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这么稀有

  [元宝],一种马蹄形的银锭,又称马蹄银;[宝银],每锭重五十两,多用于大额支付。每两抵用制钱一千文,每锭抵用制钱五十千文;[银锭],多铸成铤形或马蹄形,又称小元宝,一般重十两,也有铸成银方鏪的;[银锞子],形制各种各样,一般为馒头形和花瓣形为多,上釿有,福,禄,喜,寿,等字。一般重一两至五两。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

  “银作局”、“陈元昌号”、“恒昌盛记”……在很多传世的银锭上都能发现类似的文字标记,它们有什么含义呢?据李小萍介绍,银锭官铸还是私铸的区分就在于此。明清银锭分官铸和私铸,官铸的一般上面有县名、银局名、银匠的名字,而私铸的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戳,即商号或银号。官铸当然比私铸的银锭具有更高的公信力,二者的收藏价格也相差甚远,官铸往往是私铸的两三倍,甚至更多。

  银锭的重量,则视乎需要而定,并无准则。大至上可分为大中小锭,大锭一般是50两左右,中锭10两,小锭则1-5两不等。银两在古时的购买力十分惊人,与现在真有天壤之别。在清代,视乎银铜之行情,两纹银当值1000-1500枚铜钱,所以普罗大众曰常都是用钱甚小用银,或只用碎银,只有大额交易或缴交赋税时方能派上用场。银锭是经由银匠人手铸成,不同于铜钱银币般倒模或机铸,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独 一 无 二的艺术品。

  在收藏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的价格相差很大,官铸银锭的标价往往是私铸银锭的数倍甚至十多倍。一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官银数量更少;二是因为官银成色足,制作也更精美;三是因为官银附带的史料价值正统可靠,买进的人也放心。此外,品相好的明清银锭升值速度也较快,史料价值越强的银锭则收藏价值越高,尤其是税银及刻有金融史料性文字的银锭更是比普通品种升值空间大许多。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钱币简说(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辉煌多姿,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 中国古代金银币 一.古代金银货币的使用 黄金.白银因其价值高. ...

  • 银两鉴定有什么诀窍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 ...

  • 银两鉴定意见

    明清时期银锭,虽多省有铸造,但各省造形有彰可循.例如马蹄形银锭一般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吉林等,如果出现四川圆形省份,就要怀疑了!四川省的银锭,多是圆形,就是我们所说的馒头定,如果出现了马蹄形的标有 ...

  • 银两是什么?为什么银两如此珍贵?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古代交通不便,形成了元宝造形的多样化,主要形状有马蹄形.马鞍形.砝码形.圆形.圆槽形.半圆形.圆锤形.椭圆形.方形.方槽形.条形.腰形等等.按其重量大体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类型 ...

  • 【银锭】鉴定及上门交易价格

    银是熔铸成锭的银.其中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铸的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银币.汉宣帝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作白金三品.银货二品的王莽铸.此后历朝历代皆有铸,惟传世不多.隋唐以前,把银锭称为 ...

  • 银两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 ...

  • 银两为何价值连城?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2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 ...

  • 银两鉴定有哪些步骤

    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此银锭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见证,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在收藏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 ...

  • 银锭如此珍贵?

    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 清末民国时期,少数来华洋人对银锭 ...

  • 银锭快速出手

    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 ...

  • 古代银锭子流现在这么热,你了解古代银锭子吗?

    银锭铭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赋.税.解.贡方面的银锭属官锭类,不管这些银锭是否官炉所铸(当时官银有委托银楼.银炉铸造的情况),都是官锭.另一类铭文为银楼.炉户.公司.银行吉语等银锭,属商银类.第 ...

  • “银两雅韵,大国传承”

    使用银锭进行交易时,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要辨认成色.其次要称重量.最 后,称量结束,各取所需,完成 交易.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看银锭的成色,银锭的成色不同价值也不同,成色高的银锭相应的 ...

  • 银锭鉴赏和浅谈

    众所周知,我们常见的银锭通常是没有面额的,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依据银锭本身的重量和成色来进行分辨的.一般来说银锭都是分大小的,主要标准为50两.25两.10两.5两.1两等,我们在民间也有通常的称谓,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