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题作文二十四字教学法
小学生命题作文二十四字教学法
◇刘焱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是清代“诗界革新导师”诗人教育家黄遵宪对写诗的阐述,充分说明写作传情达意功能。目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检查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最大化的让孩子自由习作自主表达,突出写作实用的功能。但为了统一标准和方便考核,对小学生习作考核中,命题作文仍然在所难免,或者说命题作文的成分在考核中仍占很大比重。今天我想就小学生如何写好命题作文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清楚命题作文中优秀习作的标准。在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对优秀习作标准还不大明了,我分别从“纵观全篇”“具体内容”两个角度总结了二十四个字的口诀。我认为习作达到二十四字口诀要求基本达到的优秀习作标准。
纵观全篇标准 |
主题明确 |
语言生动 |
具体内容标准 |
开篇点题 |
重点分明 |
过渡自然 |
结尾点睛 |
主题明确,语言生动
从多年的作文教学积累中,我个人总结出,总体上看,作为优秀习作基本标准要做到八字要诀——主题明确,语言生动。也就是说优秀的习作必须做到紧扣题意,所谓“贴船下篙”。而语言生动则需要孩子不仅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求孩子流畅通顺,富有感染力,往往要求孩子能正确使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习作在鲜明主旨之下,做到血有肉,生动具体。
这八字诀落实到作文中,又具体化为十六字诀,即“开篇点题”“重点分明”“过渡自然”“结尾点睛”。
开篇点题
开篇点题是说习作开头就要做紧扣题意,可以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从而做到“扣题”。如小学六年级即将毕业,我给孩子们这样一篇命题作文:
请以《再见了,老师》写一篇习作。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拿到这篇习作要求,我让孩子阅读作文题目要求两遍,告诉孩子如何做到“主题明确”。即审清题意,而审题往往要做到:
1.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巧妙地写进开篇文字中。文题叫做 《再见了,老师》那么文章应该如何紧扣题意呢?如何在文章第一段中得以体现?孩子们纷纷发言,说要抓住“老师”“再见”“思念”等词语。结果班级中连最害怕写作的孩子在文章开篇都很好的把握住题意,其中一个孩子写出这样开头:“再见了,老师。再见了,同学。再见了,母校。在这离别的时候我很想念你们……”
2.定位:确定写作的范围,写哪方面的内容。是写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通过讨论,孩子们很快明白 范围——“六年的小学生活”,写事——“一件或几件事”
3.表明情感:即对所写的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情感。抓住“再见了”一词,学生很快理解习作表达的是“思念”“依依不舍”之情。
重点分明
重点分明是针对习作主体部分说的。当围绕题意,选取素材两个以上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有侧重的写,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同样以《再见了老师》为例。学生选取的素材有“老师指导我书写”“关心我的生活”“讲解难题”等。我让孩子先谈谈,怎样来写作这些材料,想想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我告诉孩子,大家想法都很好,但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教育意义最大,应该重点写。于是孩子写出来的习作各有特色,有的以“关心生活”为重点,有的以“讲解难题”为重点,有的则抓住老师指导书写时的细节描写表达对老师的敬爱,均做到详略得当。其中还不乏孩子写出“老师不仅传播知识,还十分关心我们生活”这样的过渡句,然后把老师关心自己生活的内容写得十分具体,表现了对老师的感恩与不舍之情。
过渡自然
过渡自然往往在习作中体现为出现承上启下句子或段落,可以体现小作者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使文章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在文章选材丰富或段落较多时可以指导孩子有意为之,学习这种写法,并体会其妙处。在写《再见了老师》习作中,正是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孩子便很自然在两个素材之间写出“老师不仅传播知识,还十分关心我们生活”这样的过渡句。我还告诉孩子过渡句中常用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孩子在我的启发下还找出这样的并联词有“是……也是……”“……因此……”并且能巧妙运用。
结尾点睛
画龙点睛原来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文章结尾点睛十分重要,与开篇会形成首尾呼应,更加凸显文章中心。这样文章必为读者认同。古人把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所谓“豹尾”即是指文章结尾做到画龙点睛,干净有力。我指导孩子写作《再见了老师》中,孩子是这样收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再见了,老师,让我们挥挥手,静静地分别于此刻……其中“再见了,老师”与开篇相照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为文章点睛之笔,再次达成了“主题明确”这一目标。
我的二十四字诀的作文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往往容易为许多教育者诟病,认为如此教学,孩子最终会形成套路,从而误入歧途。但区区认为,不必担心,古人云“不得入,何以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太明白写作为何物的孩子们,如果能掌握基本方法,乃至熟练运用后,将来自然可以做到创新与变化。
当然,一篇好的习作,仅做到以上二十四字口诀的要求的确也是不够的,她还需要需要孩子广泛阅读来自我充实,需要孩子丰厚的生活积累与感悟,需要孩子阅读与习作的自主与创新的灵气,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自主表达。
全文完
附:刘焱七律二首
七律·游泳
深秋与健儿争泳于运河,为气势所惊,有感而作
波峰浪谷任扶摇,
桂子浓香千里飘。
健者身逐涛浪涌,
游人梦醒魄魂销。
声如神鼓震天庭,
势若骄龙入海涛。
铜雀秋深人不在,
沉沙折戟事如潮。
七律﹒中秋望月
佳人才子赋新歌,
织女牛郎话玉河。
明月纤尘八月树,
秋风落叶万年柯。
嫦娥离恨银壶转,
后羿别愁霜发多。
文章本为多情种,
且赋团圆倾碧波。
本文作者
作者简介:刘焱,男,1974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泗阳县,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喜欢研读古典诗词,业余时间尝试创作诗词及小说。发表论文、短小说、诗歌数十篇,并完成中长篇网络小说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