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高考成绩最高668分,暑假计划办辅导班被骂,老师给他们点赞

截至目前,高考已经过半,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志愿也已经填报了,接下来就只有等待高考录取结果以及通知书了。剩下的暑假应该如何度过呢?

相信大部分考生,要不就是宅家里玩玩手机,要不就是出去旅游一番,还有很多寒门学子还得帮家里干活挣学费。不管做什么,这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暑假,可以自己安排的暑假。

然而,在福建泉州,有这样13位高考学子,高考刚结束,他们想出了一个点子,就是联合举办暑假培训班,没想到还没开始就被叫停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

首先,来看看这13个人的身份:

13名学生是来自福建泉州市,包括1名男生和12名女生,这1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非常亮眼,其中4人是福建省高考文科第2名、第3名、第4名和第8名。最高分为668分,最低的也有629分,排名也在全省203名。其中有几名学生已经被北京大学预录取了。

其次,13人的计划:

利用自己高考学霸身份,联手举办时期精品课程,主要包括“初升高衔接班”和“高中课程个性化订制辅导”,其中初升高衔接班每节课140元/人,后来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按小时收费,150元-250元不等,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最后,结局

这13名学生的“创业”计划还没开始,就被人举报了,当地教育部门责成校门处理此事,最后计划失败,13名学生对外发布了联合申明。

事情曝光后,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很多人认为这13名学生的做法欠妥,甚至有人骂这群学生急功近利,这么小就只会赚钱;有人觉得他们举办辅导班想法过于简单,没取得任何手续,存在很大的风险;也有人给他们的做法点赞,愿意将他们的自己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网络上各种说法都有,而对于这件事,作为中学老师,个人是倾向于给他们点赞。

第一、给他们大胆的想法点赞

纵观我们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大部分学生平时的生活里基本上只有学习,其它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包办了,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上处于跟社会是脱节状态。

特别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生活对工作是没有任何概念,所以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完全没有生活能力,不懂得兼职赚钱,不懂得照顾自己,之前听说过有学生平时连衣服都不洗,周末打包带回家洗。

而这13名学生,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他们在高考刚结束,至少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知道提前进入社会,通过自己双手去做点事情。泉州市是经济发达地区,相信这13名学生的家庭条件应该不会太差,从小也不是缺钱的那种学生。

他们能够在暑假,知道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去赚钱,去体验社会生活,不管最后成功与否,这种想法就应该给予保护和支持,这些有想法的孩子,总比高考完后,天天窝家里玩手机打游戏的学生强多了。我们很多所谓教育专家,平时在谈教育孩子的时候,天天喊着要保护孩子在成长路上的想法,真到这个时候,却开始反对孩子这种做法了。

第二、给他们的行为点赞

从他们的申明中来看,他们举办辅导班的出发点并不完全是为了钱,这么小的学生,为什么网络上要给他们带上“急功近利”的帽子呢?如果他们申明中叙述的赚钱是为了帮助贫困的农村学校,那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更加应该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这13名学生跟以前新闻报道的寒门学子为了赚学费,跟着父母去工地上搬砖一样,还有人说他们急功近利吗?舆论肯定是一边倒的叫好,称赞他们懂事。同样是通过自己劳动赚钱,而且是利用自己的头脑和智慧,有何不可呢?不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才18岁,就套上急功近利的称呼。

第三、给他们的未来点赞

其实很多人已经发现,我们现在有些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平时只会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而一旦高考结束后,却开始迷惘,自己的未来应该在哪里?到了大学后,不再是为了纯粹地应付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想法。

在大学里,过得特别充实的学生,一定是想法很多,人又聪明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智商和情商双高的学生。其实很多成功都是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当年的刘强东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天天跑中关村卖光盘,才有了后来的京东;当年也有很多人说他不务正业,但他却成功了,而说他不务正业的人可能还在搬砖。

这13名有想法的学生,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是高考成绩,高考学霸的身份让他们自带光环,这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他们知道扬长避短,利用好自己的身份去办辅导班,胜过任何高昂的广告。然而也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或许也只是头脑一热,没能将自己办辅导班的手续合法化, 没有考虑到会被举报的风险,最终失败了。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他们这次失败了,社会也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点小小的挫折也让他们懂得了社会是现实和复杂的,这给他们未来进入大学、走入社会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经历,这群孩子未来一定会非常美好。

对于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