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甘愿加班」的体育人们
只有人类即使感到疲劳也不会休息,而是持续工作。
最近拼多多和饿了么接连发生员工过劳风波,再次让996加班文化成为了舆论焦点。有人说「你不想做的工作,有很多人抢着做,不奋斗就没有出路。」没有人喜欢加班,可是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不加班,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所有的年轻人,似乎都被困在了数据和算法里。
体育人也逃不掉,对于体育行业来说,虽然不像互联网那样严格执行996,但众多周末、节假日发生的大赛,也让加班成为行业的家常便饭。
在很多体育人眼里,996是福报,007才是日常。
这次,我们采访了4位体育「打工人」,聊了聊他们的加班生活,他们这样讲述着自己对职场、对加班生活的思考。
唐成,某体育局职员
竞赛组织工作,2010年入行
很多人可能都向往体制内的工作,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从来不知道「加班」二字怎么写。但在体育行业,这个定律仿佛被我们打破了。
平常在办公室加班到八九点,对我来说都属于很普通的。大家可能会想,八九点还叫加班吗?可你们要知道,我们正常应该是四点半就和工作说拜拜了。
从进入行业,我就一直接触专业队和省内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像我这种一人身兼多职,在圈里太常见了,既要做好带队比赛工作,还要做好组织省内比赛工作,经常各种事一交叉就忙不过来了。
记得那是2019年,因为当时要从长沙赶到辽宁,急着参加一个比赛,但没想到单位临时有事,就改签飞机先飞到了工作单位,凌晨12点多落的地,在单位忙完都3点多了,还要连夜赶最早一班5点50的高铁坐车奔赴比赛场地。
出差辗转三地的经历我也遇到过,但这种整宿都在外面跑真的破天荒头一次。
记得当时加完班我从办公室下楼,拍了一张凌晨3点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纪念最晚的一次离开单位时间。
当时想过要不要先回趟家,我家离上班的地方不远,但这个时间很尴尬,也不能回家,因为家里有小孩,还养了一只宠物狗,回去的话狗一叫,可能全家人都被吵醒了。
那时候真的没地方去,就一直在早市路边的车上坐着。
等到快五点,早市出摊开始营业才买了早餐。边吃边开着车,听着音乐奔向高铁站,赶最早一班车,去下个城市。
那次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有家不能回。
「熬夜创作总是更有灵感」
不愿透露主队的阿根廷球迷
运营策划,2012年入行
当把爱好和工作融到一块,很多事你可能就分的不是那么清楚了。
就像我们现在看球,想到的却是工作,不像之前那样单纯欣赏一场比赛;和朋友聊一些足球的内容,有时也会回到工作上来。
世预赛国足1:0韩国那场,大家看的可能都很爽,激动的不行,可对我来说,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哪些亮点值得关注,赛后策划怎么做,可以出什么创意,根本没时间去享受感受比赛胜利。
刚刚进入体育行业时,第一个接触的大赛就是14年世界杯。当时我的工作时间是从晚上12点到中午12点,这个时间说起来真挺难受的,甚至到了一种变态级别,因为它和你身体生物钟是完全反着来的。
中午12点下班,那时候整个人已经不困了,下班吃个饭,补个觉。经常3点睡,5点就醒了,根本睡不着。后来觉得自己已经慢慢适应,终于调过来的时候,世界杯也已经结束了。
那个时候没觉得自己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但在同事看来整个人气质和精神上都不对,当时每天就是吃饭、熬夜、看球、睡觉,欧洲杯一个多月熬下来,我大概胖了20斤左右。
除了工作,我现在有时也会做些自己的视频节目,这些视频我一般都是凌晨两三点做出来。
自打进入体育行业后,我就经常熬夜并养成了习惯,形成了一套自己生物钟,这么熬已经十多年了。因为我在晚上的效率会更高,经常10点以后灵感就迎来爆发,一个视频做完差不多就到夜里两三点了。
其实白天有时间也可以做,但总觉得没有效率,白天做事的感觉会差些,或者还没有那股冲动的劲。必须得等到晚上的时候灵感来了,才能做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米兰城只有一个米兰
体育营销负责人,2013年入行
其实我对加班真的无感了,加班对我来说就是日常。
有时真的会累到,做梦的时候梦话说的都是项目的事。也有过那种工作到最后,加班完大家都睡不着,开始在办公室喝酒,最后全喝多了,倒在办公室就睡,第二天还闹了很多笑话。
我这一个多月就一直在加班,去年年底我们刚拿到了一个很大的项目,当时从拿到开标文件到把整个项目梳理完,做方案,我们加班加点7个人足足干了9天,那时候元旦都在通宵,最后我还熬了一整宿,写了一篇三万多字的报告。方案做好后,我们就开始等结果。
记着那是周一下午3:45,我正在和合作伙伴开会,突然我的邮箱亮了,我就瞄了一眼,发现是一封中标的邮件,显示我们方案通过,而且还是全中。
当时真的懵了,连字都不认识了,还让同事帮忙确认下。确认后和客户合作也不谈了,那时候哪还有心情聊那些,当时办公室有瓶酒,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和大家开瓶庆祝。
这个项目因为是和国内一些非常顶级的公司竞争,当时接手前不仅是我们自己团队,甚至连对方都没想到能把整个项目而且是最核心的内容拿下来,但我们最终真的做到了,收到邮件那一刻,也算是人生一个重要梦想实现了。
回想起这一个多月忙的时候,甚至连一条微信都来不及回复,就得接着去忙给合作方回复邮件。但这种加班不是痛苦,我觉得我们创造的不是快乐,是幸福。
虽然热爱这个行业吧,但有时真的会有那么一瞬间,让你不去想做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我有个比较特殊的方法,就是看抗日神剧,我能从中获得很大快乐,因为你是想不到它的剧情走向会是怎样的,你想象力再丰富,也不会想到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种奇葩桥段。
从我13年入行到现在,我觉得要想在体育行业做好,你必须要有情怀,没有情怀是做不出来的,这个行业就是这样。
我真的是享受这件事情的。
煮羹的兔
赛事运营,2016年入行
这个社会真的太多样了。
在创业公司待过,做过赛事管理、媒体服务也做过商务运营,体育圈的各个领域我也算都经历了一遍,算是个多栖人才。
但相比于后来在一家赛事公司的经历来讲,之前的工作都不算什么。当时那个创业公司的老板,要求你每周六都要去公司坐班,即使没有任何工作,你也要去坐一整天。
他总是说要强调什么集体荣誉感,别人都在那辛苦工作,你好意思一个人在家休息吗?你哪怕就是在办公室坐着,也要来,那三个月,每周六都是如此,真的变成「坐」班了。
社会真的太多样了。
对于加班,我觉得各个领域都不太同,也要看你怎么定义「加班」这个概念。
比如做赛事服务的,可能最忙的是赛事当天,需要安排各种工作的落地执行;做媒体公关,你会发现,在赛事前期会非常忙,反而比赛开始了倒会轻松些,那时候只要把备好的稿子发出来,资源对接好就行。
但加班还是要看成果产出,一个方向能做出成绩,加班倒也无所谓;如果说无用功之后,一个劲在加班,这也是一种热情上的消耗。
在体育行业这事我觉得挺矛盾的。为了产业发展或者公司成果,我们必要时可以加班加点,同时为持续发展,又不能把体育从业者当干电池。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END