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磻坑古樟与阳春古戏台
老实说,作为一个红叶圣地,长溪村如此冷清是我事先并没有想到的。当然,要从我的小九九来考虑,游人少我内心自然是更加酸爽的。作为一个全境旅游的打造者,相比于其他地区,婺源县的西部与西南部则显得有些寂寂无名。经过一番仔细的功课,我还是决心要去填补一下这个空白。
婺源西部的旅游资源,确实不如婺源其他地方来得那么多那么相对密集,主要还是集中在与赋春镇相连着的镇头镇,以丘陵地带为主。第一站是磻坑村。
磻坑村原名蟠溪,是镇头镇冷水亭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赋春镇过来也就四公里左右。北宋初年,陕西宝鸡蟠溪汪姓迁此建村,为表思源之情,取蟠溪为村名。后因婺源乡间,多称呼溪为坑,久而久之,将蟠溪改作磻坑。至南宋初,婺源理坑余姓迁入合居,现在成了村中主要姓氏。
到达村子,前方是一片稻田,有小溪流经。村西边有一簇古樟树,有小廊桥,应该是水口所在。
一条往北沿着山边流去。有一个说法是:磻,是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磻坑村正好位于一个“Y”字形河道三角形内,活脱脱就是一枚石箭镞,可谓村如其名;其二,磻坑三面临溪,背倚群山,颇具风水学上“腰带水”的典型特征,是一块风水宝地。
最精彩的还是这个了--戏台中间通道开放部分的方木梁上开有槽孔。知道啥用途吗?没错了,这是一个可以自由组装的活动式戏台。没有演出时台板可以卸下,供祠堂操办各种红白事之时通行。
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戏台的后台还有木楼梯可上二层。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看完了戏台,回归祠堂本身。
享堂两侧廊檐做成垂花门式,梁枋上有精美木雕。
享堂前的拱形轩廊。
最后这个不知道怎么定义了。因为只有两进,没有设专门的寝堂,享堂的中堂后壁设有暗格,作为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所以二进既是享堂,也是寝堂。
享堂两侧次间的上方同样做有暗格,应该也是安放排位之所。
横跨小河的房屋之后,竟然还隐藏着一座小石桥,看起来也是古物。小石桥为石平梁桥,一墩两跨。
看仔细了,原来这一座微型桥墩为整石打造,上铺石块,再上架石梁。有点意思...
围了一圈的墙,就是为了这口古井。可惜其外观已经被混凝土搞得面目全非。
里面是这样滴...
又是一座新建的廊桥,同样还有古樟的陪伴。看来这里是村子的水尾了。
秋天嘛,哪怕只有几棵红叶树,我也要尽量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最后,就是主角登场的时刻了--磻坑奇樟。
转过来看,没错,关键在这里--古樟是一座天然的“树桥”。磻坑古樟,据资料显示,树龄已达六百多年,胸径1.6米。树身向对岸横卧,两头生根,形成一天然树桥,从前村民可沿树干步行过河。更加奇特的是,桥上另长了五侧枝,高度也都超过了10米,如母抱五子、十分温馨;后兜部又寄生一棵糙叶树,与古樟枝绕叶叠、相生相伴、浑然一体,谓为奇观。
事实上,冷水亭村还有一个重要古迹--西汉长沙王吴苪墓。吴苪据说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也是刘邦登基后唯一躲过屠刀、得以善终的异姓王,其墓地位于冷水亭村对面的鸡山之上。当时问了几个村民都没有结果,一路上也没见到有什么路标指示,只能作罢。
多层斗拱出挑形成状若展翅的飞檐,梁枋栏板木雕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栏板两侧为灵芝图案,中间是凤凰牡丹,寓意富贵吉祥。
下额枋雕刻双狮滚球,两侧灵芝;上额枋中间刻“福”字,两侧为铜钱图案,寓意福禄双全;上面为双凤牡丹,普柏枋雕刻灵芝云图案。
戏台底下好乘凉,看把你美的...
当然我的目的可不是捉鸡了,而是...戏台下还隐藏了一对抱鼓石!而且,鼓石之间还有约五十公分的门槛!
戏台上方是拱形轩廊。大家注意一点,轩廊左侧有四个户对!这就更加证明我的观点的合理性。
从另一边再看一次。五凤楼门楼面阔五间,两侧是砖雕八字墙,中间三开间就是五凤楼木质大门部分,轩廊、门当、户对,一切都标准得不能再标准了。
进村,寻找道路前往戏台正面。
耶,终于可一睹古戏台正面了...
同样的院墙内,另一端就是方氏宗祠。门前竖有两根木旗杆。
阳春方氏宗祠(含古戏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宗祠其中的一个。
还是继续古戏台。阳春古戏台,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为大木榫卯组合建筑,外观呈现典型徽式五凤楼建筑样式。戏台高约1.7米,前后台面积约50平方米;整个戏台(含屋顶)宽10米,进深7米,高8米,占地近80平方米,由8根方柱、26根圆柱共同支撑。戏台前一侧设有简易木楼梯。
按照这边的结构,我怀疑跟磻坑余氏宗祠一样,阳春戏台也是一个组合式活动戏台。(后来查到了资料,我居然蒙对了)
结构与背面相同,不同的是木雕。下额枋雕刻的是戏曲故事人物,上额枋为双龙戏珠。
次间额板的主角变成了仙鹤,内容可分为松鹤延年、鹤戏莲花,都是祈求长寿的。
博风板精美的花卉雕刻和雨梗墙的灵芝纹砖雕。
两边接头处还各有一个鳌鱼首。
最令人赞叹的,莫过于戏台正中的八角斗拱藻井了...
戏台底部构造。可以感觉中间留有通道。
登台喽...
戏台的后墙前有太师壁,左右两侧为出入戏台的场门(按明代传奇戏剧的要求,设置了八个门),可供演员同时出入。
挂落下方卷草纹,上面是万字纹,中间雕刻了一个大大的龙脸。
戏台两侧稍小的长方斗拱藻井。
各种过门,各种图形精美、雕刻细致的冬瓜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