我们才算拥有着真正的童年,疯玩到七八岁才开始入学,谁上过幼儿园啊,直接一年级,想想现在的孩子两岁左右就被关进教室里,接受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真是可怜。刚入学时,看到老师在讲台上上课,很是羡慕,也想体验那高高在上的感觉,于是,召集了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摆好板凳,让他们整齐的坐着,我拿着木棍,一边装模作样的指着墙一边背诵老师教给的古诗,他们也很听话的跟着读。谁表现好,奖励糖豆一颗。那糖豆有些特殊,装在一个小玻璃瓶里,红色的,初吃,很甜,等红色散尽,露出灰褐色时,就开始苦了。我告诉小伙伴们,不甜了,赶紧吐掉。一下午功夫,那瓶“糖豆”都被我们报销了。晚上,母亲翻箱倒柜地找东西,说她的药不见了,一经证实,原来是我干了“好事”,母亲吓出一身冷汗,后来知道我们只吃了糖衣,才稍稍放心,从此,把危险物品都放得高高的,我们再也看不见摸不着。

逢到雨季,接连下了几天雨,等天放晴了,我和哥哥去树林里玩,发现树干上长了好多黑糊糊的东西,一簇一簇的,父亲说那是木耳,可以炒着吃。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那树上为什么会无端的长出那么多木耳,我们用细长的棍子戳它下来,再收集到小篮里,带回家,母亲把它们淘洗干净,在冒着炊烟的灶房里不一会儿就做出一盘极美味的木耳菜来。长大后,我再也没见过树上会自己长出木耳,也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纯天然的东西。童年里似乎充满了太多的神奇和快乐。

后来,因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不得不搬家到另外一个乡镇上生活。母亲回来接我的那一天,我躲在小伙伴家不肯出来,幼小的心里是多么不想离开这里啊,又是多么舍不得离开我的小伙伴们啊,但最终我还是被母亲连哄带骗的带走了,从此,我就别了这方乐土,后来因忙于学业,偶有回来,也只是片刻时间,再后来,结了婚,进了城,回来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了。

一群麻雀扑棱棱从眼前飞过,落在院子里那棵粗大的杨树上栖息,枝叶繁茂的杨树在阳光下静静地刻画着生命的轮廓,低矮的院墙上爬满了青苔,现如今,周围都是两层小楼了,只有我家还是三间瓦房,孤零零的老屋无声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因多年没人居住,早已破旧不堪,听父亲说前年雨水大,屋顶漏雨,整修了一次,才得以保全。

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家,不禁感慨万千,虽然那时物资极其匮乏,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日子的生动有趣,这座老屋、这小小的村落给了我最快乐、最无忧的童年,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有关这里的记忆,也将永远流淌在我的生命里,可以淡,但绝不会忘。

作 者 简 介

陈丽,曾用名陈晓晴。河南淮阳人,做过文员、教师,喜欢安静,喜欢简单、朴实的生活,喜欢将心事付诸于笔端。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者。文章多发表在网络平台,部分作品发表在家乡的报刊上。



(0)

相关推荐

  • 张凌雪|记忆中的老屋

    记忆中的老屋只有三间,东边的一间有一盘炕,平时母亲用来放些零碎的东西,主要是吃的面粉,蒸的窝窝头等.中间的一间,南边是灶台和水缸,北边窗户下是一张床,母亲平时蒸窝窝头或者擀面条就在那床上放一个案板,主 ...

  • 木易 | ​忆父亲

    忆父亲    文|木易   上午第一节刚上课,二哥出现在教室外,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我赶紧告知老师后,出来走到二哥面前.从他的眼神我已经明白,刚刚预感的事发生了.父亲走了!那年我上高三. 我随大哥 ...

  • 亚凌随笔:儿时的欢喜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l ...

  • 有一种《奇迹》只藏在孩子的心中

    奇迹,这个词很有意思. 在大人来看,奇迹,就是几乎实现不了的事情,不要抱希望,比较不会失望. 但当孩子对奇迹这个词理解的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时候,奇迹却是一个能实现,并且值得盼望的事. 这电影的英文名字有 ...

  • 我家的核桃树

    我家的核桃树 (一) 在我老家的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核桃树.多少年过去了,只要一闭上眼睛,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的模样:沧桑岁月的面庞中显露出坚韧,一道道灰褐色树皮沟里蕴藏着太多的故事-- 母亲曾对我说 ...

  • 【听美文】雪爬犁上的亲情

    雪爬犁上的亲情 文/梁为 诵/沙鸥 今年春节回老家,无意中看见了搁置在院子角落里的雪爬犁,瞬间唤醒了记忆深处尘封的往事. 我们兄妹几个有雪爬犁陪伴着的那一个个追逐嬉戏的日子,还有父亲用雪爬犁拉着我看病 ...

  • 新人李忆安:如烟往事

    回忆似风,过往如烟 --忆安 一个不好的消息,让我和哥哥回到了那个不愿提起却又时常想起的乡村.那天天气预报是晴天,但没有一点阳光,我们从那棵老槐树下出发,一路走着,看着,想着,不放过每一寸回忆-- 刚 ...

  • 我与母亲的亲情小故事

    时间:2017-06-01 13:46:59 母亲是我们一辈子最亲的人.她是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把一切的爱够给了我们,无怨无悔.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与母亲的亲情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我与 ...

  • 记忆中的扁豆|原乡

    故乡周一鸣老师的工笔画,扁豆花 前些日子,故乡未谋过面的网友周老师给我发了几张她画的工笔画扁豆花照片.周老师问我江南旧闻中写没写过扁豆,很惭愧,扁豆我确实没写过.周老师的画,也勾起了我对扁豆的记忆. ...

  • 岁月神偷,偷走了那些年

    不花自己能力以外的钱就是最好的攒钱 3512021.02.05 16:14:34 今年疫情,不能回家过年,如去年一样选择在万人空巷的上海过年,现在想来一点也记不起去年年夜饭吃了什么,感觉时间的洪流,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