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栏目|如何理解“先打弱敌 后打强敌”战役谋略思想?

(五)先打弱敌 后打强敌

  这也是毛泽东非常重要的战役谋略思想。在战争中,指挥员往往对于先打强敌还是先弱敌难以决断。中央苏区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之前,就对此问题进行过广泛的争论。

毛泽东引用了《管子》中一段话:“故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暇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意思就是说用兵的一般道理都是攻坚不容易取胜,攻击弱点则是用兵如神了。因为打强敌或敌之强点,弱的也会变强,而打弱敌或敌人薄弱之处,强敌或者敌之强点也会变弱了。所以毛泽东提出了“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战役谋略思想。原因一是易于全歼,二是可以速决,三是有利于从整体上削弱敌人,进而达到各个歼灭敌人的目的。

例如解放战争时的定陶战役。1946年8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开封至徐州段作战,打乱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进攻的南线部署。下旬,国民党军统帅部匆忙从陕南、豫西追堵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兵力中抽调3个整编师,从淮南、徐州等地抽调1个军和2个整编师,加入冀鲁豫战场,连同原在郑州、新乡、商丘等地的8个整编师,共14个整编师32个旅约30万人,企图以优势兵力钳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定陶、曹县地区,占领鲁西南,然后打通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

为了打破敌军的东西对进,毛泽东的分析是:徐州之敌较强,郑州之敌较弱,敌两个系统指挥不统一,嫡系与杂牌有矛盾,确定先打郑州出动之敌。而在郑州各路敌军中,整编第3师和47师战斗力又比较弱。其中整编第3师又是郑州敌军中的唯一的嫡系,与其他各路敌军有矛盾。所以毛泽东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先打整编第3师,并活捉了敌中将师长赵锡田,然后我军集中主力打了整编47师。此役共歼敌4个旅共1.7万余人,对整个解放区的南部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纵观我军整个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役谋划,一般都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这符合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用兵的谋略原则。但也不是绝对的,我军有时也出其不意地先打强敌,把强敌打掉了,弱敌就更好打了,甚至弱敌就撤退了或者投降了。

  毛泽东这一战役谋略对我们也是有启示意义的。例如我们维护海洋安全的军事斗争,将来可以先打弱国,从而对强国形成震慑。对强敌作战,则一般也是先打其弱点,然后再打击强点。对于我们指导工作和学习,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谋略思想。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一般也应当先从好下手的方面入手,由易到难地解决问题。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