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士荣:​一把铲刀

一把铲刀

江苏南通  瞿士荣

  在我家锅灶的右侧墙面,工具架上悬挂着众多炊具,其中有一把木柄铲刀,小巧玲珑,刀面光滑,木炳油黒发亮。这把铲刀,已经跟随我们三十多年了,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我的锅碗瓢盆不知旧貌换了多少新颜,唯有它,多少年来,一直默默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不离不弃,一日三餐,温情相依。

  这是把再普通不过的铲刀!松木柄,长短适中,粗细均匀,柄面光滑圆润,多少年来,与刀面紧紧相连,从来没有脱落、松动,更没有缺角破损,只是从当初新亮的淡黄,经过岁月的磨炼,变成了油黑的暗黄,但却更加光滑、顺手了。

  这是把铁制的铲刀,全身银白。正面浅浅凹下,可当量器,油盐酱醋倒入里边,可目测数量,从而掌控菜肴的味道;刀刃呈椭圆形,很锋利,倘若锅中菜片偏大,一刀下去,毫不费力,断成二截;刀背面小巧、光滑,用它碾压、摊平煎蛋面饼,实在得心应手。多少年来,它与钢、铁锅和谐共处,如二人交谊舞,配合默契,从来没有划伤它们,留下不愉快的斑斑点点。

  这把铲刀,是我们成家后另起炉灶购买的一套灶具之一。它见证了我们酸甜苦辣的生活,见证了儿子的成长、立业。

  三十多年前,我结婚了。父母由于子女多,把我和老婆从刚刚组建不久的大家庭中分离出来,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记得我们吃的第一顿饭,就是用了这把铲刀,老婆亲自操铲,在烟火弥漫的铁锅里,颠覆着土豆烧猪肉,翻动着青菜豆腐汤,挑起一块块清香的米饭。

  儿子满月时,这把铲刀已经相依相伴我们十个多月了。那天,老婆红光满面,握着它,在那热气腾腾的铁锅里,上下飞舞,一会儿功夫,一碗碗荤菜、素菜,一个个呈现在胃口大开的亲朋好友面前。

  每年新春佳节里,我俩双方的父母、兄弟姐妹总要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我便挥动铲刀,在热情似火的厨房里,把一盘盘盛着欢声笑语的下酒菜,象变戏法一样,展现在红红的大圆桌上。

  结婚六年,我们夫妻二人,风雨同舟,艰苦创业,终于迎来了乔迁新楼之喜。亲戚好友、邻里乡亲齐来道贺,我们唯有捧出好酒,端出盛满深情厚谊的菜肴,才能表达我们此时的感激之情。十几桌菜,就是这把铲刀,埋头奋战,不怕烟熏油煎,炒出了一道道美味,丰富了每一位客人的味蕾,绽开了每一位客人的笑脸。

  父亲八十大寿时,恰恰和儿子二十岁生曰相差一天,我们相邀亲朋好友,隆重庆祝,少不了酒菜助兴。我俩争先烧菜,抢着这把铲刀。欢声笑语里,充满了生活的甜蜜。

  十年后的一八年腊月十六,是我儿子三十而立之日,我们全家和儿媳父母,欢聚一堂,围坐一桌,举杯共庆。又是这把铲刀,炒了满满一桌美味佳肴,孙女见此大快朵颐,馋得我们不忍放下竹筷。

  想当年,母亲一走进一贫如洗的厨房,就双眉紧蹙,手中握着一把大铲,愣愣站在地心里,不知拿什么为一大家人果腹?

  如今,每逢节假日,儿子媳妇早早从市场回来,大包小包的,买回一大篮:花花绿绿的蔬菜,色泽鲜润的肉类,活蹦乱跳的鱼虾。俩人争抢铲刀,展才露艺,乐得我俩眉开眼笑,乐得逍遥。

  这把普通铲刀,刀面和刀柄,从没一天分离过,相依相偎几十载,配合默契,肝胆相照。我不禁想到,儿子媳妇争抢这把铲刀,不光光是从我们手中接过它,更在于从这把铲刀里,看到我们曾经的相濡以沫、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峥嵘岁月。

  他们何尝不想,也做这样的铲刀,这样的传承人!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瞿士荣,微信名早晨,江苏南通通州人,区作协会员,自幼喜欢读书看报,闲暇之余涂鸦文字,聊表我心。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