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镇(二)(华萼楼)
再往前,这座外表并不起眼的建筑就是汇城村陈氏宗祠。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这里却诞生了名声远扬的陈明绍家族“一门九清华”传奇故事,让人禁不住对大埔的鼎盛文风啧啧称奇。
汇城陈氏宗祠,位于大埔三河镇汇城村凤翔山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坐西南朝东北,是一座两堂四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1914年,陈明绍(1914-2009年)就出生在这座祠堂的右横屋内。陈明绍早年曾先后就读于大埔三河公学、大麻中学和汕头礐石中学(今汕头金山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是我国著名的能源环境专家。曾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1998年,《人民日报》曾以“集科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给予他高度评价。
这“一门九清华”又是怎么回事?原来,陈明绍和夫人及子孙三代共10人,除一个孙媳为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毕业外,其余9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并且皆颇有建树。其夫人陈霭民,是1937年的清华化学系高材生,在北京工业大学任教,2003年病故。儿子陈虎,从清大毕业后曾任北京机械工学院院长、教授,如今已退休;儿媳妇葛德玉也是清大学子,在北京联合大学任教授;女儿陈安毕业于清大,1989年从北京工业大学赴美,后留任美国;女婿李光是清华大学1969届工程数学力学系毕业,后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孙辈更是接过了祖辈的“接力棒”,其长孙陈凡是清大1991届毕业生;其妻宋晔系清大建筑系研究生;小孙子陈鹰,1993年入读清大土木系建筑管理专业。这也算是对大埔人一直十分注重教育的最生动写照了吧。
逐渐向古城靠近。
潮汕木式山墙,带有精美的彩绘装饰。
这栋老屋的大门,则吸收了西式建筑的特点。
罗马柱与灰塑装饰图案里的中国结、灵芝纹,完美诠释了中西合璧的含义。
两层三合院式建筑。
沿着池塘边,就是2005年在三河古城残垣的基础上修复的西城门与城墙。
三河明代古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砖石结构。古城开四门,东门为“永清门”,南门为“宣和门”,北门叫“拱极门”,西门名“镇宁门”,城墙长1547米,高4.5米,下宽3.3米,上宽2.4米,整座城墙设有垛堞918个。后来仅存南门、西门及560米的残垣。现在所见城墙与城楼,是2005年大埔县政府依照修旧如旧原则重新恢复的。
又一栋两堂两横式建筑,略有区别的是前面设有围院。
院墙木栅门画有太极图案。
横屋天井内部。
一进门额书“濂溪衍派”。这就很清楚了,这是一家周氏宗祠,周濂溪(周敦颐)之后人也。如此,外门上的太极图案就很好理解了。
堂名为“汝南堂”。汝南堂是周氏最早也是最大的郡望堂号,原因就是秦灭东周后,东周的最后一个王周赧王姬延被迫降秦,后被安置到今河南汝州到驻马店的平舆、汝南一带。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创始人之一的周伯明,就出自汇城村周氏家族。
继续东进,就看到古城内连成一片的几个池塘,呈东南-西北走向。一般而言,池塘边大抵是祠堂这类比较重要的建筑为主。
水式山墙。特殊年代的标语在大埔随处可见,并没有谁想要将它们抹去...
堂名为“同庆堂”。当时张氏宗祠正在做修缮,经与主人家交谈,确定这里的张姓与始兴张九龄为同宗。
省祖楼。
门联为:省躬斯再可,祖武克绳之。传统文化精神代代传承,方能薪火不断。
仍然是有庭院的。
内为三合院建筑,名“丛桂楼”。左边横屋两层,右侧横屋仅一层,这也算是形式与空间上自由组合了。
略显破落的李氏宗祠。
内为两进,二进高两层。
刘氏宗祠。
门联为:家声传两汉,宗裕镇三河。
堂前枋板书“奉先思孝”,堂名“惇叙堂”。
文典公祠。门联为“弘农世第、清白传家”,自然是属于杨姓的祠堂了。
远远瞧见一座气势宏伟的老宅。从侧面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座变异四合院,前高后低,一进两层,二进三层;内部设走马廊。这种略带西式风格的老房子,一般是清末民初的产物。
木式山墙。
楼名为“党恩楼”,肯定不是原名了。经向主人家了解,这是解放后所分的房子,所以要感谢党恩了吧。
内部的木质回廊结构。
继续往东北方向行进。路边有一座小伯公庙。
主角终于出现,就是面前的这栋豪宅。从侧面可以看出古宅前后三进,一进为一层,以后依次增高一层,寓意“步步高升”。
同样是木式山墙。
往古宅正面前进,围墙边也有小伯公庙。这个屋顶可是整石雕刻的。
来到正面一窥全貌。老宅前面还以矮墙围有院坪。
楼前有风水塘。
原来,此楼名“华萼楼”,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由旅外华侨范建三出资兴建。该楼坐西南向东北,面阔23.6米,进深36.2米,占地面积达85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54平方米。楼分三进,前低后高,各进之间以天井相隔,抬梁式构架,墙体承檩。这种布局,除了唯心的“步步高升”寓意之外,科学的一面是十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此楼解放前曾经被国民党作为三县临时政府(大埔、蕉岭、平远)所在地。
这个范建三何许人也?就是之前介绍过的,撰写了《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的原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哲学名儒”范锜的哥哥!但是如果你仅仅只是简单的这么认为,那就太对不起范建三先生了。早在20世纪初,范建三就追随张煜南等爱国华侨回国兴业,为同盟会募集资金,为潮汕铁路的建设筹资并投资入股,成为潮汕铁路的创始人之一。建设三河中山纪念堂,他也出资了200个大洋。
张煜南(1851-1911年),号榕轩,广东梅县松口人。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的著名华侨实业家和地方侨领。他们以投资兴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华侨资本经营的商办铁路--潮汕铁路而载入史册,千秋传颂。
张煜南筹备兴建的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安,全长39公里,后来又加筑了意溪支线,全长共42公里。路线确定后,清廷即派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前来实地勘测,踏查就绪,决定兴工。全部工程、路轨、机车、车厢及站台由英国怡和洋行估价,计需180-190万元。据此,张煜南兄弟邀集亲友认股,股额定为300万元,其中张氏兄弟各认100万元。潮汕铁路从1903年开始筹备,1904年动工兴建,至1906年10月全部干线完工,同年11月16日正式通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的建成,对韩江中上游和闽赣边区的华侨、侨眷进出汕头,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曾起过十分有益和重要的作用。
大门上书“廉让家风”,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所书。这也是题写三河中山公园字额的那位了,好字!
横屋的水式山墙。
大门并没开,老牛当时是相当崩溃的。可是不死心的我重新回到了华萼楼后面,奇迹发生了,后面的小门居然是打开的!耶耶耶...
小门就是沿着房屋廊庑的方向,一直通往一进门廊。
二三进之间的天井。两进楼房的二层有走马廊相连通,木质栏杆雕刻成葫芦节状。
二进前廊甬道。
前面天井两侧还设有隔墙,上开琉璃瓦漏窗。墙边的花台与绿植,更加增提升了建筑的空间层次感与美感。
二进大门正面。大门采用牌坊式门楼,上覆檐盖;中间阴刻“华萼楼”三个楷体大字,苍劲有力。
挑檐上的题诗成于民国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大埔人文墨之气相当浓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