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28日,吃罢早饭之后,毛...
1952年10月28日,吃罢早饭之后,毛主席带着许世友、高克亭等人登上了前往曲阜的专列,在路上毛主席问大家:“你们谁知道曲阜的由来?”
在场的众人中虽然有不少此时在山东任职,甚至有一部分解放前就在山东工作了,但要让大家讲曲阜的来历,还是很勉强。
特别是像许世友这样没念过几年私塾的干部,只知道山东有个曲阜,曲阜有孔庙、孔林、孔府,具体解释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毛主席等了很久,看没有一个人吭声,就自己讲了起来:“山东曲阜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曾经是6个国都的所在地。”
“东汉应劭曾解释:‘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而且曲阜城以东有一座土山名为房山,它像‘原’那样高出于地面,这就和《释明》这部书上‘土山曰阜’的说法十分相近。”
“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曲阜二字的由来。”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停顿了一下,然后讲起了曲阜的历史演变。
“根据传说,最早来到曲阜的人应该是神农。神农都陈,后徙曲阜。这里的神农指的就是炎帝,他与黄帝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常提到的炎黄就是指这二人。”
“相传古时炎帝继伏羲为帝,在位达60多年之久,后来让位给黄帝,关于其真假目前暂不可知,但其居住的犁铧店如今不知是否仍存在?”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上来,就算是当地的干部也只是摇摇头。
“据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祖嫘 ,初降居青阳,后来黄帝逝世,众公推举他继位,并迁到曲阜,帝于穷桑,也就是目前的山东寿丘。”
“少昊继承了先帝的遗志,使得这个地方发展得非常快,于是曲阜便成了少昊文化的中心,也被人称作少昊之墟。”
许世友急忙开口:“那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这位将军听着似乎已经有些入迷了。
“接下来曲阜出现了奄国故都的称号,在商代时期这里长期被作为王都,到了周初,因为一些人支持武功的叛乱, 为灭亡。史书上称之为‘灭徐贱奄’ 。”
“到了盘庚时期,商朝将都城由奄迁到殷,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安阳。同时为了征服东夷的战略需要,在曲阜筑鲁城。”
毛主席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了下去。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大肆封赏功臣谋士,其中将周公旦封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因为周公姬旦需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所以由他的儿子伯禽到鲁代父就封。”
“伯禽携带了大量的礼乐典籍到了鲁地,他也成为鲁国的第一位国君,曲阜作为王都前后七百余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许多的杰出人物,即使到今天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孔孟二人吧,他们的儒家学说影响范围早已超越了国界,这就是曲阜最具代表性的‘不朽之作’。”
当众人进入孔庙之后,毛主席又对大家介绍起了孔子与孟子:“孟子对孔子用大成一词评价,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概括起来就是: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通过将几位先贤与孔丘之间的比较,寻觅出了仲尼‘圣’之所在。”
“因为孔子的思想与统治阶级的需求相符,所以历代的统治者给孔子带了许多高帽子,他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早在鲁哀公时期孔子就被尊称为‘尼父 ’。”
“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将孔孟之学抬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儒学取得统治性的地位。”
“唐太宗李世民尊称孔子为‘先圣’,唐高宗李治尊称他为‘文宣王’,宋朝加号其为‘先圣文宣王’,就连元朝都加封孔夫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朝,名号更是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讲完这句话,毛主席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咱们这个孔夫子是年年有进步,代代都加封啊!”
周围的工作人员也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就在这么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跟着毛主席继续参观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